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新藥殺瘋了

中國新藥殺瘋了

中國新藥殺瘋了

出品 | 虎嗅醫療組

作者 | 陳廣晶

編輯 | 王一鵬

頭圖 | 視覺中國

中國新藥殺瘋了。

“11:0全票通過!”美國FDA惡性良性腫瘤藥物咨詢委員會(ODAC)全票認可了西達基奧侖賽安全有效性評估結果,中原標準時間3月16日淩晨3點50分,傳奇生物通過官方微信公衆号第一時間分享了這一喜訊。

全票通過的結果,不僅意味着,西達基奧侖賽或将很快獲批用于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的早期治療,更意味着,籠罩在其頭上的安全性疑雲正在消散,對于進一步的市場擴大是雙重利好。

作為中國自主研發并成功出海的第二款藥物、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第一款CAR-T産品,西達基奧侖賽表現出了驚人的商業化潛力。2023年,西達基奧侖賽全年銷售收入已經突破了5億美元(約36億元人民币),這使傳奇生物的外部收入達到2.85億美元,同比增長144.2%!

更重要的是,這款藥在美國獲批上市才兩年。要知道,全球首款CAR-T産品諾華的Kymriah,上市第四年才到這個水準。

按照合作開發美國市場的跨國巨頭強生預測,該藥今年銷售收入就可以突破10億美元,其巅峰收入可以達到50億美元——這将是繼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之後,第二個年銷過10億美元的國産新藥。

自2018年起,商業化問題就扼住了産業發展的咽喉,業界甚至流傳着“中國創新藥不上市還好,一旦上市就沒戲可唱”的說法。言外之意是,一款藥沒上市之前還有市場空間可以想象,一旦上市,赤裸裸的财務資料就會徹底暴露他們在商業化上的無能為力。

是以,西達基奧侖賽、澤布替尼在美國大賣,對于仍在死亡邊緣掙紮的中國創新藥企,乃至整個産業來說,都是一針“強心劑”。出海美國,此刻已經真正成為中國藥企的“速效救心丸”。

新藥舊出海路走到了盡頭

傳奇生物的成功,很關鍵的一點,在于選對了合作夥伴。實際上在2017年,西達基奧侖賽的臨床資料亮相時,就驚豔了全場——9名患者100%“治愈”,讓很多大公司的BD都想與之合作。最後還是強生搶占了先機。後來的事實證明,對于雙方而言,這是雙赢的選擇。

傳奇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強生在國際化、産品開發、申報、注冊、商業化中,都給到傳奇生物以資源支援。也有多位行業人士曾向虎嗅強調,西達基奧侖賽之是以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試驗設計優秀,這對産品後期的更多适應症開發,持續延長生命力等都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強生的強項之一。

據傳奇生物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一個成功的設計點,就是在美國入組患者時,慎重考慮人種問題。“美國 FDA 要求,在美國申請上市的臨床試驗資料需要對相應人群有适用性,如果用 100%亞裔人群或者僅僅在國内做的試驗資料報批是比較困難的。”

不要小看這個坑,多年以後(2022年初),信達生物就在這裡栽了跟頭,他們的信迪利單抗,是以錯失了作為國産PD-1,第一個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巧合的是,另外一個關于試驗設計的經典案例,也是關于PD-1的——說的是PD-1的兩個先驅——百時美施貴寶的O藥(Opdivo,納武利尤單抗)和默沙東的K藥(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

當年O藥是首個上市的PD-1,憑借先發優勢把K藥遠遠甩在後面,但是,在非常關鍵的肺癌适應症開發上意外失利,結果讓K藥後來居上,一舉扭轉了戰局。現在O藥的年銷售額雖然也在全球TOP10之内,但K藥卻已成為新一代“藥王”了。

2017年時在強生做副總裁的申華瓊女士,在一次公開的行業活動中,分析過這個案例,她說,默沙東之是以成功,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在試驗設計中加入了“患者惡性良性腫瘤的PD-L1陽性水準>50%”這個條件。

但是,從目前情況看,想要找到好的合作夥伴越來越難了。

在中國新藥對外許可(license-out)的熱潮中,跨國藥企“退貨”的消息層出不窮。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至少已有21起“退貨”事件了。較早“借船”的恒瑞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基石藥業等,都成了“受害者”。

