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作者:金錯刀

古鎮旅遊,正在讓很多人經受“痛苦”。

一到放假,古鎮就像一個美麗的夢,萦繞在全國人民的心間。尤其是在春節,一家人沒有去過古鎮的旅遊似乎都是不“完整”的。

在河北正定古城,這幾天徹底開啟人海模式,登城牆的難度堪比登天。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古鎮的爆火程度,從南到北,不分地域,溫柔的江南水鄉也擠成了農村大集。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古鎮旅遊,被稱為更适合中國體質的“國産迪士尼”。

但如果你連續去過幾個古鎮,可能會漸漸開始産生錯覺:

“我在哪?”、“我是不是來過?”、“這條街怎麼看着眼熟?”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一面是古鎮的年味濃度已達到100%,另一面則是古鎮的相似程度也逐漸到達巅峰。

這個極具中國特色的“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中國2800個古鎮,

到底誰真誰假?

中國到底有多少古鎮?

中國古城與文化研究院院長林鵬曾經就回答過這個問題,“大陸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古城鎮共有2800多座,數量肯定是全球第一。”

簡而言之,中國古鎮“殺瘋”了。

就拿去年春節來說,雲南麗江這個古鎮大戶就曾創下一天湧進15萬人,連續三天啟動人流預警的記錄。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但真正意義第一個“網紅古鎮”鼻祖,還要數周莊。

早在中國還沒有古鎮旅遊這一概念的時候,周莊就最先提出了“保護古鎮,開發新區,發展旅遊,繁榮經濟”的十六字方針。

當時周莊幾乎是政府主導,居民推動,全民參與。

在經曆了一系列古建築修複和旅遊開發後,周莊徹底改頭換面。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1989年,周莊售出第一張景點門票,從此每年旅遊收入成倍增長,甚至一天能接待三萬遊客。

到了30年後的2019年,周莊古鎮旅遊收入已經超過了20億。

江南水鄉窄窄的古道上,幾乎人滿為患。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另一個中國古鎮頂級商業化模闆,就是烏鎮。

你如今在烏鎮古鎮所看到的一切,也都是當時人工精心打造的結果。

2001年前,烏鎮還隻是個沒有名氣的破敗小鎮。結果耗時一年,斥資1.2億打造出了“假”古鎮,第一年遊客數量便突破100萬。

年入最高超過21億,還請來明星劉若英當烏鎮形象大使。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随後,“古鎮”成為了中國人旅遊最招架不住的字眼——湖南的鳳凰古城、重慶磁器口古鎮、蘇州同裡古鎮....都成為了早期網紅。

古鎮也開始以被保護的名義,瘋狂量産。

你會發現,每隔一段時間,總有以烏鎮為模闆的新古鎮冒出來。

如遵義“小烏鎮”尚嵇古鎮,皖東“小烏鎮”定遠古城,福建“小烏鎮”霍童古鎮,上饒“小烏鎮”李坑古村....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古鎮的建造,也逐漸開始“用力過猛”。

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就親自下場,打造了北京“小烏鎮”古北水鎮。

這座斥資45億打造的旅遊景點,一度成為了全國最“牽強”的古鎮。

雖然在長城腳下,卻幾乎處處都仿照江南水鄉打造,貼上了明清時代式樣的灰瓦磚牆,就像是從浙江空運“搬”過來的。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但這依然擋不住它在營運初期就成為了明星項目。

景區開業第一年就迎來了百萬人次的客流,年賺1.16億元,經營情況遠超預期。

隻不過,古北水鎮在對外營業不久後便陷入了瓶頸。

在客流量上,2017年,古北水鎮的客流增速就從65.68%跌到了12.89%,2020年古北水鎮,全年淨利潤虧損達1.71億。

轟轟烈烈的古鎮“造假”,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網紅”淪為“空城”:

古鎮一夜失寵

随着慢慢被市場盯上的古鎮越來越多,關于古鎮改造的手筆是越花越大膽。一座座“假”古鎮在各個城市拔地而起:

陝西鹹陽的東黃古鎮,斥資5億

湖北龍泉鋪古鎮投資超過10個億

安徽蕪湖的鸠茲古鎮的總投資達到了80億

山東微山湖古鎮,投資超過100億...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當時在一個房地産大上升周期,古鎮開發變成了最誘人的金礦。

而不少遊客和本地人,都苦古鎮久矣。

古鎮的口碑一瞬間一落千丈,成為了一場場地産資本遊戲。而套路也越來越明顯:

