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雖然我這會兒很想喊一句 LCD 永不為奴,但是還是得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去年推出的手機,不管是旗艦機還是千元機,它們絕大多數用的都是 OLED 螢幕,LCD 可以說大勢已去。

就拿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說,如果我想買一台性能過得去的 LCD 手機,在去年釋出的這些手機裡,就隻有 iQOO Z8 還有紅米 Note 12T Pro 這兩台機子滿足條件,選擇可以說少得可憐。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其他手機要麼性能太弱、要麼 LCD 螢幕素質不咋滴,别說當主力機,就算是拿來當備機可能都有點夠嗆,考慮到形勢比人強,是以,LCD 黨接下來真的可以考慮轉投 OLED 陣營了。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小夥伴好奇為啥都 2024 年了,LCD 手機都快沒有未來,怎麼還有一幫人守着 LCD。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害,雖然 LCD 相比 OLED,它在對比度還有可視角度上沒啥優勢,但它好就好在護眼而且還不會燒屏,像我就是頻閃敏感使用者,在使用個别 OLED 手機的時候,眼睛總是特别容易累。

是以前陣子挑兩千以内的 1TB 備機,搭載 1.5K 螢幕的真我 GT Neo5 SE 和一加 ACE 2v 我都沒選,最後選了分辨率隻有 1080P,但頻閃表現相對來說算是比較護眼的紅米 Note 12 Turbo。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如果有差友想要看到螢幕屏頻閃也很簡單,我們隻要拿另外一台手機,打開相機選擇錄像,調整快門速度,對着 OLED 螢幕拍就能看到黑色條紋。

其中黑色線條數量反映着頻率,黑條越多代表頻閃頻率越高(黑條越多越好);與此同時白色線條和黑色線條的粗細代表螢幕亮暗各自持續時長(黑條越細越好);而黑色線條顔色深淺則能映射出這塊螢幕每次閃爍亮度波動有多大(顔色越淺越好)。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當然如果這塊螢幕使用的是 LCD,不管在什麼亮度下,它都沒有黑條,也就意味着沒有頻閃。

當然螢幕之是以會有頻閃,主要跟它的調光方式有關。

簡單來說目前手機有兩種常見的調光方式來控制螢幕亮度,分别是 DC 調光還有 PWM 調光,前者通過調整電流大小來改變螢幕度;而後者則是通過控制螢幕的亮暗來改變螢幕亮度。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衆所周知 OLED 每個像素都可以獨立發光。

如果用 DC 調光的方式來控制亮度,一塊 2K 分辨率螢幕,大概有 368 萬多個像素點,控制起來難度大不說,由于每個像素 “ 體質 ” 不一樣,在低電壓下,每個像素亮度也會有所差別,很容易會導緻螢幕亮度不均和偏色。

嚴重一點的,螢幕一塊亮、一塊暗,看着就像一塊抹布: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而有一整塊獨立背光源的 LCD 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電壓給大螢幕就亮,給小螢幕就暗,别提有多省事兒,是以絕大多數 LCD 手機都采用 DC 調光,而 OLED 手機普遍采用 PWM 調光。

由于 PWM 調光本質上是 “ 亮-暗-亮-暗 ” 的過程,隻要對螢幕閃爍頻率,亮暗維持時間還有亮度波動進行控制,就可以達到調整亮度的效果,但這就導緻螢幕不可避免存在閃爍或者說頻閃。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隻不過因為人眼存在視覺暫留,是以螢幕看上去還是常亮狀态。

說起來在 OLED 手機剛出來那會兒,很多人根本沒把頻閃當回事兒,直到用久之後才發現不對勁,進而逐漸開始意識到頻閃的危害,網上網友們對于 “ LCD 永不為奴 ” 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而手機廠商這邊的反應也挺值得耐人尋味。

