天天看點

一年半過去後,AI的“iPhone時刻”仍然沒有到來

作者:三易生活

自2022年秋季,OpenAI用高度拟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再度喚起大衆對人工智能(下文将簡稱為AI)的向往算起,AI的“iPhone時刻”就成為了一個隔三差五就被提出的概念。

無論是GPT-4出現、文心一言上線、谷歌Gemini釋出、Sora亮相,乃至近期國産智能助手Kimi的上線,幾乎每一次有現象級的AI産品問世,都會讓不少人驚呼,AI行業将迎來颠覆一切的“iPhone時刻”。久而久之,AI的“iPhone時刻”就仿佛狼來了一般。

一年半過去後,AI的“iPhone時刻”仍然沒有到來

經過一年半時間的催化,被許多人冠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AI似乎有些名不副實。那麼如今AI很火嗎?當然火,畢竟如今在網際網路上,無論哪個平台都不乏讨論AI的聲音,針對AI初創企業的投資更是絡繹不絕。可AI其實也很冷,因為不知道用它來做些什麼,是更多人的普遍狀态。如若不然,ChatGPT如今也不會陷入不進反退的狀态了。

據知名Web市場分析平台similarweb公布的資料顯示,從2023年夏季開始,ChatGPT的流量就開始走下坡路。直到今年2月,随着OpenAI旗下GPT store和Sora的先後釋出,ChatGPT止住了流量下行的趨勢,但其全球流量環比僅增長1%,通路量為16 億次,尚未達到2023年5月的峰值。是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ChatGPT更像是出道即巅峰,這也與Facebook、Instagram、抖音、TikTok等風靡全球的網際網路産品大不相同。

一年半過去後,AI的“iPhone時刻”仍然沒有到來

如今投資機構鐘情AI,是因為後者已然是目前全球範圍内為數不多的優質标的。在消費網際網路的好年景一去不複返後,熱錢也需要一個歸宿,在元宇宙已經被證僞後,AI則恰逢其時。畢竟AI代表着解放人類生産力的美好願景,正是資本增值的絕佳舞台。

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現階段AI與業界、媒體描述的AI可以說是兩個物種。對于普通人而言,AI的作用确确實實被誇大了,或者說當下普通人其實并不适配現階段的AI。

現在知乎上有一個熱度極高的問題,“有個疑惑,AI按理說應該最擅長理工,為啥先沖擊文藝行業?”

這個問題的出現,就已經從側面說明了當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存在的缺陷。由于确定性和可控性的先天性不足,GenAI應用在“丁是丁卯是卯”的理工領域注定是受限的,可反觀“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文藝領域,文藝作品的評價體系是因人而異的,而評價标準的模糊化也恰好适合AI“渾水摸魚”。

一年半過去後,AI的“iPhone時刻”仍然沒有到來

AI大模型會出現“幻覺”(Hallucination),如今已然是業界的共識,科學家們仍未完全解開這個謎題,各大AI廠商也都竭盡所能在研發減輕和降低幻覺發生的機率和範圍。目前,AI大模型的預訓練都是為了從訓練資料中進行泛化,以便獲得類人的推理能力。然而當模型過度調整到訓練資料時,就會發生過度拟合,有效地記住了該集合的特定輸入和輸出,進而影響其有效處理樣本外資料的能力。

無法避免的幻覺所導緻的結果,就是AI會輸出表面上看合理、且富有邏輯,但實際上卻存在錯誤的内容,并且這些錯誤會以一種有說服力和可信度的方式呈現,使得使用者在沒有仔細核查和事實驗證的情況下,極易接收、并擷取到錯誤的資訊。比如說,目前AI程式設計工具的痛點,就是AI會一本正經地編造根本就不存在的工具函數,進而導緻輸出的代碼中看不中用。

一年半過去後,AI的“iPhone時刻”仍然沒有到來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應用AI最普遍的地方非大學校園莫屬,大學生用AI寫作業的現象更可以用泛濫成災來形容。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美國用ChatGPT完成作業的大學生比例高達89%,導緻多所大學在校内網絡裡封禁了ChatGPT,甚至就連《Science》、《Nature》這兩大期刊也針對ChatGPT更新了投稿規則。

而學生敢于在AI工具還存在道德和法律風險的情況下就大肆使用,就是因為他們是學生。毫無疑問,學生是教育産業的消費者,即便濫用AI讓自己不學無術,最終承擔損失的也是學生自己。可是如果在商業環境下,AI一旦出現不可避免的“幻覺”,并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後果可就要嚴重得多了。

以至于目前廠商将AI介入工作流的廠商不少,但無一例外都還需要人工來修正AI的産出。例如在受到AI影響幾乎最嚴重的翻譯領域,翻譯們的主要工作就變成了“譯後編輯”,即讓AI先翻譯一遍,然後譯者直接做審校、修改。

一年半過去後,AI的“iPhone時刻”仍然沒有到來

由于現階段在生産力領域AI還做不到完全代替人類,這就是有很多人會認為AI的作用被誇大的主要原因。而在普羅大衆更關心的娛樂領域,AI更是存在更明顯的缺陷。一個非常反直覺的事實,是生成式AI的使用方式其實與當下主流的網際網路産品大相徑庭。例如想要用好GPT-4、文心一言、Kimi、Stable Diffusion,就需要使用者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主動提問。

無論GPT-4、還是如今國内火熱的Kimi,它們的UI就隻是一個對話框而已,頗有種Web 1.0時代的網際網路産品的既視感。可反觀抖音、微網誌、小紅書、哔哩哔哩,使用者打開App後、各種應接不暇的内容就會撲面而來。在算法的加持上,目前主流網際網路産品的運作模式變成了主動向使用者提供資訊,各大廠商更是絞盡腦汁地讓使用者不需要思考,隻用被動接受算法篩選出的資訊就行。

一年半過去後,AI的“iPhone時刻”仍然沒有到來

沒錯,大多數網民在使用網際網路産品時,隻是以為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想用什麼軟體、想看什麼内容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算法已經将使用者“圈養”,并形成了一個個互相隔離的社群。當網民已經在網際網路廠商主動投喂的政策下變得“懶惰”後,可使用GPT-4、Kimi偏偏需要使用者主動,還要有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

是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抛開更“科幻”的Transformer等底層技術,現有AI大模型的外在更像是線上黃頁、網絡聊天室等老派的網際網路産品,是以它們不被如今的主流使用者青睐一點都不令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