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多歲才明白,那些年不走親戚不拜年很爽,卻在斷送了孩子的未來

作者:上官婉芯

村裡的鄰居徐叔初五給兒子辦了個訂婚宴,請了8桌人,隻去了2桌自家人,空了6桌。晚飯從6點開席等到7點半才開吃,不來的每個人打電話叫來吃飯,大家都說要吃的酒席多,走不開。

那麼事情是怎麼發展到這個地步的呢?

徐叔一家20年前搬到城裡,隻有老父親住在鄉下住着。也許是因為工作忙的原因,徐叔20年來村裡人辦喜喪之事他都未到場,有時候随個200塊的禮,不是太親近的人連禮都沒随。

父親說他,平時不走親戚,嫌麻煩,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徐叔說,以後又不回來辦事,不走這些親戚了。

還有過年時,徐叔一家從來不拜年,親戚們到他家來送禮,他便收着,也不給人家人孩子随個紅包,他的孩子隻收紅包,也不回禮。前面幾年家人們給着紅包,後來徐叔的孩子上國小後。叔伯和舅姨們也很少給他孩子紅包了。

50多歲才明白,那些年不走親戚不拜年很爽,卻在斷送了孩子的未來

沒想到20年前自己種下的果自己嘗!

我們村是個小村,大家都姓徐,宗親傳了好幾代的人,平時喜喪之事,全村人參加,大家坐在一起能湊15桌人。徐叔也知道他平時不參加他人的酒席,沒敢多擺,用父親的孫子名譽,隻請了8桌人,結果意料之外,

隻有徐叔的兄弟姐妹和徐嫂的娘家人打電話一遍遍地催,才來了些人,湊了2桌人。搞得徐叔一家人在親家面前很尴尬,這結婚酒還要不要擺,怎麼向女方家人解釋,這個婚事會不會涼了等問題。

50多歲才明白,那些年不走親戚不拜年很爽,卻在斷送了孩子的未來

我家小輩們過年為收紅包不用回沾沾自喜

今年我家族的人湊在一起吃年夜飯,吃完飯後發紅包。共有9個孩子,每人發200元,發紅包的人有4家,9個孩子要發1800元。孩子分别是6家人的,4家是同輩的人發紅包也收紅包,有兩家人的孩子隻收不發,因為他兩家是嫁出去的小輩女兒,一個有兩娃,一個有一娃。

晚飯後我聽到她們姐倆聊天,姐姐說,最喜歡的回娘家過年,收紅包很爽,不用回紅包更爽,吃的也很好,連碗都不用洗,回娘家過年真是太爽了。妹妹說,是啊!有這樣的娘家人也是我們在婆家的底氣。

我是姑姑,我女兒沒結婚,但已經工作了。本來我女兒要給孩子們發紅包的。我不讓發,我說給長輩們(外公,外婆)發是孝敬長輩,沒結婚沒必要給小輩們的孩子發紅包。

我女兒以後結婚有孩子,收了家人的紅包,一定要回禮,這不是占便宜有多爽的事。而是人情世故本來要禮尚往來才能長久,在你家辦事需要人時,大家都來幫忙那才爽。

不然到時候,在辦喜事時,免費請人吃飯都沒人到,那叫現在有多爽,到時就有多尴尬!旁人會說這家人平時是怎麼做人的,得多不受人待見呢!

這還隻是在辦大事時的展現,平時不走親戚,不拜年,也是在斷送孩子的未來,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人情味,越來越薄情。

不知道跟家裡的親人相處,大小事連個幫忙的人都沒有,比如生病住院,一個孩子的家庭,如果沒有親戚們的幫助,那孩子的生常生活都成問題,照顧得了老人上不了班,上不了班沒錢繳費,養家。上班吧,老人沒人照顧,也請不起護工,那時候得多凄涼!這難道不是在斷送孩子的未來嗎?

(本文改編自讀者投稿,部分圖檔來源網絡,文中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勿對号入座 )

50多歲才明白,那些年不走親戚不拜年很爽,卻在斷送了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