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作 者丨熊劍輝

華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

2月12日,美國大型航運企業福茂集團(Foremost Group)董事長兼CEO趙安吉(Angela Chao),因車禍不幸離世,享年50歲。

96歲的福茂集團創始人、“華人船王”趙錫成先生,在聲明中表達痛失愛女的強烈悲痛,“失去她是我們從未想過的事情”。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亞裔美國人基金會釋出訃告

亞裔美國人基金會(TAAF)發文哀悼:“安吉是亞裔美國人基金會的創始成員之一,并擔任基金會顧問委員會聯合主席,她以深刻的價值觀、戰略眼光和對亞太裔社群堅定不移的承諾指導我們的工作,在亞裔美國人基金會和亞太裔社群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美國海岸警衛隊學院(U.S. Coast Guard Academy)也表示:“安吉是航運業的開拓者,也是我們學院真正的朋友。”

2015年,趙安吉曾與父親趙錫成先生、大姐趙小蘭(美國前勞工部長、運輸部長)一起,應華商韬略之邀通路北京大學,并作為“PKU Speech ·華商名人堂”主講嘉賓發表演講。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演講中,她說自己的一個使命是,作為中西方,尤其中美之間的一座橋梁,增進彼此的溝通與了解,尤其是增進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的了解,讓大家看到更真實的中國。

過去多年,作為父親最小的女兒,但卻是福茂事業唯一接班人的趙安吉,也與父親從商業、慈善以及文化等多層面,踐行着這一目标。

趙安吉的意外離世,也是本身就更充滿挑戰的中美交流合作的一個損失。

對普通人來說,福茂集團可能是一個很陌生的存在。

對中國造船業來說,“福茂”卻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2006年11月9日,北京,釣魚台國飯店。

“中國船舶”與“美國福茂”的簽約儀式,在此隆重舉行。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這一次,福茂一口氣向“中國船舶”購買了4艘好望角型散貨船;加之2002年以來的積累,“中國船舶”僅從福茂就拿到8艘好望角型散貨船的超級訂單,總噸位高達140萬噸。

140萬噸,什麼概念?

簡單來說,相當于14艘“福特級”超級航空母艦。

至此,福茂成為中國對美船舶出口的最大客戶。

但福茂對中國造船業更大的貢獻還是,在中國造船業微末之際的關鍵支援。

福茂是最早向中國購買遠洋船舶的西方航運企業之一,不但真金白銀地支援了中國船舶工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也向世界傳遞了對中國造船業的信任與信心。

其中的标志性時刻包括:

1987年,全球航運和造船業處于凄風苦雨中,福茂創始人趙錫成卻毅然決定,将“心梅”号、“月梅”号兩艘64000噸級散貨船的訂單,傳遞給上海江南造船廠。

這是不折不扣的雪中送炭。

當年“月梅”号傳遞的慶祝晚宴上,代表船東上台緻辭的,就是年僅15歲、身穿小花裙小女兒趙安吉。

當中國造船業已經走向世界,每遇造船業下行周期,全球船舶訂單面臨諸如南韓等造船強國的激烈競争之時,福茂集團依然會毫不猶豫,向中國造船業抛出巨額訂單。

比如2002年,全球造船業再度下滑,中國造船業如臨深淵,趙錫成卻再次逆市下單,向上海外高橋造船廠訂購了12艘17.5萬噸好望角大型散裝貨輪,後來又續訂幾艘20.6萬噸同類貨輪。

按照一般的商業邏輯,趙錫成此舉無異于豪賭,趙安吉也一度對父親的做法提出過質疑。

父親給出的答案是:“市場總有起落,但一個長期友好的夥伴關系遠在單純的利益之上,這是永遠的朋友,不是普通的生意,應該以建立長期互利基礎為前提。”

後來,接棒福茂的趙安吉,記住并繼承了這一點。

2024年1月,趙安吉遭遇車禍的半個月前,福茂就向“中船澄西”(“中國船舶”旗下公司)發出了4艘82000載重噸甲醇雙燃料散貨船大單,交易金額達1.68億美元。

而克拉克森資料顯示:目前,福茂集團旗下船隊坐擁31艘巨型散貨船,其中21艘是中國制造,占比超三分之二。

如此長期、長情且堅定的支援,使得福茂集團不但成為中國造船業的“老朋友”,趙氏家族也成為國家上司人的座上賓。其仗義出手的慨舉,就此被載入中國造船業的史冊。

值得一提的是,趙錫成2006年接受華商韬略拜訪時就特别談到,他在西方還深深懷疑中國造船品質時就率先向中國購買船舶,這當然是出于對祖籍國的支援,但更重要的是,他堅信:

