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作者:清堯亂拂月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文|光之翼

編輯|t

引言

從37978人到大約50萬人,前後不到3年的時間,台灣就突然湧入了這麼多的外省人。

這麼多人突然出現在台灣,尤其是撤離到台灣的大量士兵,他們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而這一切,都是拜蔣介石所賜。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1945年台灣光複)

當年蔣介石在解放戰争中敗亡,撤往台灣後還剩多少軍隊呢?這些敗軍是否還具備完整的建制呢?下面,就來作一番簡要的梳理。

一、40萬,大概是最後一支成建制部隊

1949年1月18日,湯恩伯獲得了一份美差,從前線調任後方擔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相比于杜聿明拖着病軀在前線為蔣校長救火,湯恩伯軍事水準雖然不怎麼樣,但因為深得蔣介石信任,是以每到關鍵時刻,都能被蔣安排到“妥當”的位置。

此次湯恩伯接任京畿地區的防禦,大的背景是國民黨軍隊在東北、華北、華東戰場接連吃癟。此時就連蔣介石本人,都清楚自己失敗隻是時間問題了。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湯恩伯)

是以湯恩伯接任新職務,實際上是在為準備逃跑的蔣介石看守門戶的。彼時,南京和上海等地,還有一支40萬人的軍隊。在蔣介石看來,将這支完整建制的大軍交給信任的人指揮,一旦發生意外退往台灣,這便是最後的保障。

是以這40萬軍隊,應該是蔣介石之後退往台灣,人數最多且裝備比較完備的大軍了。相比于國民黨其他軍隊,這支部隊在1949年1月後,并沒有參加像樣的戰役,而且有一部分也已經提前撤往了台灣。

也是以,在後來蔣介石敗逃台灣的軍隊構成中,這支隊伍也是人數最多的。除了準備軍隊之外,蔣介石此前也還準備其他“後事”了。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湯恩伯)

同一時間,陳誠成為了台灣省主席,蔣經國則成為了台灣省的黨部主任,台灣的黨政軍大權,都被蔣絕對信任的人掌握住了。

陳誠算是因禍得福,1948年初,他因為在東北戰場接連失敗,不少國民黨内代表要求殺陳謝天下。陳誠不得已辭去了所有職務,而後在蔣的硬保之下,被安排去台灣“養病”。

其實,陳誠當時就是去幫蔣經營台灣了。萬一大陸受不住,他們好歹還有一個退守之地。陳誠後來既是台灣省主席,又是警備總司令,實質上就是先到台灣幫蔣“看家”去了。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陳誠)

值得一提的是,在陳誠前往台灣的前後,國民政府在台灣就駐守有防衛部隊,這部分軍隊是1945年抗戰勝利收複台灣後派駐過去的。

總體來看,到1949年初,蔣介石還沒有大規模向台灣撤離軍隊,他隻是在提前為接下來的失敗做準備。這倒不是說蔣不想撤,而是彼時他手上的軍隊,要麼已被消滅,要麼被牢牢牽制在了各個戰場。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戒嚴令時期的台灣,随處可見蔣的照片)

二、430萬正規軍被打的所剩無幾

抗戰快結束時,國民黨下轄的部隊至少有120個軍,雖然部隊建制都不滿編,但這一規模還是很龐大的。到1946年内戰即将爆發,國民黨正規軍的兵力達到了430萬。

對比之下,解放軍同時期的兵力為127萬人,其中正規軍61萬人,地方部隊和後方機關人員大約66萬人。雙方的兵力對比,在開戰之前還是有很大懸殊的。

這也是為什麼,蔣介石能信心滿滿的認為,自己能在三到六個月内把共軍徹底消滅。不過,蔣的這個美夢,很快就因為不斷損兵折将而疼醒了。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北平解放時期的解放軍)

整個1947年,解放軍的正規部隊逐漸擴充到了90萬人,地方部隊和機關人員合計超過了百萬人。國民黨軍隊此刻雖然還有380萬人,但相比之前已經有所下降。

此後又經過近一年的戰鬥,國民黨軍隊的損失累計超過了260萬人,補充兵員後的人數達到了365萬人,而部署在一線的作戰部隊人數在170萬上下。

解放軍方面,經過新兵補充,再加上俘虜和改造後的國民黨軍隊,總人數已經突破了280萬。是以在兵力對比上,國民黨的優勢已不再具備了。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淮海戰役期間的解放軍)

等到1949年初,蔣介石着手準備後事時,他手下的軍隊人數已經猛降到了204萬人,真正能在一線作戰的陸軍已不足150萬人。而解放軍的兵力,此刻已經增加到了358萬。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經調換,蔣介石無力回天了。

值得一提的是,到1949年初蔣介石所剩的軍隊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嫡系中央軍,這其中有桂系的幾十萬部隊,還有此前華北地區傅作義的重兵集團。刨去這兩部分,剩下的部分才是蔣的嫡系部隊。

而且這些部隊在1949年初時,都在各地戰場被牢牢牽制着,蔣介石縱是有心也無法抽調。是以,蔣介石若想主動把大部分軍隊撤往台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敗退台灣的國民黨軍)

他的大部分軍隊或是被消滅,或是被俘虜收編,真正能夠調動掌控的軍隊日漸減少。也正因為如此,從1949年初開始,蔣就把唯一一支能調動的大軍交給了湯恩伯。

蔣介石或許幻想過,哪怕失敗他的軍隊也能有序撤離,但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在解放戰争最後的時段,國民黨的殘兵敗将雖然一直在撤退,但不管逃到哪裡,都被解放軍死死咬着。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正在發起攻擊的解放軍)