造成“退貨”的原因雖然是複合的,但海外合作方“自身難保”的情況,顯然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比如: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去年被合作夥伴諾華“退貨”時,雙方給出的理由就是“基于戰略和财務考量”。翻譯過來,就是跨國大佬也缺錢了。

全球醫藥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随着重磅炸彈(年銷超過10億美元的藥品)陸續失去專利保護,各大跨國藥企業績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穩住市場表現和投資信心、保住崗位、不降薪,幾乎成了各大藥企首席執行官(CEO)最為頭疼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巨頭們不免動作變形,甚至會像“無頭的蒼蠅”般毫無章法。從表現上看,就是一邊瘋狂并購、買入管線,一邊裁員、退貨、賣産業。

即便沒有退貨,大藥企手裡的在研管線太多,中國新藥處于弱勢地位,能否受到“重用”也很難說。更令人心痛的是,很多中國管線還是“青苗”,就被“賤賣”了,一不小心就成了跨國藥企的探路石。

中國新藥殺瘋了

O藥、K藥這些年“打擂”的情況,資料來自公開資料/虎嗅制圖

國産藥前所未有的機遇

合作夥伴層面的匮乏、藥明系公司在美國的遭遇,讓很多人對創新藥失去信心,但從美國監管方的實際行動看,美國還是非常需要中國新藥的,最明顯的标志是,中國新藥也正在批量敲開美國藥品監管的大門。

今年3月以來,貝達藥業的恩沙替尼(小分子靶向藥),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PD-1抑制劑)相繼獲FDA準許。加上去年獲批的4款新藥,一年多的時間,美國已經批了6款中國新藥,比此前三四年準許中國新藥的總和還高出了50%。

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相比其他産業,醫藥關乎生死,是少有的可以超越國界、穿越周期的産業,盡管也被地緣政治波及到,但是隻要美國患者有需要,政府部門也很難真正限制。

第二,業界認為,美國近期一系列操作主要是讓産業鍊回歸,對創新藥産品審批影響不大。

第三,中國新藥也在美國規則下,證明了自身實力。

比如: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作為第一個在美國獲批的國産PD-1,是美國首個鼻咽癌治療藥物;

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解決了食管鱗狀細胞癌轉移後無藥可用的問題;

和黃醫藥的呋喹替尼是“美國首個且唯一用于治療經治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針對全部三種VEGF受體激酶的高選擇性抑制劑”。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醫藥市場也發生了改變,成本效益高的中國新藥正是“香饽饽”。

醫療費用對各國支付體系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對美國更加如此。美國醫藥領域的規則,一貫是鼓勵首創(First-in-class),以往幾乎是隻有前三個上市的新藥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但是随着生物藥逐漸占據市場主導,這樣的體系将醫療費用越推越高。

一項資料顯示,僅2012年到2018年的6年間,美國生物藥市場規模就增長了約1700%,到2023年已經增長到了7000億美元。生物藥在其醫藥市場整體銷售額中已經占到了51%,所服務人群卻是還非常有限。

這讓一貫“不差錢”的美國也感到吃不消,開始尋求降藥價了。按照市場邏輯,更多新藥加入競争,會增加醫生的選擇,也會促進價格競争。是以,2021年以來,創新藥的“平替”産品(一般來說是生物類似藥,也就是生物藥中的“仿制藥”)越來越受重視。連2022年通過的《通貨膨脹減少法案(IRA)》中都有涉及。

2023年以來,FDA準許這類藥品的速度似乎加快了。根據三星生物今年1月釋出的一份報告,截至今年1月份,FDA一共批45個生物類似藥,涉及14個品種。别的不說,光中國PD-1就批了兩個。

嚴格來說,中國的新藥并非正常意義上生物類似藥,不過,由于過去幾年瘋狂内卷,硬生生做成了“仿制藥”。至少在當下,行業專家認為,中國新藥借助生物類似藥爆發式發展的熱潮,通過順利進入美國市場來打開商業化局面,是非常有可能的。這也是中國新藥批量進入美國市場的機遇期。

