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兄弟雙狀元的宋祁,因一首鹧鸪天成就好姻緣,還是皇上親自牽線

作者:誰家庭院木樨香

王國維認為,詞以境界為最上。詞有了境界,方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詩詞大家或造境,或寫境,皆出乎自然。

宋代詞人秦觀在踏莎行一詞中寫道,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可謂有我之境。歐陽修在蝶戀花一詞中所寫,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亦是如此。

元好問在颍亭留别一詩中說,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明寫大自然美景,暗寫詩人内心的寄托:生活動蕩,難以實作理想,不如退而臨水,過自己想過的甯靜生活。可謂景中有情,言外有意。元好問所寫,為無人之境。

兄弟雙狀元的宋祁,因一首鹧鸪天成就好姻緣,還是皇上親自牽線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所觀之物,都有主觀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物我難分,已然融為一體。古人寫詩填詞,以有我之境居多。無我之境,常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無我之境優美,有我之境宏壯。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第七則中說,除了景物,喜怒哀樂,也是人心中之境界。是以,将景物和心情,真實地描寫出來,可謂有境界,否則為無境界。北宋詞人張先在天仙子一詞中寫道,沙上并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黃昏後,鴛鴦在池邊并眠;月光下,花枝在風裡舞弄倩影。一個“弄”字,境界全出。

北宋才子宋祁,在玉樓春一詞中寫道,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霞光晨霧中,婀娜的柳枝,在微寒的春風裡搖曳;恣意春光裡,粉紅的杏花,在枝頭悄然綻放。一個“鬧”字,境界全出。

公元1024年,26歲的宋祁與哥哥宋庠同科進士及第,宋祁名列榜首。當時,章憲太後認為,弟弟的名次不能在哥哥前面。于是,年長宋祁兩歲的宋庠,搖身一變成為狀元,宋祁則屈居第十。因為這個緣故,宋祁與宋庠被稱為“兄弟雙狀元”,“雙狀元塔”也是因兩個人建的。

兄弟雙狀元的宋祁,因一首鹧鸪天成就好姻緣,還是皇上親自牽線

本就重視文人的北宋,狀元才子宋祁,自然成為衆人眼中明星一般的人物,走到哪兒都是焦點。有一天,宋祁參加完宴會,在回府的路上,偶遇皇家車隊。繁華的繁台街上,行人絡繹不絕,原本寬闊的街道也因為人群變得狹窄起來。

路上的行人紛紛退讓,給車隊讓路,宋祁也不例外。這時,一輛馬車内,傳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小宋。”是誰在輕聲呼喚他的名字?宋祁擡頭一看,隻見車上的繡簾緩緩放下,一個妙齡宮女,對他嫣然一笑。很顯然,女子知道他的名字,而宋祁卻對女子一無所知。

車隊越走越遠,很快消失在遠方,而宋祁的心,卻再也不能平靜。待他回到家後,車上女子的音容笑貌,揮之不去。夢幻般的經曆,給了他驚喜,随即又陷入無限惆怅,佳人已去,可有再見的機會?

宋祁感慨之餘,填了一首《鹧鸪天》,記錄這段經曆,遺憾怅然之情,盡顯于詞中。狀元新填了詞,在當時可是大新聞,很快便在京師傳唱起來。每個詞牌都有不同的韻律,填上詞便可以唱了。平聲韻婉轉悠揚,仄聲韻豪邁激昂。而《鹧鸪天》便是婉轉的平聲韻,配上動人的歌詞,更為扣人心弦。

兄弟雙狀元的宋祁,因一首鹧鸪天成就好姻緣,還是皇上親自牽線

這就好比,名氣很大的歌手發了新歌,粉絲們奔走相告,打榜支援。宋祁的新歌,不僅在坊間流行,連皇宮内也都傳開,後來,連仁宗皇上也知道了。皇上很好奇,問道,到底是誰叫的小宋?

這時,一個宮女站了出來,羞澀地訴說事情經過。原來,當時他們一行人前去侍宴,聽見宣翰林學士,左右大臣都說,看見了嗎?這就是小宋。可見,大家對于狀元都很好奇,都想一睹他的風采。宮女坐在車上,在大街上邂逅宋祁,便随口叫了一句。

仁宗皇上聽後,開懷大笑。之後便召宋祁上殿,談起這件事。起初,宋祁覺得有些羞愧,有點惶恐,不敢多言。仁宗皇上見他這樣,便笑着打趣他:“蓬山并不遠呀。”說罷,就把那個宮女賞賜給了他。

因為一首詞,宋祁得到一段好姻緣,官運也變得順暢,在當時傳為佳話。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為宋祁帶來好運的鹧鸪天,到底秒在何處?

兄弟雙狀元的宋祁,因一首鹧鸪天成就好姻緣,還是皇上親自牽線

宋祁〔宋代〕

畫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如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鹧鸪天詞牌,又名“思佳客”、“于中好”,雙調,五十五字,平聲韻。詞的上片,詩人引經據典,聲情并茂地講述了一段浪漫的偶遇故事。所謂一見鐘情,大抵如此。

“畫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畫毂意為用五彩裝飾的車,詞中特指馬車之華麗,畢竟這是皇家的車,做工考究,非民間可比。一輛裝潢華美的宮車,在馬路上飛馳而過。街上行人衆多。狹窄的路上,詩人一擡頭,車上的女子掀起繡簾,輕喚一聲,小宋。甜美的聲音回蕩在詩人耳旁,從此便再也難以忘記。

