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沒有他,朱德很難成為“紅軍之父”!

作者:藍風破曉
他,是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沒有他,朱德很難成為“紅軍之父”!

朱德,被稱為“紅軍之父”,因為他将南昌起義後散了的将士們聚攏在一起,繼續革命,這些人後來成為了紅軍中的脊梁。

但很多人不知道,南昌起義後,朱德和團隊遇到了艱難的困境。有幸的是,在隊伍最難的時候,朱德等人受到了一個“軍閥”的幫忙。

如果沒有那個有情有義“軍閥”的幫忙,隊伍也許真的散了,朱德也就很難成為“紅軍之父”了。

那個軍閥名叫範石生,滇軍著名的将領。

下面我們聊聊朱德和範石生的交往,聊一聊範石生是如何幫助朱德的。

1、朱德和範石生是莫逆之交

他,是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沒有他,朱德很難成為“紅軍之父”!

朱德生于1886年,四川儀隴縣人,家境貧窮。不過,由于父母受到太多的白眼和欺壓,決定要培養一個讀書人出來支撐門戶。

想得挺好,但事與願違,不是朱德念書不行,而是他通過了縣試後,科舉取消了。

這就像解放前加入了國民黨,股災前沖入了股市,悲催極了。

根據自己私塾老師席聘三的建議,朱德應該學習一些新的知識。于是,1906年,朱德進入了南充官立高等國小堂,後又到成都讀體育學堂。

畢業之後,朱德成了一名體育老師。父母很失望,這和他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讀書的孩子,視野會更寬廣,當時的大清搖搖欲墜,無數有識之士振臂高呼“救國救民”,這些新的思潮影響到了朱德。

學校裡有人排擠,國家形勢一天一個變化,朱德就此辭職,去雲南講武堂學習,他想要成為一個領兵打仗的救國救民的将領。

在雲南講武堂,朱德碰到很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老師蔡锷等人對朱德影響很大,同學中有朱培德、範石生、金漢鼎等人。

他,是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沒有他,朱德很難成為“紅軍之父”!

這些同學和和優秀同學朱德的關系很好。

比如,朱德從國外回來後的第二年,就是同學朱培德給他安排了工作,負責軍隊的教導團,還擔任了南昌警察局局長。

再比如,參加南昌起義前,老同學韋杵就答應一起起義,隻是因為身體患病未能成行。

1909年在校期間,朱德和範石生、鄧泰中、楊蓁等同學志同道合,就此義結金蘭,成為結拜兄弟。

其他人我們就不唠了,單說說範石生,因為後期和朱德有很深的交集。

範石生比朱德小一歲,是雲南河西縣人,家境不錯,學習文化的同時,從小和伯父學中醫。1903年,16歲的範石生就連過三關縣試、府試、院試,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秀才。

16歲的秀才很是受人重視,但是,範石生從小身上有股英武之氣,注定此子要成為一介武人。

兩年後,科舉取消了,範石生父母期盼他中舉的願望也落空了。

後來範石生上了雲南師範。1909年,範石生也進了雲南講武堂。

那是一段風雲際會的歲月,英雄們紛紛湧現。

1911年,蔡锷等人振臂一呼,朱德、範石生等同學加入了反清起義的大軍中。

他們見證了大清的跌倒,見證了新生國家的誕生。而朱德和範石生等人也逐漸成為滇軍中的優秀軍官了。

1916年年初,朱德和範石生等人再一次響應老師蔡锷的号召,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在打家的反抗下,袁世凱複辟失敗了,人也挂了,可惜的是,蔡锷蔡老師病逝了,年僅34歲。

1917年時,朱德已經是滇軍的旅長了,範石生也差不多。

隻是,後來的朱德和義弟範石生走了不同的道路。

2、朱德最艱難時,範石生伸出了援手

他,是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沒有他,朱德很難成為“紅軍之父”!

