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發聲!OpenAI估值飙升,有望超800億美元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發聲!OpenAI估值飙升,有望超800億美元

每經編輯:張錦河

2月16日,OpenAI宣布推出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引發了廣泛關注。

媒體2月17日報道,市場預計,在最新一輪由風投公司Thrive Capital牽頭融資中,OpenAI的估值有望超過800億美元;而去年年初ChatGPT剛釋出不久後,OpenAI的估值大約為290億美元。

Sora隻是小試牛刀,它展現的不僅僅是一個視訊制作的能力,而是大模型對真實世界有了了解和模拟之後,會帶來新的成果和突破。”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驚歎,網友:工作要丢了

2月16日淩晨,OpenAI再次扔出一枚深水炸彈,釋出了首個文生視訊模型Sora。據介紹,Sora可以直接輸出長達60秒的視訊,并且包含高度細緻的背景、複雜的多角度鏡頭,以及富有情感的多個角色。

目前官網上已經更新了48個視訊demo,在這些demo中,Sora不僅能準确呈現細節,還能了解物體在實體世界中的存在,并生成具有豐富情感的角色。該模型還可以根據提示、靜止圖像甚至填補現有視訊中的缺失幀來生成視訊。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發聲!OpenAI估值飙升,有望超800億美元

例如一個Prompt(大語言模型中的提示詞)的描述是:在東京街頭,一位時髦的女士穿梭在充滿溫暖霓虹燈光和動感城市标志的街道上。

在Sora生成的視訊裡,女士身着黑色皮衣、紅色裙子在霓虹街頭行走,不僅主體連貫穩定,還有多鏡頭,包括從大街景慢慢切入到對女士的臉部表情的特寫,以及潮濕的街道地面反射霓虹燈的光影效果。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發聲!OpenAI估值飙升,有望超800億美元

電影預告片講述了30歲宇航員戴着紅色羊毛針織機車頭盔的冒險經曆,藍天、鹽漠,電影風格,35毫米膠片拍攝,色彩鮮豔。

AI想象中的龍年春節,紅旗招展人山人海。有緊跟舞龍隊伍擡頭好奇觀望的兒童,還有不少人掏出手機邊跟邊拍,海量人物角色各有各的行為。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發聲!OpenAI估值飙升,有望超800億美元

豎屏超近景視角下,這隻蜥蜴細節拉滿: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發聲!OpenAI估值飙升,有望超800億美元

網友直呼game over,工作要丢了:

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悼念”一整個行業: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發聲!OpenAI估值飙升,有望超800億美元

媒體報道,就連與OpenAI分道揚镳的早期創始人、特斯拉CEO馬斯克也為此驚歎。他在社交媒體上轉發網友的文章時評論稱:“gg humans”。gg為網絡用語good games的縮寫,常常用于表達輸家輸得心服口服的感歎。

周鴻祎:意味着AGI實作将從10年縮短到1年

2月16日,360創始人周鴻祎釋出微網誌提到自己對Sora的看法,周鴻祎認為,Sora的誕生意味着AGI(通用人工智能)實作可能從10年縮短至一兩年。

談到Sora最大的優勢,周鴻祎表示,以往文生視訊軟體都是在2D平面上對圖形元素進行操作,可以把視訊看成是多個真實圖檔的組合,并沒有真正掌握這個世界的知識。但Sora産生的視訊裡,它能像人一樣了解坦克是有巨大沖擊力的,坦克能撞毀汽車,而不會出現汽車撞毀坦克這樣的情況,“這次OpenAI利用它的大語言模型優勢,讓Sora實作了對現實世界的了解和對世界的模拟兩層能力,這樣産生的視訊才是真實的,才能跳出2D的範圍模拟真實的實體世界。”

周鴻祎提到,有了大模型技術作為基礎,再加上人類知識的引導,可以創造各個領域的超級工具,例如在生物醫學、蛋白質、基因研究,包括實體、化學、數學的學科研究上,大模型都會發揮作用。

“一旦人工智能接上攝像頭,把所有的電影都看一遍,把YouTube上和TikTok的視訊都看一遍,對世界的了解将遠遠超過文字學習,一幅圖勝過千言萬語,這就離AGI真的就不遠了,不是10年20年的問題,可能一兩年很快就可以實作。”周鴻祎感慨。

他還提到,盡管國内大模型發展水準表面看已經接近GPT-3.5,但實際上跟4.0比還有一年半的差距。OpenAl手裡應該還有一些秘密武器,無論是GPT-5,還是機器自我學習自動産生内容,“奧特曼(OpenAI CEO)是個營銷大師,知道怎樣掌握節奏,他們手裡的武器并沒有全拿出來。這樣看來中國跟美國的AI差距可能還在加大。”

周鴻祎認為,科技競争最終比拼的是讓人才密度和深厚積累,“很多人說Sora的效果吊打Pika和Runway。這很正常,和創業者團隊比,OpenAl這種有核心技術的公司實力還是非常強勁的。有人認為有了AI以後創業公司隻需要做個體戶就行,實際今天再次證明這種想法是非常可笑的。”

Sora橫空出世,馬斯克發聲!OpenAI估值飙升,有望超800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第一财經、周鴻祎微網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熊嘉楠、可楊)、OpenAI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