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作者:文博圈

“快看,有人在唱歌!”

3月24日下午,在杭州市臨平博物館(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外的台階下,一陣優美的歌聲突然響起,吸引了正在人民廣場上奔跑放風筝和參觀的遊客駐足聚攏過來。一場由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和浙江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聯合帶來的歌唱快閃和音樂演出在這裡成功上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視訊加載中...

音樂快閃,博物館“新與舊”的碰撞

三月的江南,桃花櫻花盛開,在杭州市臨平區人民廣場上,巨大玉琮外形的老館與江南藝術風格的新館同樣吸引很多觀衆來打卡,“新”與“舊”的碰撞在臨平博物館上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一位西裝領帶的帥小夥,一位從唐代穿越來的姑娘,一位身着禮服的女孩......“各個時空”的歌手通過快閃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場别具一格的快閃活動,唱起婉轉悠揚的曲調,曆久彌新,袅袅回蕩。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歌唱快閃,隻是一個開始,一場精心準備的演出還在後面。

“大家現在可以去我們的東館大廳,那裡馬上還有一場音樂會就要開始了!”在快閃表演結束後,看到觀衆還在意猶未盡地等待後面的表演,臨平博物館館長呂芹向觀衆喊道。

“演出什麼時候開始啊?需不需要門票呀?”一位帶着孩子的母親高興地問道。

“2點30開始,不需要買票,免費的,誰都可以看,裡面還有座位。”聽到館長回答,幾個小女孩高興地快步跑向東館。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籌備用心,為觀衆打造精品内容

江·南·憶“萬象如新”——金久湝師生音樂會,這是臨平博物館音樂快閃結束後,正式開啟的演出主題,浙江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與博物館的聯合碰撞。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快閃結束後,距離表演開始還有10分鐘,看到博物館大廳裡的已經座無虛席,還有很多觀衆還站着,臨平博物館館長呂芹又叫人從會議室裡搬下來更多的椅子,看到觀衆裡有很多孩子,他們又去研學教室搬下來适合小孩子的小椅子,處處展現出用心在為觀衆做好服務。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伴随一曲曲鋼琴聲,《紅豆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钗頭鳳》……這些獨具江南特色的曲目皆為宋詞佳作,歌者們的演唱賦予了宋時餘韻今日光輝,展示了江南春光的澄澈魅力,讓大家感受到音樂的無窮魅力與臨平這方京畿之地的濃濃宋韻。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美聲與中國傳統詞曲碰撞,音樂回蕩在博物館裡展廳裡,恰如《春風又綠——江南水鄉文化展》中展示那個多彩的江南。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看完演出後,大家都意猶未盡,甚至有小觀衆上台親自表演一番。

一場“三赢”的表演

“本次快閃籌備了很久,各方面準備都很充足,觀衆的回報和結果也令人滿意。”臨平博物館副館長賀金彪在演出結束後說道。有着多年文化和藝術領域工作經驗的他,對于做好本次演出也胸有成竹。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這次演出的效果也很好,看得出,願意來博物館的觀衆,也都是喜歡曆史文化的。”據金久湝老師介紹,本次演出的都是浙江音樂學院的學生,為了本次表演,他們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下午,雖然很累,但是也很開心。此前他們在浙江省圖書館之江館、良渚博物院也做過兩次演出,反響都很好,觀衆對今天的演出也很滿意。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這是國家上司人在“兩會”上對博物館事業提出的要求,臨平博物館作為一個縣級博物館,積極積極響應中央的号召,通過各種形式進一步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将高雅的歌唱藝術帶到了博物館中,開啟了一場音樂與水鄉曆史的浪漫邂逅。

博物館與音樂演出碰撞,曆史文化與音樂藝術交響,打破了傳統的參觀體驗形式與音樂傳播形式,讓音樂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舞台,而是讓觀衆走進博物館,感受文物與音樂的融合,不僅能讓大家更加了解一方水土孕育的地域文化的價值,同時跨領域的合作也為文化宣傳注入新的動力。一場看似簡單的演出,既能豐富了博物館的文化社教活動形式,也能為觀衆帶來了很好的藝術參觀享受,還能為音樂系學生提供表演舞台,這是一場“三赢”的表演和嘗試。

博物館遇見音樂快閃:一場“三赢”的表演!

據了解,去年是臨平博物館建館20周年,20年來,博物館經過不斷努力,取得了各項成果豐碩。2024年,在新的起點上,他們将探尋博物館與更多藝術形式的結合,讓地方博物館成為集展覽、教育、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公共學習與交流空間,為公衆提供更多元、更豐富的藝術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