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SU7起售價格和月銷量比對表

小米SU7起售價格和月銷量比對表

近日小米14 Ultra釋出會,結果網上調查顯示,對這場釋出會超40%的網友都更關注小米SU7的價格……

小米SU7遲遲未公布價格,給一衆網友都急壞了。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坊間對于小米SU7的價格預測,以及對應的心态,還有相應的月銷量預測。

小米SU7起售價格和月銷量比對表

9.9萬——這跟中彩票有什麼差別?

小米SU7起售價格和月銷量比對表

雖然雷總已經公開表示,9.9萬,想都不要想。但一開始抱有這種幻想的消費者可不在少數,他們始終覺得小米汽車想和自己交這個朋友。不過現在來看,好友申請已經被雷總拒絕了。是以如果真的賣9.9萬,跟中彩票沒什麼差別。憑借展現的産品力,它會将比亞迪秦PLUS等所有爆款車型的市場佔有率相當部分收入囊中,月銷5萬都是低估它!但是,就跟我們買彩票一樣,都知道是不可能的,隻是不死心地想,萬一呢?

11.99萬——刹車不靈撞樹,肯定是我技術的問題,和小米一毛錢關系沒有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讓小米SU7賣9.9萬就跟自己買一張兩塊錢彩票要中2.2億一樣扯,怎麼也得10萬+吧!畢竟是個C級車呢。是以坊間一開始呼聲比較高的就是11.99萬,真要賣這錢,小米SU7就算是刹車失靈,車撞樹上了,都不是小米的問題,是“我”眼神不好,是“我”技術不行,肯定不是小米的錯。如果真的是這個價位,月銷四萬輕而易舉,什麼朗逸軒逸都得給讓路!當然了,現在來看,這個價格雷總也拒絕了。

14.99萬——有異響?是我耳朵幻聽了

小米SU7起售價格和月銷量比對表

14.99萬也是此前坊間預測得大熱門價格,小編也曾經投了這個價位一票。主要是因為小米汽車前面放的煙霧彈太多了,要做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再加上小米一萬成本效益的形象太深入人心,是個人都得想,入局這麼晚來造車,沒點誠意怎麼突圍呢?肯定是靠價格殺出一條血路呗,還能有比14.99萬又合理又有誠意的價格嗎?賣這個價格,分分鐘月銷3萬+,正是小米駕到,統統閃開。當然了,雷總也拒絕了,并且讓我們尊重一下科技,好吧?

16.99萬——但凡猶豫一下,都是對小米的不尊重

小米SU7起售價格和月銷量比對表

16.99萬其實是最适合小米SU7的價格,真要賣這個價格,别的不說,小編一定會支援小米,但凡猶豫一秒,都是對小米的不尊重。畢竟一款C級車,20萬+也是合理的,不過考慮到當下内卷嚴重的環境,小米作為新興品牌,在行業巨頭開打價格戰的時刻,一定也得拿出誠意,16.99萬最為适合,到時候月銷2萬+,拳打BBA,腳踢特斯拉。不過顯然也不太現實,小米頻頻釋放的信号,也表明了不太會出現1字開頭的價格。

19.99萬——我要猶豫那麼一下下

為什麼要猶豫那麼一下下呢?因為從情感上,覺得小米汽車應該更低,而且從價格上縱向和橫向對比的次元來看,19.99萬似乎也沒有特别多的優勢,畢竟前面還有17萬多的銀河E8,以及20萬出頭的極氪007。如果賣19.99萬的小米SU7,在價格上沒有直接震撼。但是冷靜下來,猶豫那麼一下下後會發現,結合小米SU7的産品力,3S級别的零百加速以及C級車的定位和人車家生态閉環的拓展以及整體配置和實力表現,19.99萬是合理且理智的。到時候月銷萬輛上下不是問題,至少能吸引不少20萬上下的潛在閱聽人群體的目光。

20.99萬——我得好好考慮下,為什麼買小米

小米SU7起售價格和月銷量比對表

20.99萬,就意味着小米正式放棄了在價格上的優勢和噱頭。至少極氪007以及即将上市,注定價格在20萬上下的智己L6相比,沒有直接的優勢所在。是以小米SU7賣20.99萬,閱聽人就會冷靜下來,思考一下,為什麼非要是小米。在造車底蘊和缺乏市場實測回報的前提下,小米SU7靠什麼吸引潛在閱聽人?從銷量預估來看,也就會維持在5-8千輛左右。

25.99萬——我的頭上是寫了冤大頭三個字嗎?

20萬以上,小米SU7的日子就不會太好過,25.99萬門檻再度擡高,閱聽人群體變窄,剛開始造車的小米汽車,就失去了很大的優勢和主動權。尤其是在25萬+這個門檻中,強有力的競争對手太多,人們可以選擇的範圍也變廣,背靠大廠的新勢力,或者已經小有成績的新能源車企,或者是傳統燃油車豪華品牌,甚至可以是講故事講得好的品牌,小米作為網際網路公司的優勢也并不能凸顯,人們肯定會想為什麼要買小米?是我人傻錢比較多嘛?銷量能過5千都困難。

27.99萬——車标為什麼不是保時捷?

小米SU7起售價格和月銷量比對表

但付出的成本和獲得不對等,或者說人們主觀意識中的不對等,那就會面臨着挑剔和選擇。都花28萬買小米了,長得都這麼像保時捷了,為什麼車标不能copy一下保時捷?當然這是誇張的玩笑,不過敢賣27.99萬的價格,就意味着小米一定要有強大的信心,能夠面對閱聽人群體的挑剔,畢竟人家錢給到位了,自然對車輛品質要有要求。當然了,銷量肯定别想太高,畢竟門檻不低,上三千都難。

29.99萬——謝謝你啊,明明能直接拿走我三十萬,還送我一輛車

29.99萬和30萬有什麼差別?大概就是少要一百塊來安慰車主,你的車還是二字大頭,上不了3這個陣營。也表明了,小米對自己的汽車和定位還是有點認知,沒有定在30萬+以上的門檻,對消費者手下留情了。不過這樣銷量能破2千輛都很難,畢竟紅旗H9這麼有情懷加持,30萬以上的環境都很艱難。

30.99萬——gun~

多了不說,小米SU7入門版敢賣上30萬,那就是把消費者的智商放在地上摩擦,别說哪個哪個品牌都是30萬憑什麼小米不行,蔚來有換電支撐,理想有6座布局和增程式身份實用性加持,極氪背靠吉利,還有充分市場檢驗。小米有什麼?連誠意都沒有,拿什麼和人家玩。華為助力的問界M7都隻賣24.98萬,小米如果入門版賣30.99萬,月銷量三位數都是粉絲擡愛。

最後,還是期待雷軍最後的價格,祝願小米打響自己的汽車品牌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