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日前,豐田集團正式公布去年銷量,2023年,整個豐田集團新車銷量及産量雙雙創曆史新高,全年在全球範圍内一共售出 1123.3萬輛新車,創下了自成立以來的最佳記錄,并大幅領先大衆汽車集團,連續 4 年坐穩全球第一的寶座。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集團旗下豪華品牌 Lexus雷克薩斯去年全球累計銷量也創下曆史新高,全年一共售出 824258 輛新車,雷克薩斯去年在日本本土市場的銷量暴漲 229%。此外,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南韓、印度等國家均實作銷量增長,成為豐田在亞洲市場銷量的新增長來源。

2023年,豐田在歐洲市場售出112.6萬輛新車,同比增長9.1%。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基本所有市場均實作增長。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而令人驚訝的是,2023年,豐田在北美市場售出267.1萬輛,同比增長7.0%,其中美國售出224.8萬輛,同比增長6.6%,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得益于在美國市場連續八個月的增長,在美國市場,豐田也已經超越并打敗美國通用,福特,銷量全美第一,豐田再度将“美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的稱号收入囊中。

在全球各個主流市場,豐田幾乎都在增長,中國市場是豐田為數不多的下滑市場,但盡管如此,2023年銷量也高達190萬輛,同比隻下滑了2%。

豐田為何能在中國車企難以進入的美國市場大殺四方呢?

豐田為何能在美國市場大殺四方?

這背後有幾個原因。

首先我們知道,美國建國才247年的時間,是一個曆史很短暫的移民國家,美國人沒有曆史負擔,也是一個以中産階級為主的國家,崇尚自由與自主奮鬥。

美國汽車市場非常成熟,在用車上,沒有所謂的攀比心态,買車講究實用性與成本效益,以實用、耐用為主,車對于多數人是一個代步工具,不像國内很多消費者迷戀德系,講究車帶來身份的加持作用。美國消費者用車不太問車的出身,倒是更加重視本質上的東西。

其次是,在汽車産品上,和國内市場一樣,美國人對于擁有充裕空間的大型車也有“執念”,是以SUV車型在美國也非常受歡迎。這一點包括豐田在内的日系車都把握的很準。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美國市面上的豐田車對美國消費者痛點研究很深,甚至也在全力去為美國人做出産品設計與改變。

我們知道,日本作為一個島國,道路狹窄,其國内盛行微型車,比如像小面包車一樣的KCAR,但是豐田在美國卻是完全不同的思路,生産并設計了大量皮卡和SUV。

這源于美國的國情與日本不同,美國的火車、高鐵等公共交通不如中國發達,但人口分布較為集中,許多地方是地廣人稀,是以能裝能拉的皮卡車在美國非常受歡迎,這也是為何價格低廉、能裝能拉的國産三蹦子也能在美國火起來的一個原因。

而日本皮卡與SUV做到了和美國本土品牌的皮卡和SUV各有優劣,甚至要稍勝一籌,比如日系車的省油、經濟性與耐用性也展現在皮卡與SUV之中,打到了美國人的偏好與痛點。

相對而言,歐洲BBA等品牌一般都是堅持全球統一,它不會為了某個單一市場做出很大産品線調整與改變,德系車在這兩類車型上的研發和産品線不如日系車豐富,是以在産品上自然也就不太會成為美國消費者的選擇。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是以,日本車在美國的本土化做的更出色,産品線豐富,豐田也在不斷推出符合市場趨勢和消費者喜好的新車型和新技術,全面覆寫高中低,從傳統油車到混動等。

例如,豐田汽車在歐美市場推出了多款混合動力車型,如普銳斯、凱美瑞混動、 RAV4榮放混動等,滿足了消費者對節能環保的需求。從低端到高端,從小型車到大型車,從轎車到SUV,從傳統動力到新能源,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此外是,過去很長時間以來,美國油價便宜,對于美國消費者來說,大排量汽車一直是他們的最愛,不少知名美系車也都以大排量著稱。但是在上世紀石油危機的影響下,國際油價大增,美國的車用燃油價格也随之大漲,這也讓不少家庭逐漸傾向于選擇更加省油的日系車。

