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喝酒“上臉”是基因突變?不僅容易老年癡呆,還容易得胃癌?

作者:守中醫者

在一個寒冷的冬日晚上,張大叔和幾位老朋友聚在一起。他們相聚于小城的一家溫馨飯館,桌上擺滿了各式美味佳肴,空氣中彌漫着愉快的氣氛。随着酒杯的碰撞,張大叔的臉頰逐漸呈現出明顯的紅暈,就像一朵初綻的桃花。朋友們打趣道:“張大叔,你這是喝高了!”但其實,張大叔隻是輕輕品嘗了幾口而已。

這種現象在許多人身上都能見到,被大家俗稱為“上臉”。然而,這并非單純的酒精作用,而是隐藏在我們體内的基因秘密。接下來,讓我們探究這背後的科學奧秘。

喝酒“上臉”是基因突變?不僅容易老年癡呆,還容易得胃癌?

喝酒“上臉”與基因突變的聯系:揭秘隐藏在酒精背後的基因世界

酒精代謝,一個我們體内自然發生的生化過程,其實是由幾種關鍵酶的協作完成的。這裡,最重要的兩種酶分别是:酒精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2)。當酒精進入我們的體内時,ADH首先将其轉化為乙醛,接着ALDH2迅速将乙醛進一步轉化為無害的乙酸,最終由體内代謝掉。

但是,并不是每個人的ADH和ALDH2都能有效地完成它們的任務。一部分人群中,特别是亞洲人中,存在着ALDH2的功能不全現象。這是由于ALDH2基因發生了一種特殊的突變,導緻這個酶的活性大大降低。結果,體内的乙醛積累,引起一系列生理反應,包括臉部潮紅、心跳加速等“上臉”症狀。

事實上,這個基因變異帶來的影響遠不止表面的“上臉”那麼簡單。乙醛,作為一種有毒物質,長期在體内積累,會對人體造成慢性傷害。例如,它可能導緻細胞DNA的損傷,增加癌症風險。更重要的是,這種基因突變還可能影響酒精依賴症的發展。

綜上所述,“上臉”并不隻是一個面部泛紅的簡單現象,而是深藏在我們基因中的秘密,與我們的健康緊密相連。了解這一點,對于每個喜歡小酌的人來說,都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認知和健康管理的契機。

喝酒“上臉”是基因突變?不僅容易老年癡呆,還容易得胃癌?

喝酒“上臉”與認知衰退:隐藏的警報?

喝酒後面部發紅,俗稱“上臉”,通常被認為是酒精代謝能力的展現。但這一現象可能暗示着更深層次的健康風險,尤其是認知功能的衰退。關于這一點,我們需要從酒精的生物化學過程談起。

酒精在體内主要通過肝髒的兩種酶進行代謝,其中之一是乙醛脫氫酶(ALDH2)。部分人群中,ALDH2的活性因基因變異而降低,導緻乙醛的積累,進而引發面部潮紅。值得注意的是,乙醛不僅導緻短期不适,長期積累還可能影響大腦功能。

研究發現,長期飲酒導緻的乙醛積累,可能加速大腦細胞的損傷和死亡,進而影響認知功能。尤其對于基因變異的個體,這一過程可能更加明顯。長期暴露在高乙醛環境中的大腦,可能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速度下降等症狀,這些都是認知衰退的早期迹象。

是以,對于喝酒“上臉”的人群,特别是年紀較大的人,更應關注自己的飲酒習慣。适量飲酒甚至戒酒,可以作為預防認知衰退的有效措施之一。

喝酒“上臉”是基因突變?不僅容易老年癡呆,還容易得胃癌?

喝酒“上臉”與胃癌:潛藏的風險信号?

除了對大腦健康的潛在威脅,喝酒“上臉”還與另一種嚴重的健康問題關聯——胃癌。這種關聯同樣源于酒精的代謝過程。

酒精在消化系統中的代謝會産生一定量的有害物質,如乙醛。乙醛不僅對肝髒有害,還可能損傷胃黏膜,導緻發炎反應,久而久之可能引發胃癌。對于那些喝酒後容易“上臉”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更容易積累這些有害物質,是以胃癌風險相應增高。

此外,喝酒過量還可能導緻胃酸分泌增加,加劇胃黏膜的損傷。長期如此,除了增加胃癌風險外,還可能導緻其他消化系統疾病。

為了降低胃癌風險,建議喝酒“上臉”的人群适當減少酒精攝入,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同時定期進行胃部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