靈犀,為犀牛的角。根據古書記載,有一種被稱為“通天犀”的犀牛角,上有一條白線,可通過白線互相傳遞資訊,人們視其為靈異之物,故稱為靈犀。

一聲腸斷繡簾中,說明女子聲音之美,讓詩人相思斷腸。李商隐的名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應景應情,用在詞中,堪稱絕妙。李商隐與意中人兩地相隔,隻恨自己不能像五彩鳳凰那樣展翅翺翔,飛到心上人的身邊。“心有靈犀一點通”,說明心意心像靈異的犀牛角一樣,息息相通,可見相知之深。

兄弟雙狀元的宋祁,因一首鹧鸪天成就好姻緣,還是皇上親自牽線

詩人借用李商隐的典故,将内心的思念描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身無彩鳳與心有靈犀的鮮明對比,沖突而統一,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痛苦的相思裡有甜蜜的回憶,寂寞的等待中又有無限期待。短短幾十字,字字含真情。宮車内活潑的佳人形象,躍然紙上,讀來身臨其境。這一段描述,如電影畫面,栩栩如生。

詞的下片,詩人通過化用前人典故,進一步訴說内心的惆怅,可謂相思綿綿無絕期,求見無門愁煞人。金作屋,玉為籠,出自唐代詩人韓偓的《無題》。詩人将韓偓詩中的繡屏金作屋,絲幰玉為輪賦予新的含義,以“金屋”“玉籠”代指所遇佳人的身份。

昔日漢武帝,因喜歡長公主的女兒阿嬌,便對長公主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詞中引用漢武帝“金屋藏嬌”的典故,暗指宮女居住的幽深皇宮。

宮車内的佳人,身居皇宮,一道宮牆如天河,結局會怎樣?他不敢想。被天河隔開的牛郎織女,尚有鵲橋相會的期盼,眼下,自己的未來,卻看不到一點希望。南唐後主李煜,被囚後寫了一首《望江南·多少恨》,追憶往事。

兄弟雙狀元的宋祁,因一首鹧鸪天成就好姻緣,還是皇上親自牽線

詞中寫道,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故國多少遺恨,都付昨夜夢中。夢中一如昨日,還是故國君主,依舊遊樂于上苑,車子往來不斷,流水般飛馳而過,駿馬絡繹不絕,宛如遊龍擺動。

相逢是緣,隻是這緣分太過短暫,短得隻有驚鴻一瞥的瞬間,還來不及記清你的容顔,兩個人便在茫茫人海中離别。相見無期,是人生最大的無奈。車如流水馬如龍一句,可謂絕妙!詩人以流動的街景,熱鬧的景象,襯托内心的落寞。詩人與意中人匆匆一見,又匆匆離别,怅然若失的情感,如娟娟溪水,流淌于字裡行間。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詞的最後兩句,詩人引用李商隐無題的典故,更添一層愁緒。李商隐在無題中寫道,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蓬山即蓬萊山,是古代傳說中的三神山之一,詞中泛指神仙之地。劉郎即劉晨,是傳說中誤入仙境的人物。

東漢永平年間,剡縣人劉晨、阮肇,一起上天台山采藥。二人在山中遇見兩個女子,被留住半年,等他們傳回家鄉後,才發現其子孫已曆七代。此時,二人才知山中所遇為仙女,于是傳回天台山,尋覓仙女,卻無任何蹤迹。

兄弟雙狀元的宋祁,因一首鹧鸪天成就好姻緣,還是皇上親自牽線

詩人借用劉晨重尋仙女而不遇的故事,說明自己的處境,更隔蓬山幾萬重,詩人将“一萬重”改為“幾萬重”,突出再見佳人的難度,難以超越。佳人在何方?“已恨”與“更隔”的運用,可謂絕妙,層遞而進的情感,呼之欲出。相思之情顯得越發濃郁,惆怅苦悶,更為沉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宋祁的這首鹧鸪天,用詞考究,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可見其功力之深厚,駕馭語言能力之高超。

宋祁的祖先微子,為周武王所封的宋國君主。晚唐唐昭宗時,時任禦史中丞的高祖宋紳,因言語不當而獲罪,被罷官,舉家遷至雍丘縣雙塔鄉。宋祁宦海沉浮多年,一心為民,心系國家社稷,敢于直言進谏。他曾任複州軍事推官、大理寺丞、國子監直講、直史館,太常博士,尚書工部員外郎等職務。

公元1039年,不惑之年的宋祁改擔任鹽鐵句院,知制诰,升遷為天章閣侍制,判太常禮院,至國子監。當時,西北邊境戰事不斷,财政緊張,他寫下了關于“三冗三費“的上疏。公元1043年,他奉皇帝的诏令,與歐陽修一起,合修《唐書》,前後曆時十七年。

宋祁為人謙虛,教導兒子不要追名逐利,不要一味追随世俗行事,更不要追求奢華,務必移風易俗,崇尚節儉。其高風亮節,可見一斑。宋祁的“遺戒”,可謂家教的好典範。對于自己的後事,他再三叮囑兒子:“三日殓,三日葬,慎無為流俗陰陽拘忌也”。

宋祁告訴兒子,喪事從簡,不必被風俗左右,更無需請陰陽地理先生看風水,一口簡陋的棺木足矣。對于自己的文章,他更是自謙地說:“吾學不名家,文章僅及中人,不足垂後”。他再三囑咐,“冢上植五株柏,墳高三尺,石翁仲、他獸不得用”。宋祁自認學問和文章一般,不值得傳諸後世,可見越是有才華之人,越是謙虛謹慎。

兄弟雙狀元,一代才子宋祁,竟然如此低調,讓人感動。而他這段偶遇意中人,因詞結良緣,幸得皇上牽線的故事,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