一開始廠商對于螢幕護眼的态度是:你要,我就做,在 2019 年 OLED 螢幕剛成為高端主流那會,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廠商都花心思給手機做了類 DC 調光模式,我們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開啟。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之是以叫 “ 類 DC ”,是因為它實際上還是在 PWM 調光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一種調光方式,它把頻閃黑條做的又少又細顔色又淺,使得螢幕在閃爍的時候更加溫和,已經非常接近 DC 調光帶來的效果。

當時不少廠商甚至還搞了個 “ 免責申明 ”,提前告知開啟類 DC 調光/低頻閃模式後,低亮度下可能會影響螢幕的顯示效果,開啟後遇到色偏、拖影等問題可不要怪我,等于是把醜話說前面了。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好在後來他們想出來一個折中辦法,那就是讓手機在高亮度下繼續使用類 DC 調光,但在低亮度下則還是 PWM 調光,不過這個時候,它變成了高頻 PWM。

比如把原本 1 秒鐘之内閃 360 次的 360Hz 低頻 PWM,調整為 1 秒鐘之内閃 1920 次的 1920Hz 高頻 PWM,當頻閃頻率高到一定程度後,對人眼的影響就會減少,相對來說也更護眼些。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而到了 2021 年,手機相繼用上能夠動态調整螢幕重新整理率的 LTPO OLED 螢幕後,廠商對于螢幕護眼的态度就變成了:你說歸說,我假裝沒看到,當時有不少手機都偷偷取消了類 DC 調光。

之是以廠商會轉變态度,是因為那會兒的安卓旗艦開始用上 2K 分辨率螢幕,LTPO 由于可以自适應調節螢幕重新整理率( 1Hz-120Hz )進而達到省電的效果,搭配 2K 120Hz 螢幕可以說再合适不過。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而且你們别忘了,那會兒的骁龍 888 和骁龍 8 Gen 1 也是耗電大戶,如果不上 LTPO,手機續航大機率會尿崩。

然而在 LTPO OLED 螢幕上做類 DC 調光的難度更大,而且往往還需要螢幕供應商一起配合,那些國産螢幕供應商還好說,像三星這種國際大廠就說不準了。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這裡有一個很直覺的例子。

我當時印象非常深刻,小米 12 系列裡面,标準版沒有用上更貴的 LTPO 螢幕,設定裡就有提供 “ 防閃爍模式 ”,開啟後螢幕就會切換到類 DC 模式: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而使用 LTPO 螢幕的小米 12 Pro 就沒這選項,不管在啥亮度下都是 360Hz 低頻 PWM 調光: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包括其他品牌推出的好幾台機型也是這樣的情況。

不說虛的,編輯部有同僚甚至因為等不到護眼的螢幕,硬着頭皮用了三年小米 11!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而從去年開始,廠商的态度又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幾乎每家廠商在釋出會上

介紹到螢幕的時候,都會重點提及 “ 護眼 ”,甚至還做起了各種科普,而且如今各家采用的護眼方案也是大不相同。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像是 vivo X100 系列、iQOO 12 系列就沒整什麼類 DC 調光,而是主打全亮度高頻 PWM 調光;小米 14 則是全亮度類 DC 調光,而 OPPO Find X7 系列、一加 12 系列則是高頻 PWM + 類 DC 組合。

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國産螢幕崛起,這些國産手機廠商可以直接參與到螢幕的深度定制中,甚至發動鈔能力跟某個螢幕供應商搞個聯合研發也不是不行,在螢幕開發階段提一些要求自然問題不大。

2024 年 LCD 手機大勢已去,LCD 永不為奴黨們終究還是輸了?

另一方面,如今手機想在硬體和軟體上制造差異化是越來越難,就算有,其他廠商很快也會跟上,大的方向卷完,接下來就開始卷各種細節,從分辨率、重新整理率、色準、亮度再卷到護眼,也在情理之中。

可以預見接下來推出的新機,勢必也會在護眼這塊花更多心思,這麼看來的話,雖然 LCD 手機正在逐漸走向沒落,但是那些為了護眼而堅守 LCD 的等等黨們,或許已經等來了下一個春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