其次是品質與耐用,豐田在美國市場建立了較好的口碑。在美國,檢驗一款車好不好,關鍵是品質故障率低,耐開,這是豐田的優勢。

有業内人士指出,北美的日系車,或要比其他市場好。從七十年代日系車開始在北美市場攻城略地至今,除了馬自達以外的全部的日系品牌,都在“如何讓一台車開起來平穩、舒服、沒有絲毫駕駛樂趣”上不斷突破。

在去年,美國消費者報告(CR)評選出世界上最耐用的20款汽車,豐田以10款汽車奪取了“耐用冠軍”。

豐田上榜的這幾款車的優勢都不盡相同,但是總體來說,它們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與耐久性,能提供高效率和安全性與舒适性、經濟性與可靠性。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這背後一個原因還在于,豐田、本田、斯巴魯等在内的日本車企也非常重視在美國當地的發展和營運,相比于德系車企,日系車企在美有着更多的工廠,而美國工廠對汽車出廠的品質标準無疑要更加嚴格。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此前有消息稱,日系品牌在美國本土的汽車産量是其向美國出口量的兩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質疑豐田在美國的車與中國的車不是同一個品質标準,而最近十多年美國市場的汽車産品品質口碑排名,日本品牌每年都能上榜,而且位置比較靠前。

加之由于豐田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核心部件的技術優勢,開不壞的豐田在美國市場有一定的口碑,疊加美國本土生産的品質标準,而較高的美國本土化生産率和日系品牌對于生産流程的高效率控制,也讓日系品牌在美國市場有着更加優惠的價格和覆寫更加全面的售後服務。

豐田在美國生産的車品質标準更高,加之豐田比德國BBA要便宜很多,售後的費用相比歐洲車較低。種種因素拉高了豐田在美國的成本效益,這導緻了德系在美國不是日系的對手。

豐田在美國市場還有新的紅利期,我們該反思什麼?

這也值得國内的車企深思。在全球範圍内,燃油車為主流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在海外市場,各國有各國的發展戰略,會有較長時間的過渡與适應、接受的過程。

當然,豐田在美國能賣的這麼好,客觀來看,也是因為中國車被設定了壁壘,進入美國市場困難重重,而美國是一個以油車為主的汽車市場,豐田的耐用性與成本效益非常高,尤其是日本擅長在美國定制化做車,比對了美國人的需求。是以某種程度上也成就了豐田的好日子。

從未來趨勢看,豐田在美國的好日子或還會延續下去,在此前,特朗普在競選演說中表示要大力發展燃油車,因為美國的石油儲備是世界第一。特朗普還表示:“中國生産電池有優勢,但中國就沒有美國這麼多的石油,如果拜登強制大家買電車,油車将不複存在。但在他的政策下,油車可以繼續生産與獲得更大的發展。”

國産車進不去的美國市場,為何能成為豐田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如果特朗普當選,豐田或許在美國市場還有一波新的增長紅利。目前油車是豐田的絕對主力。2023年,豐田純電動車銷量僅10.4萬輛,占全球總銷量0.1%。

這讓我們思考,我們要擴充海外的市場,是否也應該讓國産油車沖出去,油車與新能源并舉去搏殺海外市場。畢竟,在國内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都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産業鍊,國産燃油車發動機與變速箱技術也在進步,我們或應該以新能源為主,燃油車為輔的戰略同時推進,而不宜直接放棄燃油車。

結語:

近三年來,豐田一直是國人眼中即将日薄西山的諾基亞,但對比如今的全球銷量與利潤,豐田或許是國産車是不可輕視的最強對手,中國汽車出海,或要多看看豐田的長處——專注于汽車的實用性、耐用性、成本效益以及對品質的重視、包括因地制宜,擅長研究當地使用者痛點并做出産品線調整與改變的能力、本土化營運與售後服務的能力,或依然值得一衆國産汽車廠商學習。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