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增長秘訣——基于AARRR解析(中)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小米當時正式釋出第一代手機之後,銷售成績十分可觀,這是怎麼做到的?這篇文章裡,作者嘗試借用AARRR模型來進行解析,一起來看看吧。
小米增長秘訣——基于AARRR解析(中)

書接上文,小米自成立1年半後,在2011年8月16日,正式釋出第一代小米手機,最終定價1999元。要知道,當時國産手機的均價隻有700元。雷總在書中寫到,害怕手機賣不動。

但沒想到啊,雷布斯才是最大的凡爾賽。以前隻見過非典期間全民超市搶鹽,沒見過小米釋出全民線上搶手機。雷總更被冠以“饑餓營銷大師”的頭銜。其實雷總有點冤,他按MIUI的使用者30萬,備貨30萬台手機,100%轉化,已經是最樂觀的估算了。

誰料到一個夢幻開局,22小時内,30萬台手機就被全部訂完,小米第一代最終總共銷售了790萬台。

對于一家毫無硬體行業經驗,僅僅創立不足兩年的小創業公司而言,這堪稱奇迹。

奇迹的背後是什麼?我們嘗試着再用AARRR模型解析。

第一步:獲客。

如今早已不像MIUI釋出時那麼艱難,30萬MIUI使用者見證了小米整整1年堅持不懈的每周疊代。當年羅振宇還沒提出“時間的朋友”這一概念,但米粉一定覺得,小米團隊就是“時間的朋友”,系統免費,還知錯就改。這朋友能處。

第二步:激活。

如何讓使用者在想買小米手機時,最快下單并拿到手機?

這裡要補充一個背景資訊,在2011年,移動網際網路還沒起飛,大家買3C産品遠不如現在友善。當時買手機要去線下經銷商門店,比如移動聯通的營業廳,筆者記得自己上大學時的第一部Nokia手機,就是在老家聯通營業廳買的,得隔着櫃台玻璃罩子瞅老半天,營業員還對你愛答不理。這些中間商,不僅賺差價,還拉長了産品傳遞路徑。

小米沒有選擇經銷商,而是自建官網獨家電商,前店後廠電商模式,這是當時産品直達使用者的最短路徑。

第三步:留存。

手機賣出去了,如何讓使用者留存,持續的使用?再下次換手機時,還想着你?畢竟我手裡的Nokia也并非一無是處呀!它結實耐用、電量持久。閑暇時光能玩貪吃蛇,單身夜行能抄手裡防身。

小米手機好不好用,先讓我們再回到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個的問題。

問:手機由什麼組成?

答:硬體+軟體。

MIUI經曆2年的持續疊代,相信已吊打一衆手機廠商。那硬體如何呢?關鍵要看供應商是誰。

雷總在書中寫道,小米定位要做全球最好的手機,供應鍊直接對标蘋果。但小米作為外行,真是低估了搞定供應商有多難。不禁想起了網上流傳的羅永浩的一個段子:老羅揣着幾百萬,找到供應商說想做手機。對方愣了,問:你是想做手機?還是做手機殼?

很多頂級手機供應商,不是花錢就能搞定的。書中寫了雷總搞定各大關鍵供應鍊的一些細節。比如在搞定夏普手機屏時,雷總冒着日本2011年大地震後福島核洩漏的風險,去夏普的大阪總部拜訪,最終用誠意打動對方,達成合作。

還有下單15萬片高通最先進的雙核1.2G處理器,沒想到僅僅幾個月後,高通又推出更進階的雙核1.5G處理器。價值600萬美金的15萬片晶片,還沒安裝就已經過時。但最終小米還是訂購了最新的高通晶片。筆者特意上網查了下,此後小米經常首發高通骁龍晶片,甚至2015年7月,高通大中華區總裁王翔加入小米,可見小米與高通的合作關系特别深厚。