1921年,朱德作為滇軍将領,和顧品珍等人驅逐了雲南都督唐繼堯。

這下,算是得罪了一方大人物。

1922年,唐繼堯卷土重來,開始通緝朱德等人。朱德就此有了新的打算。

他想參加共産黨,但是在陳獨秀這裡碰了大釘子,陳獨秀不要他,也不敢要他。為何如此?如果朱德加入中國共産黨後反水,那麼,弱小的共産黨可能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不得已,朱德下了決心去歐洲,去馬克思的故鄉,追尋新思潮,接受革命思潮的洗禮。到了歐洲後,朱德認識了周恩來等人,并順利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這邊朱德赴歐求學,那邊範石生和孫中山關系走得很近,漸漸成為當時的中國軍界不可忽視的一個将領。

1926年,當朱德傳回中國的時候,範石生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

他,是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沒有他,朱德很難成為“紅軍之父”!

朱德先是根據上級指令在楊森處工作,1927年到了朱培德那裡。

南昌起義之後,起義部隊南下之時,面對敵人的圍住堵截,在三河壩分兵,朱德這個老同志帶着3000人抵擋錢大鈞的追軍,葉挺等人帶領主力部隊繼續前行。

沒想到,主力部隊被李濟深的部隊打潰打散了。而朱德帶領的人馬太過頑強,生生抵擋了強敵三天三夜,但是,自己方也傷亡八百多人。

朱德帶着兩千人左右,開始了孤獨且迷茫的旅程,期間有不少主力部隊的散兵過來加入朱德這支隊伍。

這就是革命的火種,這裡的戰士們就是後來紅軍的脊梁。

可是,上萬人都能被敵人打敗,兩千多人如何生存?能生存下去嗎?

朱德相信可以,而陳毅、王爾琢等人也配合這位“老同志”,一起摸黑前行。

朱德年齡是不小了,但能力也是很出衆的,曾經的講武堂不是白上的,滇軍旅長也不是白當的。很快,把大家團結在了周圍。

擔心遭到敵人瘋狂的圍剿,朱德将隊伍的活動範圍定位在了湘粵贛交界區域。

朱德帶着隊伍,為了生存,苦苦支撐。他不會想到,他的義弟範石生在各處打聽兄長的落腳處。

1927年11月中旬,朱德的隊伍面臨巨大的壓力,别說軍饷了,大家吃飯都是問題。是啊,在安全區域活動,意味着遠離人群,居住地不是山區,就是邊遠的交通難行的地方,這些地方資源少,生存難。

範石生打聽到了朱德落腳點後,主動派人來邀請朱德加入他們的隊伍,并提出了幾個條件:一是,朱德帶隊加入十六軍,隊伍不打散,不整編。二是,按照正常的情況給朱德等人發軍饷。三是,朱德的團隊,什麼時候想走都可以。

這幾個條件,哪算條件,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就這樣,朱德和他率領的隊伍,有了範石生這個後盾,度過了最艱難時期,避免了隊伍的解散。同時,朱德和他的隊伍繼續宣傳政治綱領,繼續組織赤衛隊和農民自衛軍,繼續打土豪分田地。

朱德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範石生也被感染了不少。

他,是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沒有他,朱德很難成為“紅軍之父”!

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朱德和範石生合作的消息傳到了蔣介石那裡,蔣介石緻電範石生:解散和整編朱德上司的隊伍,扣押朱德,送到南京。

這事,範石生幹不出來,但他知道,也不能和蔣介石繼續鬥法,朱德必須要離開了。

于是,範石生給朱德送上了幾萬元大洋和一些軍備,并讓朱德帶走了他的一個營。

而範石生自己裝病,假裝在廣州治療。

如果沒有範石生的幫助,朱德帶領的這支隊伍撐下去變得很難。

某種意義上來說,範石生的所作所為,改變了朱德和他的隊伍的處境,也助力朱德後來成為“紅軍之父”。

範石生就是這麼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1932年,蔣介石指令範石生圍剿賀龍、周逸群帶領的紅軍,範石生直接辭職。

1937年開始,範石生在雲南昆明行醫。

可惜的是,1939年3月17日,範石生在出診途中被刺身亡,年僅52歲。

可惜啊!

他,是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沒有他,朱德很難成為“紅軍之父”!

回頭看,範石生是個有情有義的“軍閥”,如果不是他的幫助,朱德的隊伍很難帶下去,朱德的“紅軍之父”的稱号,也可能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