2023年在各種負面消息中,藥明康德的業績首次突破了400億元,其中65%來自美國。按照該公司預期明年他們從美國擷取的收入還會在211億元以上。無論他們是否過于樂觀,一個客觀事實是,美國創新藥企需要中國的“工程師紅利”,美國醫療體系需要中國新藥。

在硬币的另一面,中國企業也不應該放棄美國這個大市場。

北京藥眼/慧藥咨詢創始人魏利軍曾在撰文中透露,未來幾年将是生物類似藥發展的黃金時期,其市場規模到2030年将達到1300億美元。其中的30%到40%還是會在美國。屆時仍然是“得美國市場者得天下”。

中國新藥殺瘋了

為了降低處方藥的生産成本,緩解藥品短缺,美國的醫療中心都辦過仿制藥廠。

來自:視覺中國

抱團出海也許是最佳選擇

“國内藥企,是時候放下隔閡、改變戰略、抱團取暖了。”早在2023年海外退貨較多時,南京應諾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鄭維義博士就曾向虎嗅這樣表示。

傳奇生物相關負責人告訴虎嗅,藥企出海不是一個短期行為,從尋找合作夥伴開展全球臨床試驗,到進入注冊階段,然後到GMP生産等等,是一個長達數年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是以企業需要制定長期的融資計劃,才能夠滿足新藥開發這樣一個周期長、風險高、投入大的需求。

可見過程之艱辛。這樣艱辛的過程中,除了資金,也必須有合作者有力的支撐才行。

從曆史經驗來看,傳奇生物并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它在知名CRO公司金斯瑞平台孵化而來。創立之初,沒有啟動資金、沒有知識産權,連實驗裝置和辦公産地都是金斯瑞提供的,初創團隊隻有9個人。

這樣的團隊敢挑戰當時最難的賽道,除了團隊成員有實力之外,金斯瑞也給出了很多支援。根據《經濟觀察報》等媒體報道,傳奇生物到國際市場申報的過程中,一直有金斯瑞的商務拓展(簡稱:BD)陪同,到美國考察更是有北美BD同僚接應。

正因為此,西達基奧侖賽才能早早就在美國申請了臨床試驗,這也是後來順利與強生合作的基礎。

對于新藥中的後起之秀,跨國大藥企靠不住,本土藥企也不失為好的選擇。

事實上,過去幾年為了出海,很多老牌傳統藥企、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内創新藥企,也都在“硬體”上做了很多準備。

比如百濟神州,根據該公司總裁吳曉濱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他們已經在全球建立起了3700人以上的商業化團隊,其中約300人在北美,200人在歐洲。在與強生合作中,傳奇生物的産品銷售也并非全部依靠合作方,也有自建的團隊。

國内的老牌巨頭恒瑞醫藥、複星醫藥、中國生物制藥等,也都在海外開拓了業務,通過自建、收購等方式,具備了一定的研發或商業化的能力。

而且很多企業也表現出了成為中國創新藥出海的橋梁和紐帶的意願。

就在3月5日,百濟神州剛剛釋出公告稱,要将其全資子公司Pi Health,Ltd.拆分出來,引入外部投資人共同推進其在醫療健康行業的軟體開發、分析和研究解決方案做進一步的經營。

這家公司估值4179.84萬美元(折合人民币約3億元),原本是百濟神州2021年建立用來加強該公司資料分析和臨床研究能力的。這些業務本身就帶有CRO的意味,是以,此次拆分被認為是百濟神州剝離出了一家CRO公司。

客觀來說,這些機構、人員已經存在,更多産品加入不僅可以分攤成本還有助于開拓市場。百濟神州需要更多的新适應症和産品加入進來,以将其商業化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正因為此,百濟神州也在逆向重金引入(license-in)新的管線。這項2023年完成的價值13.3億美元交易,直接推高了當年國内license-in的總規模。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随着醫藥行業進入資本寒冬,資本對企業的評價标準從原來的看中管線潛力轉為賺錢的能力。類似百濟神州、傳奇生物雖然業績增長很快,但是仍然處于虧損的狀态。通過各種管道扭虧、持續縮小虧損越來越重要了。

國内藥企在過去的合作中,确實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當下哪些企業能率先放下隔閡,或許就已占領了先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