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作者:凡塵清心

在台灣的黑暗角落裡,有一個名字曾令無數人聞風喪膽——陳啟禮。這個名字背後,隐藏着一段幾乎被遺忘的曆史,一個充滿争議和神秘的人物形象。他,一個從貧民窟走出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攀爬至黑幫的頂峰,成為台灣竹聯幫的總堂主?又是什麼使他在黑幫的世界裡赫赫有名,卻又堅定地擁護一個中國的理念?

加入幫派的起源

陳啟禮的人生軌迹從1949年開始發生轉變,那年他随國民黨撤退至台灣,與家人一同落腳于眷村。這裡的生活迥異于大陸,語言文化差異使得他們被稱為“外省人”,這個身份伴随着難以言說的辛酸和沖突。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在校園中,陳啟禮因語言障礙與文化差異遭遇排擠與嘲笑。同學們的嘲諷言語如尖刀般刺入他年輕的心靈。在眷村回家的路上,陳啟禮經常遭遇本地人的欺淩,有時甚至會被強行搶走随身攜帶的少許零用錢。這種無處不在的壓迫感使得他的心逐漸變得堅硬與冷漠。

在那個年代,台灣社會的階層沖突和族群對立日益尖銳。外省人和本地人之間的摩擦頻繁,常常演變成街頭鬥毆。陳啟禮見證了無數次的沖突,也親身經曆了暴力。在這樣的環境下,他認識到了自保的重要性,開始随身攜帶簡易的防身工具,如木棒和石塊。

這種連綿不斷的磨難最終促使陳啟禮加入了由外省人組成的中和幫。這個幫派的成立初衷是為了互相保護,抵禦外來的欺淩。在幫派中,陳啟禮找到了同病相憐的夥伴,他們共同面對外界的壓力和歧視。他逐漸在幫派内部嶄露頭角,每當發生沖突,陳啟禮總是沖在最前面,不懼強敵,憑借着勇猛和智慧,他赢得了幫衆的尊重與信任。

這段經曆對陳啟禮的一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從一個受欺淩的少年成長為一個在幫派中有話語權的人物。中和幫不僅是他逃避現實的庇護所,更是他實作個人抱負和野心的起點。在這個過程中,陳啟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形成,為他日後的黑幫生涯奠定了基礎。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竹聯幫的崛起

随着時間的推移,陳啟禮在中和幫内的地位日益穩固。然而,1955年,幫派遭遇重大變故,幫主孫德培因殺人案被捕,導緻幫派陷入混亂。在這個關鍵時刻,陳啟禮憑借其出衆的上司能力和果敢的行動力,決定成立新的幫派——竹聯幫。竹聯幫的成立,不僅是對中和幫的繼承,也标志着陳啟禮從一個幫派成員轉變為領袖的重要轉折點。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竹聯幫一開始僅是一個小規模的組織,但在陳啟禮的帶領下,迅速擴充勢力。他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智慧和勇猛,采取了靈活多變的政策來對抗競争對手。1962年,陳啟禮抓住了四海幫被警方打擊後的權力真空,迅速填補了空缺,進而大大擴充了竹聯幫的勢力範圍。他的這一舉措,不僅鞏固了竹聯幫在台北的地位,還使得竹聯幫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黑幫之一。

1968年,陳啟禮的竹聯幫在台北西餐廳發起了一場重要的幫派沖突。這場沖突被視為竹聯幫的力量展示,陳啟禮帶領的幫衆以少勝多,成功擊敗了地頭蛇牛埔幫。這場勝利不僅展示了竹聯幫的實力,更是彰顯了陳啟禮作為幫派領袖的威望和上司力。他的名聲是以在黑幫界迅速上升,赢得了衆多幫衆的忠誠與敬仰。

在竹聯幫的崛起過程中,陳啟禮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借鑒了清朝的組織架構,建立了一套複雜的堂口設定和聯絡點,這不僅加強了幫派内部的組織結構,也使得竹聯幫在台灣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此外,他還涉足地下金融行業,包括非法融資和電信詐騙等活動,這些非法活動為竹聯幫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進一步加強了幫派的财力和影響力。

通過這些行動,陳啟禮成功将竹聯幫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黑幫組織,其勢力不僅遍布台灣,還逐漸擴充到東南亞地區。陳啟禮的名字成為了台灣黑幫界的代名詞,而竹聯幫的崛起,也成為了台灣黑幫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黑幫大佬的墜落

在竹聯幫崛起的過程中,陳啟禮作為幫派的核心人物,他的權力和影響力達到了頂峰。然而,正當他掌控着龐大的黑幫帝國時,1970年的一起事件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軌迹。這一年,竹聯幫的一個重要成員陳仁背叛了幫派,投靠了警方,向他們提供了關于竹聯幫的重要情報。這一行為對幫派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也觸動了陳啟禮的底線。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陳啟禮的反應極為強烈和決絕。他認為忠誠是黑幫生存的基石,任何背叛行為都必須被嚴懲。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幫派的穩定,陳啟禮下令對陳仁進行報複。他指派了幫派中最可靠的殺手,進行了精心的策劃和布局,最終導緻了陳仁的死亡。這起殺人案件在台灣引起了巨大的震動,警方迅速介入調查,最終将矛頭指向了陳啟禮。