遊客們,苦的是“同質化”。

商鋪裡民族服飾、手工銀飾絲巾 ;小吃主要就是臭豆腐、烤鱿魚、糖葫蘆;紀念品是冰箱貼、花果茶和鑰匙扣。

原本想體會風土人情,結果來了披着古鎮外殼的小商品批發城。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吃飽喝足一番,迎來了古鎮的夜生活時刻。

古鎮的夜生活,約等于酒吧二字。各類古鎮的酒吧也有統一的裝修标準,比如趙雷一炮而紅後,《成都》變成了全體中國古鎮的形象歌曲。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西塘古鎮酒吧

而本地人,苦的是“真古鎮”反而被拆沒了。

不規範的商業,對環境和古建也是緻命的傷害。

有的古鎮為了營造遊客空間,讓古鎮原住居民全部搬離。麗江當地人在采訪時曾說,“我們早就有準備,你不走,你就忍吧,你就煎熬吧!”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多數古鎮玩家的完美套路,是打造一個網紅旅遊地,搭起盡可能大的舞台,再由房地産唱壓軸大戲。

2018年,古北水鎮的客流量雖然下降,但仍然有156%的淨利潤增長,主要就是來自房地産項目的結算。

中西混搭的玩票式古鎮,更一度淪為笑柄。

但并非所有的古鎮都能成功,有不少項目敗在了前期定位和後期營運上。

成都投資20億的龍潭水鄉古鎮耗資20億,花費4年時間打造而成,定位為“成都清明上河圖”,相當于再造了一個周莊。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但漸漸來的遊客發現這裡漏洞百出:

成都屬于四川,龍潭水鄉卻照搬了蘇式園林的設計。12個街巷,又直接用《紅樓夢》中的12钗命名,各種“混搭”。

最離譜的是,東西合璧、南北融合讓這裡成為了一個“四不像”。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湖南常德的桃花源古鎮,據說投資超過50億,想根據《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樣子,建造出一片“世外桃源”。

結果營運幾年後,有些庭院裡面雜草叢生,有些樓梯更是生了鏽。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耗資上十億、百億級的古鎮,最終成了一座空城。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古鎮的“罪魁禍首”:

不是商業化,而是同質化

但如果非要把古鎮的失敗歸結于商業化,未免太過絕對。

人類學者格林伍德所指出,旅遊業的本質,就是文化的商業化。

實際上,遊客大多并不排斥商業化,古鎮被吐槽,并不等于古鎮沒有市場,看看今年春節的陣勢就可想而知。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工作壓力大的打勞工,往往是古鎮的忠實粉絲。

江南古鎮小橋流水中感受惬意和浪漫,或者在北方古鎮裡感受曆史,都是讓古鎮這麼多年口碑争議,但流量穩定的原因。

這幾年,為了挽救古鎮的口碑,很多景區也動了真格。

為了發展,很多古鎮也一直在思考:怎麼吸引年輕人?

比如河南洛邑古城在全國火爆出圈,就是抓住了漢服熱度,通過漢服熱全面打造古城的各種細節。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在洛邑古城,造價127億,但門票不收一分錢。

唐風的酒樓、宋代的商鋪,走一步就一個景點,還建造了超過300家漢服店。

抖音統計,洛邑古城全國最受歡迎漢服打卡地榜首,洛陽漢服成為全國最熱話題之一,成功将漢服與洛陽城市品牌深度捆綁在了一起。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河北正定古城,則又是另一套思路——設定五個不同的展區,把燈會搬上了城牆。

8米高的“趙子龍”花燈,20多米長的龍鳳巨型花燈,有創新,更跟燕趙大地的特色緊緊綁定在一起。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扮演正定曆史名人趙佗、範仲淹、趙子龍的NPC,翩翩起舞,迎接遊客來古城遊玩。

一度導緻正定城牆擠都擠不上去。本地人感到無奈:“今年我們本地居民也想去,還是先把預約名額讓給外地遊客吧。”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這些成功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吃喝玩樂的底層邏輯不變的情況下,古鎮先找到自己的特色,再想方設法放大優勢。

要想借助旅遊帶來的潑天流量,不是“造網紅”,也不是“複制”,而是特色需要被保護,文化更需要被尊重。

其實,對于旅遊的遊客來說,真的介意古鎮的真假嗎?真的在意是否收門票嗎?

本地人怕的不是被改造,而是被魔改亂改。遊客怕的不是商業化,而是同質化。

吸金百億!春節最火“土特産”,快把本地人逼瘋了

古鎮也許是假的,但體驗和感受一定是真的。

誰讓遊客吃虧,就是自砸飯碗。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