隻要中國堅持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中國人的勤勞智慧,中國一定會高速發展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造船業也一定能強大起來,并且完全有條件成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國。

如今,中國造船業已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

而趙家的影響力,包括對中美的影響和貢獻,卻更在造船與航運之外。

趙錫成家族真正的高光與榮耀也不在航運業。

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成員進入内閣的華裔家庭,才是他們真正被矚目的關鍵。也是是以,趙錫成家族,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美國華人第一家。

但這一切的起點,卻是相當的微末。

趙錫成是白手起家的航運巨子。他1928年生于上海嘉定;18歲考入上海交通大學,主修航海;30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遠洋船長,獲得赴美留學的機會。

這期間,趙錫成與妻子朱木蘭結婚、移民,經曆過“可惜美國沒有黃包車,不然我連黃包車都拉了”的艱辛後,于1964年在美國紐約創立福茂集團。

創業之初,紐約足有上百家航運公司,競争慘烈,福茂隻是一家電話簿上都找不到的小企業,但趙錫成從做航運代理開始,一點點積累和突破,最終抓住美國推動經濟全球化、全球貿易大發展的時代機會,将福茂發展成美國航運界的主流企業之一。

趙錫成也是以被譽為“華人船王”,成為美國移民的成功典範。

但趙錫成夫婦最自豪的,卻并非是企業經營的大獲成功,而是對下一代的教育,外界對二人最尊重與欽佩的,也大多如此。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趙錫成有六個女兒,号稱“六朵金花”,全部出自美國名校。

大女兒趙小蘭、三女兒趙小美、五女兒趙小亭、小女兒趙安吉,都是哈佛碩士;二女兒趙小琴,是威廉和瑪麗學院碩士;四女兒趙小甫,則是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

除了“全員常青藤”,“六朵金花”還都在事業上極有成就。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大女兒趙小蘭,曆任美國勞工部長、運輸部長,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進入内閣的華裔,是改寫華人曆史、改寫美國曆史的華人之光。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由于教女有方,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甚至專門囑咐夫人芭芭拉,向趙錫成夫人朱木蘭學習。

朱木蘭治家、教育,講求的是中西合璧,凡事從細節做起。

“我們給女兒的嫁妝不是金錢,而是教育。”

比如,每個女兒都要求自我管理,像臨睡撥好鬧鐘、準時起床、按時上學這類瑣事,都是定規矩、看結果,絕不越俎代庖。

一旦碰到父母請客,趙家又變成最傳統的中式家庭:女兒們隻見客、不上桌,還要為客人上菜、添飯,做好服務。

朱木蘭認為,招呼好客人,就是在實踐中教會孩子待人處事的道理。

總的原則是愛而不嬌、嚴而不苛。

哪怕最小、最喜愛的女兒趙安吉,也不肯“開綠燈”。

四年級時,趙安吉突然迷上了圓号。對于這種“三分鐘熱情”,朱木蘭并未打壓,卻嚴肅表示,隻要你喜歡,我們都支援,但不允許半途而廢,“至少要堅持一年”。

趙安吉答應了,但很快後悔了。10歲的她,每天搬起跟身高差不多的圓号,在學校和家之間跑來跑去,才發現自己找了一個大麻煩。

她很想“毀約”,但“家規”難違,不得不咬牙堅持了一年,才擺脫“小人背大号”的滑稽場景。

而一旦遇到困難,朱木蘭會毫不猶豫鼓勵女兒們,“要與人争,更要與自己争,争平等、争獨立、不放棄、不退讓。男人能做的事,女士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趙錫成和朱木蘭都給予孩子們最大的志向和信心鼓舞。

趙錫成曾在接受華商韬略拜訪時回憶,趙小蘭從小就有成為大人物的遠大志向,而他們對她的鼓勵是:

“你不是在美國出生,是以做不了總統,但可以做個部長。”

對小妺趙安吉,趙家姐妹有一句公認的評價:

“父親連生了六個女兒,一直生到最後一個,才等來了他的接班人。”

在父親趙錫成的記憶中,趙安吉從小就對航運非常感興趣:“帶女兒到公司上班時,她總是很好奇,表現出令人愉快的早熟和強烈的求知欲。”

在大姐趙小蘭心中,小妺趙安吉亦是最聰慧、最能幹的妹妹。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趙安吉的哈佛畢業典禮 趙家的4位哈佛畢業生,分别是趙小蘭(右二)、趙小美(右一)、趙小亭(左二)、趙安吉(左三)