再如小米13與萊卡相機達成的戰略合作,為使用者提供極佳的攝影體驗。

通過頂級供應鍊的加持,不斷的産品設計創新,再加上追求極緻的使用者體驗,讓小米有了同等價位手機中極強的産品力。

第四步:收益。

小米靠什麼賺錢?是靠賣手機嗎?小米主打産品成本效益,“感動人心,價格厚道。”而且雷總在小米IPO前夕的公開演講中說承諾:永遠堅持硬體綜合淨利潤率不超過5%。

如果不靠賣手機掙錢,那靠什麼呢?并且,小米的研發很燒錢。2021年的研發投入高達132億元。

用最簡單的公式計算:利潤=收益-成本。想掙錢,開源節流總的占一項吧。

先從成本來看,雖然小米研發成本巨大,但隻要賣出的産品夠多,研發成本就會被攤平,甚至可以近乎免費,這就是邊際成本遞減。同樣的道理,為什麼網購江浙滬包郵,而西部邊遠省份做不到包郵?因為江浙滬的網購足夠活躍,物流成本分攤到海量的貨物上,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其次,小米的新媒體營銷和爆品自帶流量,使市場推廣及廣告成本變得極低,前店後廠的電銷模式,讓銷售和管道成本也變得極低。

做好了節流,如何開源呢?

這裡,我們需要認真的思考小米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雷總說: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

把小米當網際網路公司,那就是各位産品經理們熟悉的領域了,衆所周知,典型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将吸引使用者和獲得利潤,分為兩步。同樣的,小米通過手機吸引了使用者,然後給使用者提供各種增值服務,比廣告費、遊戲、閱讀、雲服務等等。網際網路變現業務提供了小米絕大多數的利潤,并且還在持續增長。2021年,小米的網際網路收入達到282億元。你看看,是研發成本的2倍多。

小米增長秘訣——基于AARRR解析(中)

第五步:推薦。

自小米第一代後,小米連續推出多款爆款手機産品。小米2,3共售出超3千萬台。2013年7月推出799元的紅米,那真是山寨機市場的一道驚雷,共售出4460萬台。一舉将山寨機踢出曆史的舞台。

小米增長秘訣——基于AARRR解析(中)

更為米粉們津津樂道的是,在小米10周年的産品釋出會上,雷總情真意切的感謝了10年前首批購買小米10的18.46萬使用者。并且,将1999元的無門檻紅包券,返還到了首批使用者的小米商城賬戶中。整整3.7億哦。雷總又赢了一次。

小米增長秘訣——基于AARRR解析(中)

能寫出一篇10w+可能是運氣,篇篇都是10w+,那可靠的是實力!

小米就是有制造爆款産品的實力,甚至已經摸索出了打造爆款的模式!

1)找準使用者需求

爆品源于大衆需求,必須找到使用者普遍的痛點,給予超預期的滿足,在用極緻成本效益擊潰使用者心理防線。想想紅米,山寨機瞬間就不香了。

2)超預期的産品

單純的便宜或者好用,都不算超預期,那得全面優秀,在家至少一方面傑出,才有可能做到超出預期,進而形成口碑。

都挺好,容易落個平平的表現,你的有一個很“哇塞”的方面才行。

3)驚喜的定價

讓使用者覺得物超所值,才會願意分享傳播。老話說得好啊,“利小量大利不小,利大量小利不大”。

4)效率緻勝

從營銷推廣,到産品研發,再到銷售服務,各個環節都将成本壓到最低,企業營運效率提高,資金周轉效率提高。

自此,小米已經完美的從第一輪MIUI的AARRR模型,進化到第二輪 小米手機的AARRR模型。然而新的問題來了,手機畢竟是低頻消費的産品,早已成為紅海的智能手機市場,如何支援小米持續增長呢?小米又是如何完成八年就上市,九年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的呢?

一切疑問,都在小米的第三輪 AARRR模型進化中得到答案。

作者:徐蝦殼,金蝶進階産品經理

本文由 @徐蝦殼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