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它呢,吃了今兒不管明兒” | 記者過年

作者:南方周末

春節前計劃和老媽一起去旅行,不記得我們具體一起走過多少地方了,也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旅途的記憶中,總會有她的影子。

她從鄭州機場出發,我們相約在西雙版納見面。坐上飛機,在轟鳴聲和氣流的颠簸中,總會想起命運的無常,很多片刻在腦海中閃過。

關于飛機還有一段記憶,小時候家人還在北京,我們住的地方離南苑機場很近,這座機場幾年前已經停用,但那時候每天頭頂上都有飛機飛過。有次外婆過來住了一陣,她也喜歡看飛機,每天都搬個小凳子坐在門口看。老媽那時候工作很忙碌,沒時間陪她,後來她還自己跑去了機場,回到老家逢人就提起“北京的大飛機”。

“你别看了,等我掙錢了,就帶你去坐飛機。”老媽對外婆說。就像那些經典的電影橋段一樣,這句話也成為了故事的開始。

很多年之後的2015年,外婆和老媽終于第一次坐上了飛機,也開始了她們倆人生中第一次旅行,去桂林。坐在飛機上,激動之餘,外婆更多的是害怕,兩人的座位沒有買到一起,下飛機時才發現,外婆的飛機餐都沒吃,吃不進去,太緊張了。

6天的旅行,成了她們最美好的記憶,也成了老媽心頭的遺憾:“為什麼我沒有早一點帶她去更多地方。”一年後的第二次旅行,外婆已經癱瘓并坐上了輪椅,那一次,也變得無比艱難。

“管它呢,吃了今兒不管明兒” | 記者過年

外婆生病前的桂林之旅

我和老媽說,要寫她和外婆的故事,第二天要交稿,請她幫忙回憶過去的細節。一早醒來看到手機上她發來的片段的“小作文”,時間分别是晚上11點多、淩晨兩點、淩晨5點......在她的回憶中,我得知了更多的細節。

2016年的秋天,71歲的外婆早早地起了床,在廚房開始做飯。還在睡夢中的舅舅突然被外婆的叫聲驚醒,當他跑到廚房,外婆已暈倒在地上了。後來她被迅速送到了我們縣醫院,診斷為急性小腦出血,由于病情嚴重,醫生要求家屬把病人轉診到市級醫院就診。在被送往市級醫院的途中,因病情發展迅速,外婆昏迷了過去。

到了市醫院,外婆馬上接受了第一次手術,手術後的第三天,因為腦部積水嚴重,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約家屬談話,告知要第二次手術,征求家屬意見。

因為當時是晚上8點多,醫生說病人生命岌岌可危,随時都有可能停止呼吸,要求家屬快速做出選擇。當晚親戚們開了一個會,每個人都要發表意見,外婆的兄弟姐妹中,有人建議放棄治療,不想再讓她的身體遭受第二次傷害,再“折騰”一遍。在這半個小時裡他們将決定一場不确定性的手術,最終大家聽了老媽的決定,簽了第二次手術同意書。

術後的第七天,外婆雖然暫時保住了生命,但還是一直處于昏迷狀态,ICU的病床緊張,醫生催促轉普通病房治療。當時我給老媽打了個電話,問要不要送外婆到省級更好的醫院看看,她馬上去征求醫生的建議,醫生說:“你喊喊,如果能睜開眼睛還有轉院的價值。”

一天,舅舅喊媽媽的時候,外婆突然睜了一下眼睛,大家都哭了。昏迷中的外婆在接受手術八天後被轉到河南省人民醫院,醫生告訴家屬要多和病人說話,刺激大腦有利于早醒。外婆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她們帶着床褥在醫院打地鋪,每天都和外婆說話。

在老媽發給我的文字中,她寫道:“半個月後,母親終于在孩子們千呼萬喊中睜開了眼睛。經過了一個月的治療,插在母親身上的管子在慢慢減少,逐漸恢複了語言,肢體活動也在一天天好轉。母親生病第48天,回到了老家中醫院,一個多月後,母親身上最後兩個管子,胃管和尿管終于拔掉了。随後開始了漫長的康複治療,讓母親慢慢學會吃飯、坐立、活動四肢,但由于小腦細胞死亡失去了平衡,不能自己單獨行走。康複治療的過程非常艱難,由于疾病影響,母親的智力已經不如從前,像個叛逆期的孩子,為了鼓勵她積極配合醫生康複。我給她承諾,如果好好配合醫生康複,康複後就帶她去她很早就想去的地方——‘世界長壽之鄉’巴馬。”