陳啟禮的這一舉動不僅引發了警方的密切關注,也對台灣整個社會和政治環境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警方在深入調查後,認定陳啟禮是這起殺人案件的幕後主謀,并對他展開了全面的追捕。在強大的法律壓力下,陳啟禮最終被捕入獄。這一事件不僅标志着他個人權力的頂峰和墜落,也是竹聯幫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入獄後,陳啟禮的處境變得極為艱難。雖然他在獄中仍然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控制幫派的運作,但他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已大不如前。這一時期,竹聯幫内部也開始出現裂痕,一些成員開始尋求獨立或轉投其他幫派。陳啟禮一度的輝煌和權勢漸漸被時間和現實所侵蝕。

這段經曆對陳啟禮産生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選擇和黑幫生涯;另一方面,他也對台灣的司法和社會環境産生了更深的不滿和怨恨。盡管身處困境,陳啟禮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權威和影響力,他在獄中的生活成為了台灣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政治博弈與堅定立場

即使身處監獄,陳啟禮依然牽動着台灣政治與黑幫界的敏感神經。1984年,台灣社會再次因為一起震驚全島的事件而關注起陳啟禮——作家劉宜良的謀殺案。劉宜良因其尖銳的筆觸揭露了許多政治内幕,其中不乏涉及蔣家的敏感内容。而陳啟禮,作為竹聯幫的領袖,被認定為此案的主謀。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這起案件的背後,隐藏着錯綜複雜的政治和權力博弈。陳啟禮在監獄中得知了劉宜良遇害的消息,深知這不僅僅是一起簡單的謀殺案,而是涉及到台灣政壇深層次的沖突和鬥争。警方和政府機構迅速介入,試圖查明真相。然而,陳啟禮并不是輕易屈服的人,他深谙政治遊戲的規則,決定利用這一事件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在審訊過程中,陳啟禮披露了一段錄音,将謀殺的嫌疑指向了蔣經國的兒子蔣孝武。他聲稱,劉宜良的死與蔣家有關,是因為其報道觸動了蔣家的利益。這一指控在當時的台灣社會引起了巨大轟動,不僅使陳啟禮的案件更加撲朔迷離,也暴露了台灣政壇内部的權力鬥争和腐敗問題。

盡管蔣孝武最終未受法律制裁,但這起事件對蔣家的政治地位造成了嚴重打擊。蔣孝武被迫離開台灣,前往新加坡。而陳啟禮,雖然被判處無期徒刑,但他通過這一系列操作,成功地将自己從一個簡單的黑幫大佬轉變為一個政治角色,他的影響力超越了黑幫界,延伸到了台灣的政治舞台。

在這一過程中,陳啟禮始終堅持自己對“一個中國”的立場。他多次在監獄中表示,甯願接受共産黨的統治,也不願看到台灣被外力幹預和分割。這一立場反映了他對國家統一和民族認同的堅定信念,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他在台灣社會中的形象和評價。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晚年的遺憾與傳奇

2007年,陳啟禮因重病不治去世,結束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在他的晚年裡,盡管已遠離了曾經的權力中心和黑幫生活,陳啟禮的内心卻依舊充滿了對台灣及其未來的深切關注和挂念。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在晚年的歲月裡,陳啟禮曾多次公開表達對台灣政局的不滿。他對台灣當局的上司層表示失望,認為他們無能且缺乏道德,隻會制造社會分裂,并向外部勢力屈膝。這種批評反映了他對台灣政治現狀的深刻反思,也展示了他一貫的政治立場。他堅持認為,無論台灣當局如何操弄,台灣始終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堅定的“一個中國”立場,展現了他對民族統一和國家主權的深厚感情。

陳啟禮在晚年還經常回憶起自己在黑幫的日子,對于竹聯幫的現狀感到憂慮。自從他離開台灣後,竹聯幫内部發生了諸多變化,曾經團結一緻的幫派開始出現裂痕,實力不如從前。這讓他感到痛心,但又無能為力。他曾表示,如果有可能,他願意親自回到台灣,重整旗鼓,恢複竹聯幫的昔日榮光。

去世前,陳啟禮留下了一封遺書,表達了他終生的遺憾——未能親眼看到台灣回歸祖國大陸。這份遺憾,不僅是對個人生涯的總結,更是對他政治信仰的最後堅守。他的去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無論是支援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他在台灣社會和黑幫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堅決擁護一個中國

結語

陳啟禮的葬禮規模宏大,數萬名幫會成員和舊日朋友前來送行。在這一刻,無論是敬愛還是畏懼,人們都為這位曾經的黑幫大佬的一生表示敬意。他的傳奇故事和複雜身份,成為了台灣社會乃至更廣泛地區長久的讨論話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