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健康學堂 | 揭秘“親吻病”元兇——EB病毒

作者:喜歡娛樂獨創性

“親吻病”是一種俗稱

是由EB病毒所緻的急性自限性疾病

其症狀和流感很像

危害卻大很多

嚴重時會引起髒器受損

健康學堂 | 揭秘“親吻病”元兇——EB病毒

一年一度的體檢又開始了,

每到這個時候總有人拿着EB病毒檢測相關結果

憂心忡忡地問

“醫生,我是患鼻咽癌了嗎?”

健康學堂 | 揭秘“親吻病”元兇——EB病毒

别慌,下面為您揭開“EB病毒”背後的真相!

婦幼健康科普

Part 1:認識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屬的成員,長期潛伏在淋巴細胞内,其相關抗原-EB病毒核抗原(NA)、衣殼抗原(VCA)、早期抗原(EA)等均可在人體内産生相應抗體。病毒主要通過唾液、親密接觸及飛沫傳播,“親密傳播”的特性使得它在人群中的感染十分普遍。EB病毒易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内增殖并感染B淋巴細胞,這些細胞大量進入血液循環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長期潛伏在人體淋巴組織中,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潛伏的EB病毒活化引起複發感染。

Part 2:EB病毒與疾病

在正常人群中,超過80%的成人血清中可檢測到EB病毒IgG抗體。幼兒感染後多數無明顯症狀,或引起輕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EB病毒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病等多種疾病有關,還可引起嬰兒肝炎綜合症、先天畸形、孕期縮短和流産等多種危害。值得注意的是EB病毒感染是鼻咽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絕大多數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有多種抗EB病毒抗體的存在。

Part 3:哪些人群适合檢測EB病毒?

1.疑似感染EBV的幼兒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①感染EB病毒的患兒體溫通常都在39℃左右,服用退燒藥效果不佳,這種狀況可能會持續一周,嚴重的患兒會持續發熱10餘天;

②除發燒外,還可能出現咽痛、扁桃體紅腫以及淋巴結腫大等症狀,部分患兒皮膚出現皮疹,嘔吐的情況,此外還可出現肝髒腫大,肝區的壓痛,疑似肝炎的症狀;

③免疫器官發育不完善及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

2.有EBV相關疾病史或需進行EBV疫苗接種的人群

曾患有鼻咽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與EBV相關的疾病,定期檢測EBV抗體可以幫助監測疾病的複發或進展;在接種EBV疫苗前,可進行EBV抗體檢測,确定是否需要接種以及評估接種效果。

3.普通人群體檢篩查

健康人群正常體檢也包含EBV項目檢測,尤其是在一些高風險人群,如從事血液制品生産、檢驗檢疫工作、醫護工作、與 EBV 病毒攜帶者有密切接觸的人等,都應正常進行EB病毒的相關體檢。

Part 4:EB病毒檢測技術及臨床意義

目前實驗室用于檢測EB病毒的方法主要是血清學方法和核酸檢測方法,核酸檢測方法可以直覺地反映病毒的存在,靈敏度高;血清學方法對于EB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的診斷有着重要意義,但是不能監測疾病的發展與轉歸。不同的檢測方法和标本類型都有着不同的臨床意義和适用範圍,是以對檢測方法的選擇非常重要。

1.EB病毒核酸檢測

EBV以環狀DNA的形式存在于淋巴細胞中。在潛伏期,多數細胞中的EBV基因組處于沉默狀态,随着細胞分裂一直潛伏在細胞内。在疾病活動期,處于潛伏狀态的EBV在宿主細胞内大量複制,此時EBV會破壞淋巴細胞,進入血液循環。是以,分子檢測可以直覺地反映EBV的存在。相比于抗體檢測,核酸檢測更加靈敏和特異。EBV核酸檢測适用于以下情況:

1.1早期感染的診斷:在感染後的早期階段,病毒處于複制階段,機體還沒産生抗體。核酸檢測對于早期診斷EBV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1.2病情監測:對于已經确診感染EB病毒的患者,核酸檢測病毒的載量,了解病毒的活躍度,以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等。

2.EB病毒血清學抗體檢測

健康學堂 | 揭秘“親吻病”元兇——EB病毒

EBV血清學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二者不能互相取而代之,為了得到更準确的結果,應通過兩種或多種方法聯合檢測手段來診斷EBV感染,這樣對于疾病的治療和預後有更大指導意義。EBV抗體能夠反映機體感染EBV的情況,但無法呈現出EBV的複制情況和疾病的嚴重情況,也無法及時地監測疾病的動态。是以EBV抗體和EBV-DNA的聯合檢測在疾病輔助診斷中有着重要的應用價值。例如,部分患兒由于免疫系統發育未完善,EBV感染後免疫系統無法産生充分的免疫反應,導緻在血清學抗體檢測不提示感染或提示既往感染而臨床懷疑EBV感染時,應聯合EBV-DNA檢測,這樣可以降低漏檢率。

健康學堂 | 揭秘“親吻病”元兇——EB病毒

圖源:萬泰生物官微

Part 5:檢測陽性該怎麼辦

鼻咽癌具有較明顯的地域性,主要分布在大陸華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與遺傳、環境以及飲食習慣(如經常吃鹹魚、腌制品等容易緻癌的食物)等多重因素綜合導緻。當發現EB病毒相關項目陽性,别慌!EB病毒感染和鼻咽癌不是等号關系,臨床醫生會結合臨床症狀并做一些輔助檢查如鼻咽鏡檢查、影像學檢查(鼻咽部MRI或CT)、鼻咽部病理活檢等進行綜合判斷。高危人群應密切随訪觀察,至少每3個月到半年複查一次。

文 丨朱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