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司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的!

作者:蔣小華管理學

導語:“有問題,找上司!有困難,找上司!有狀況,找上司!”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上司就是用來指導我們的”、“上司是我們的榜樣”等等。

這些話沒錯,但似乎總給人一種距離感,仿佛上司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然而,上司真的隻是用來仰望的嗎?

不,上司其實是我們的資源,是我們的教練,是我們的樹洞,是我們的背書,是我們的鏡子。

他們不僅能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還能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那麼,如何正确地“使用”上司呢?

01

工作不開心?

把上司當心情樹洞!

當你工作不開心時,敢于找上司傾訴,到底有多爽?

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工作中遇到挫折、壓力、不公,難免會産生負面情緒。

這時候,很多人會選擇把上司當成垃圾桶,一股腦兒地傾訴自己的不滿。

然而,這樣做真的對嗎?

不,把上司當垃圾桶是錯誤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互相提供情緒價值。

上司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的!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找上司談談,但不是一味地抱怨和發洩,而是要認可上司的感受,描述自己的感受,說明現狀結果,并提出自己的需求。

比如:“上司,我最近感覺工作壓力很大,有些事情處理得不太好,想聽聽您的建議。”

這樣的溝通方式,既能讓上司了解你的困擾,又能得到上司的指導和幫助。

兩個小tips給到大家分享一下

1. 注意時機,私下找上司

2. 你的第一目的是把感受說出來,後面的尋求支援其實是給吐槽打掩護的,上司真給了支援不是意外之喜嘛。

02

想成事?

讓上司當背書!

在工作中,推進任務、協調資源是每個員工都可能面臨的挑戰。

在這些關鍵時刻,上司的權威和指導往往能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們不僅是決策者,還是我們行動的堅強後盾。

想象一下,當你遇到難以溝通的同僚,他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不願配合工作。

這時,你可以巧妙地引用上司的話語或任務的重要性,作為你的底牌。

這樣做通常能夠震懾到同僚,使他們從對抗的立場轉變到合作的立場,重新聚焦工作本身。

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人在借用上司權威時容易犯一個嚴重的錯誤:未經許可就随意使用上司的名義。

這種行為不僅不恰當,還可能給上司和你自己帶來麻煩。

上司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的!

那麼,正确的做法是什麼呢?

答案是:在合适的時機,以恰當的方式借用上司的權威和指導。

舉個例子來更直覺的說明,當任務需要多人配合,而你的号召力還不夠時

可以這麼說:”我了解大家的心情,但這個項目,上司每天都在盯着,推不下去咱們整個項目就垮掉了。”

這裡同樣給大家分享兩個tips

1、必要時,才提一嘴

2、一開始就用,後續不需要老提上司

03

被甩鍋?

把上司當資源庫!

職場中,有時我們難免會遇到被誤解、被無端指責的情況。

明明事情并非我們的過錯,卻因為種種原因被甩鍋。

面對這樣的困境,很多人可能會選擇逃避,将問題直接推給上級上司,以期自己能夠置身事外。

然而,把爛攤子甩給上司并非明智的選擇。

這不僅可能損害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形象,還可能對整個團隊的合作氛圍造成負面影響。

正确的做法是,将上司視為資方和大掌櫃,主動承擔責任,并尋求上司的支援和資源幫助。

具體來說,當你遇到被甩鍋的情況時,可以先冷靜地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明确事情的原因和經過。

然後,主動向上司彙報情況,客觀、詳細地描述事件的始末,同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

上司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的!

比如:讨論過的方案,執行時發現行不通

你可以這樣說:“上司,最近的資訊投放效果很差,具體操作和節奏上都沒達到預期,您覺得我們有必要找XXX求取經驗,再重新優化嗎?”

這樣的溝通方式,既能讓上司看到你的擔當和能力,又能得到上司的幫助和支援。

别人甩鍋給你,有時候是機會,你補好了就是你的成果;上司也更願意心來不怕承擔責任的員工。

04

想抱怨?

把上司當鏡子!

在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令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比如工作流程不合理、公司政策不公平、上司決策不明智等。

面對這些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抱怨和發洩情緒,用諸如“這工作有毛病”、“這家公司真傻叉”、“上司不行”等負面言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然而,抱怨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實際上,抱怨往往隻會讓我們陷入更加消極和沮喪的情緒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麼,正确的做法是什麼呢?答案是:把上司當鏡子,換位思考。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公司或上司會怎麼安排這個事情。

這樣的思考方式能讓你更加理性和客觀地看待問題,并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上司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的!

比如:“如果我是上司,我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這樣的思考方式能讓你從更高的角度審視問題并找到更好的答案。

當你學會把上司當鏡子,那麼很多無法了解的工作,換到上司的立場就會變得合理,有助與消解自己的抵觸情緒;

再者長期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有助于我們直面挑戰,變成強悍的職場人。

05

工作不知道怎麼幹?

把上司當教練!

在職場中,我們時常會面臨各種棘手的問題和看似難以逾越的難關。

這時候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把上司當作“保姆”,大事小事都問上司要方法自己則躺平等待訓示。

然而,這種做法并不明智,因為它剝奪了我們獨立思考和成長的機會。

正确的做法應該是把上司視為我們的“教練”。

與保姆式上司不同,教練式上司注重培養下屬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你遇到難題時,不妨先亮出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展示你已經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進展。

然後,說明你目前遇到的困惑和思考,以及你希望從上司那裡獲得哪些指導和建議。

比如,當你無論怎麼努力,手裡的工作就是沒有突破,也找不到方法時

你可以這樣說:“上司,我看競争對手課程複購率都超出60%了,我們做到這個值,營收可以翻倍,但是我忙活一個月了,老客戶複購率始終在20%左右,我覺得還是我方向沒找對,我想聽聽您的建議”

工作毫無頭緒的時候,直接把上司當教練,簡直不要太輕松。

與其冥思苦想,燒幹自己的CPU,不如找上司一起解決。

當遇到真正有價值的問題,上司會給出有價值的建議

✎ 寫在最後

總之上司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我們的資源、教練、樹洞、背書和鏡子。

正确地“使用”上司能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是以不要再把上司供起來了勇敢地“使用”他們吧!

記住:上司就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職場如戰場隻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而上司正是我們學習和進步的重要資源之一。

是以請珍惜身邊的上司資源讓他們成為你職業生涯中的助力而不是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