三、打亂建制隻顧逃命

陳誠是1949年1月初,前往台北主持政事的,随後蔣介石迫于壓力假意下野,實際上是躲在幕後往台灣搶運金銀細軟。

李宗仁以為掌握了大局,可蔣介石釜底抽薪,在陳誠剛到台北的第五天,蔣經國就帶着老蔣的手谕,在上海的一間辦公室裡,接見了中央銀行的總裁俞鴻鈞。老蔣的指令隻有一條,把價值5億美元的金銀和美元全部運往台灣。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國軍撤離)

接下來的幾天,每到夜裡,黃浦江邊就有荷槍實彈的士兵往軍艦上搬運大箱子。等到李宗仁後來得知此事,中央銀行早已被搬空了。

除了搶運金銀,上海的各類物資,能運走的都被蔣介石下令運往了台灣。據不完全統計,在上海解放前的幾個月裡,光是上海一市,轉運物資的船就超過了1500艘。

雖然有長江天塹,但蔣介石清楚根本受不住。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而此時的蔣介石則已經神隐,一會兒飛華南,一會兒飛台灣,一會兒又飛西南。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1950年時的蔣介石)

保衛戰的口号喊得震天響,但國民黨軍隊已全無鬥志。從1949年4月到5月,原本湯恩伯指揮的數十萬大軍,一大部分也被消滅在了上海周邊。

殘餘的部隊逃走,蔣介石則前往福建繼續指揮作戰。彼時,國民黨軍隊大部,建制要麼混亂不堪,要麼就隻剩地方上那些跟蔣不是一條心的軍閥。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自己都已無力回天。比如在後期的解放西南諸戰役中,留守在當地的國民黨軍隊,有很大一部分是原來的四川軍閥隊伍。

先不說這些軍隊能否長途跋涉,從華南一帶撤往台灣,就是蔣介石自己,也不會同意讓這些隊伍撤離。一方面,蔣介石還一再喊着要守住大西南,這些本地的軍隊還要繼續為他賣命。

另一方面,從蔣的内心深處來說,他是不信任這些軍閥隊伍的。再者,如果大量的軍隊都撤往台灣,彈丸之地也承受不住突然增多的人口。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1949年,上海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撤往台灣)

正因為如此,像薛嶽後來就撤往了海南島。表面上看和守衛大西南一樣,蔣介石也讓薛嶽一定要守住海南,可實際上受島不過也是借口。這既可以為台灣争取時間,同時也能盡可能的消耗解放軍的力量。

是以蔣介石真正的盤算是,他最後想守住的隻有台灣,其他的像西南地區以及海南島,不過是蔣的幌子,他既不想守,也知道其他的地方都守不住。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1949年的台灣)

關于這一點,蔣介石早在1946年秋天就表露出來了。當時台灣光複一周年,蔣介石參加慶典并在台灣全島巡視,期間他表示台灣沒有被共産黨滲透,可看作是一片淨土。

到1949年蔣家王朝覆滅,國民黨軍隊打亂建制逃命,除了那些被蔣介石刻意抛棄的,他想要帶往台灣的人或者物,都已經提前做準備了。

那麼,在這期間前往台灣的軍隊,究竟有多少人呢?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從大陳島退往台灣的國民黨軍隊)

四、退往台灣的百萬人

甲午戰争後,台灣被日本殖民了半個世紀,到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本省的人口有600多萬。1946年,台灣的總人口為6097117人,其中從大陸來到台灣的外省人隻有37978人。

從1946年到1947年,從大陸前往台灣的人總計61000人,這一規模還不是很多。不過随着解放戰争的爆發,從大陸前往台灣的人開始增加。到1948年,外省人口增加了98580人。

尤其是從1949年開始,軍隊再加上其他人員,大陸前往台灣的人數開始暴增。1949年下半年,湧入台灣的大陸人超過了30萬。到1951年,大陸前往台灣的人數超過了60萬,而這其中還不包括軍人。

軍隊前往台灣額外計算,時間跨度是從1945年到1952年。這期間,軍隊前往台灣大緻可分成三個階段。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1949年,國民黨軍隊撤離南京)

第一個階段是日本投降後從大陸派來的受降部隊;第二個階段是協防台灣的部隊;第三個階段才是國民黨失敗後退往台灣的部隊。

1945年到1949年期間,前往台灣的國民黨軍隊大約有50萬人。到1950年5月,随着國民黨軍隊敗退舟山群島,軍隊再加上壯丁,又有約12萬人撤到了台灣。

海南島解放後,國民黨軍隊殘部2萬多人也撤往了台灣。從1953年到1954年,又有約4萬人從東南亞地區撤到了台灣。

蔣介石敗逃,帶走的殘兵敗将有多少?規模很大而且還是分批次去的

(1949年,由上海起運的國民黨坦克部隊)

至此,蔣介石丢失大陸後,撤往台灣的國民黨軍隊殘部,總計大約在60萬人左右。如果再算上非軍隊人員,解放戰争後前往台灣的大陸人,總計超過了120萬。

軍隊人數聽上去還不算少,但都打了敗仗而且也沒了建制,素質可謂參差不齊。蔣介石又念念不忘反攻,是以從1949年底開始,他就已經着手改革台灣的軍隊了。此前的軍隊都是大陸兵,改革之後,蔣介石開始在台灣實施征兵制。

不過,他雖然不忘反攻,可至死再也沒了機會。而被蔣帶往台灣的士兵,随着年齡的增加,思鄉之情也愈發強烈。同樣,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也再沒有傳回過大陸。

參考資料:

1949年12月10日:國民黨敗退台灣.搜狐新聞,2005-04-17

蔣介石為何選擇台灣為生存地?.人民文摘,2010(02)

蔣介石逃往台灣的風雨路.四川新聞網,200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