趙安吉僅用三年就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大學學業,後來又拿了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求學期間,趙安吉進一步深入學習航運業并建立專長,她所撰寫的“海洋運輸業航運财務研究個案”,還被商學院的《财務個案研讨》叢書收錄,被指定研修。

大學畢業後,趙安吉并沒有馬上回家族企業,而是去了原花旗集團的史密斯·邦尼(Smith Barney)的合并與采購部門任職曆練。

直到1996年,趙安吉才回到福茂集團,先從财務做起,逐漸向航運專業管理領域滲透。

2001年,她出任福茂集團副總裁;2005年,趙安吉出任“波羅的海國際海運公會39俱樂部”主席及顧問,趙錫成在此期間漸漸退出一線,将福茂集團的日常經營交由她操持。

2018年,已在福茂曆練了22年的趙安吉正式接班,出任集團董事長兼CEO,開始執掌福茂這艘“超級巨輪”,成為美國航運界的“華裔女船王”。

趙安吉不但接班了父親創辦的事業,也繼承了父親對中國的使命情懷。

近年來,她先後出任交通大學美洲校友會名譽主席、亞裔美國人基金會顧問委員會聯合主席、美中關系委員會名譽主席,以及中國船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等機構董事,中國銀行獨立董事等職,不但持續加強着福茂與中國的合作,也推動着中美之間的更多交流合作。

2015年,趙安吉曾與父親趙錫成先生、大姐趙小蘭(美國前勞工部長、運輸部長)一起,應華商韬略之邀通路北京大學,并作為“PKU Speech ·華商名人堂”主講嘉賓發表演講。

演講中,她說自己的一個使命是,作為中西方,尤其中美之間的一座橋梁,增進彼此的溝通與了解,尤其是增進美國和西方對中國的了解,讓大家看到更真實的中國。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包括趙安吉的丈夫、頂尖投資家吉姆·布萊爾,也都在其影響下成為了中美的民間橋梁之一。

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的布萊爾,擁有諸如2005年在Facebook僅有10名員工時,投資1270萬美元成為其擁有11%股份第二大股東等顯赫投資業績,并于2011年、2012年、2013年連續蟬聯《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排行榜的首位,稱他是“無可争議地成為了第一名”。

在北大之行的第二天,他就現身清華。因為他與紮克伯格、保爾森、馬斯克等美國業界領袖一起,被邀請出任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并在蘋果CEO庫克之前,出任了該委員會第三任主席。

除此之外,布萊爾還在中國出任了嶽麓書院和湖南大學名譽教授等職,成為中美經濟文化交流交往密切之時的美方傑出代表之一。

趙安吉不幸離世背後,美國華人第一家的時代傳奇與悲怆

▲華商韬略出品人畢亞軍 與趙安吉夫婦及趙錫成先生

趙錫成曾在華商韬略的多次拜訪中一再強調:“我們一直把國家放在心裡,希望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中國前途無量。”人到晚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女兒們“隻要有機會,多到中國看一看,多給中國做一些貢獻”。

中美貿易沖突之前,年事已高的趙錫成,依然頻繁往來于中美之間。

早在1984年,趙錫成夫婦就默默在上海成立“木蘭教育基金會”,40年來資助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高校數千名大學生,以及多項辦公、教學大樓等基礎設施的建成,是中國成立最早的私人慈善基金之一。

教育之外,趙錫成家族還在扶弱濟困等領域也都有長期支援和捐助。

2007年,朱木蘭女士辭世,趙安吉繼承慈善衣缽,通過基金會再向上海海事大學捐贈100萬美元,建成“木蘭航運仿真紀念中心”,推動家族的慈善事業不斷向前。2008年,溫家寶總理是以親自手書“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贈予趙錫成。

誠如趙氏家族訃告所述:盡管趙安吉生于美國,卻從未忘記故土,終其一生都在幫助建立東西方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

中美關系緊張以來,民間的交流也受到相當的影響,在中美甜蜜時刻與黃金歲月擔當橋梁、積極貢獻的趙氏家族,也面臨今非昔比的環境和挑戰。

除趙安吉外,趙氏家族其他姐妹均未在家族企業有過深入的工作經曆,她的離世,既是傳奇與榮耀家族的悲怆,也給新時代之下的趙氏家族之未來進一步帶來挑戰。

趙錫成曾在被華商韬略問及人生信條時分享說,他始終相信:

真誠與正直的努力付出終将得到回報。

世事無常,時代變幻,願逝者安息,活着的人更好前行,真誠與正直的努力被更好地回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