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作者:蟬說

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鼈。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星空和深海的探索,并且随着影視劇的傳播,很多網友猜測現代文明之前,可能還存在一個強大的文明,它就是亞特蘭蒂斯。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2022年5月6日,探險船Nautilus(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進行勘測任務,意外發現一條“黃磚古路”,此視訊一經釋出,頓時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其中最大的話題就是“亞特蘭蒂斯”。

據傳亞特蘭蒂斯是一個極其強大的文明,但因一場大災難,沉入了海底,而此次發現的海底黃磚古路,會不會是通往亞特蘭蒂斯的通道?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地質活動是影響地質闆塊的主要因素,雖然太平洋闆塊被海水覆寫,但從地質運動來看,如今的大量陸地,在遠古屬于一片汪洋,例如青藏高原發現的貝殼。

由此可得,太平洋闆塊在遠古可能是陸地,隻不過後期因地質運動發生了凹陷,進而形成了如今的太平洋。

那麼問題就來到了“文明制作磚頭”這方面,西亞最早的文明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被稱為“兩河文明”,主要由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衆多文明組成。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公元前9500多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确發現了磚頭,但制作程度極為粗糙,就是随便糊糊那種類型,即便到了公元前5000多年,當地燒制的磚頭,也沒有太平洋海底發現的磚頭這般過硬的品質,是以就算抛開文明分布的地理距離,僅從制作工藝來看,太平洋海底的磚頭也不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産物。

雖然華夏文明制作磚頭的時間在全球文明中也算早的,但以古代的技術,無法完成潛入海底鋪磚的任務。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陸地變遷也不可能,因為人類出現的時間太短暫,不符合太平洋闆塊下沉的時間節點。

是以說,太平洋黃磚古路基本不可能是現代人類文明的産物,那麼會不會是史前文明亞特蘭蒂斯鋪設的呢?

首先,亞特蘭蒂斯屬于神話傳說中的産物,并沒有實質性證據能證明真實存在過,并且在古籍中,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在很多地方,例如塞普勒斯南部、克裡特島海域,其中呼聲最高的是大西洋以及南極洲,但唯獨跟太平洋毫無關系。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既然傳說中亞特蘭蒂斯作為進階文明,必然會對地球的礦脈進行開采,這也是現代科學家判斷地球是否存在史前文明的重要依據。

但從這些年的開采挖掘來看,地球上的礦脈儲存完好,沒有被開采過的痕迹,并且也沒有人為使用核能的痕迹,畢竟一些放射性物質半衰期動辄數億年,如果真的存在亞特蘭蒂斯,他們的文明想要發展,不可能不用礦脈與核能,是以從科學角度出發,亞特蘭蒂斯大機率是不存在的。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既然不是人為,有沒有可能是動物呢?

燒制堅硬的磚頭,需要900℃以上的高溫,很顯然,地球上沒有進化出使用火焰的動物,因為火焰耗能大,收獲率低,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進化出噴火功能,基本就是絕路。

專家一開始也很懵,但在冷靜過後發現,這條海底黃磚路基本可以斷定是自然形成的。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海底存在大量火山,地底岩漿噴湧而出,遇到大量海水後,除了逐漸冷卻外,還會被巨大的壓強給壓平,逐漸形成了一層石闆。

後來,這塊巨大的石闆在受到外力後裂開,最後形成了看上去十分整齊的“磚塊”,再結合人類鋪設到道路,很容易将此現象跟“道路”聯系在一起。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并且因為其中富含硫化鐵,跟海水發生反應後,磚頭的顔色逐漸變黃,大家燃放的煙花也是同理,因不同含量的金屬元素,在燃燒後使得煙花能綻放出五彩缤紛的顔色。

或許有人說這些磚頭也太規整了,其實還真是如此,在自然界或者準确的說是宇宙規則影響下,很多我們人類看不見的作用力,其實是非正常整的,例如雪花放大後是整齊柱狀、三角、六角等形狀,堪比現代軟體完成的作品。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如果你還不信,仔細看下圖。

2022年科考隊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黃磚古路”,是史前文明的遺迹?

這是一張蘇格蘭芬格爾洞入口附近的照片,當網友知道此照片是原圖後紛紛感歎不已,有些腦洞大開的網友甚至認為,這是平行時空的入口,或許是模拟世界的入口等等。

其實這些玄武岩柱是6000多萬年前形成的,大西洋火山噴發後遇冷後開始收縮斷裂,逐漸形成了向下延伸的規則六邊形玄武岩柱,是以看似神奇的背後,基本都能用科學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