外婆在老家的時候,非常迷戀去聽保健品的講座,在小報上看到,就要馬上去報名。課堂上的“老師”講的都是養生知識,上幾節課之後,便開始忽悠老年人購買産品。外婆是“老師”的忠實粉絲,還花了四千多塊買了一台号稱“小分子水”的飲水機。在“老師”的口中,外婆得知廣西有一個地方叫巴馬,那裡住着很多長壽老人,都是因為喝了當地的泉水,這泉水就被稱作“小分子水”。

這台飲水機,成為外婆的寶貝,她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先喝上一杯,家人也是在她的口中知道了巴馬這個地方。在外婆的講述中,巴馬是一個世外桃源、夢想之地,美好到仿佛不存在,仿佛這輩子都可能無法抵達。

但她們真的去了。帶一位癱瘓老人,開車來回4000公裡的旅途,隻為了完成一個承諾。

經過半年的治療外婆終于穩定了下來,可以出院了。一周後,大姨父改裝了他的商務車,把後座改成了“床鋪”,友善外婆躺上去。她們帶上了油鹽醬醋、鍋碗瓢盆、大米面粉豆漿機......還有外婆的輪椅,大姨、大姨父還有老媽,一行四人開車走了兩天,帶着外婆來到了巴馬。

“管它呢,吃了今兒不管明兒” | 記者過年

路上走了兩天一夜後一行人抵達巴馬,大姨和老媽推着外婆出門

“這是母親心心念念很多年的地方。”老媽說,每天她們都會推着外婆去外面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讓她多感受世界的美好,喚起對生活的向往。”幾天後她們又輾轉來到了北海銀灘,外婆不能行走,就坐在沙灘上玩兒,開心得像個孩子。

生病之前,外婆是一個熱愛生活、性格開朗的人,走到哪裡都有她的“朋友”。和其他老太太的興趣愛好不同,她的偶像是鐘漢良,常挂在嘴邊的是楊幂和劉恺威,家裡還貼着鐘漢良的海報。她還喜歡聽收音機,但都是些明星八卦。媽媽小時候家裡很窮,但外婆還總是帶女兒們買漂亮衣服。“管它呢,吃了今兒不管明兒。”外婆總踐行着她的這句人生格言。

生病之後,外婆的脾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之後的幾年時間裡,盡管非常用心地讓母親每天康複鍛煉,但腦出血給她造成的傷害,很多都是不可逆轉的,母親一直不能自理生活。其實當一個人遭受重大疾病後,身心的痛苦讓情緒很低落,重新燃起對生活的期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老媽寫道。

2023年是外婆生病卧床的第七年,這幾年裡,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輪流照顧,當年在醫院裡碰到的比外婆更年輕甚至病更輕的“病友”都早已不在了,又或者因為卧床生了褥瘡,但外婆這些年一直都被孩子們打理得很幹淨。

但外婆再次突發腦梗入院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又再次組成一個護理小組,在醫院打起了地鋪。在住院的三個月裡,外婆的語言和吃飯能力在慢慢恢複,舅舅負責她的一日三餐,每天在家裡做好飯并送到醫院來。

“命運時常會捉弄人,2023年6月,也是母親即将出院的日子,我唯一的弟弟早上給母親送完最後一頓早餐,突發心梗離世了。”老媽寫道。

前一天晚上,他們還在醫院裡聊天聊到了很晚,他們很久沒有說過這麼長時間的話、聊這麼久的天,第二天一早還見了面,幾個小時之後便天人永隔。

生活總是充滿意外,也是從外婆生病開始,老媽對待生活的态度發生了轉變,開始喜歡出門旅行,抽空就說走就走,有時候自己報個團就出發了。和她一起出門,總能感受到快樂,路邊的小花,天空的雲朵,在平凡的景緻中也能發現不同的樂趣,這時候便會忘記很多生活中的意外帶來的苦惱,腦海裡便回蕩着那句,“管它呢,吃了今兒不管明兒。”

小作文的最後一段話,她寫道:“時至今日是母親生病的第八個年頭,在照顧母親的日子裡,那些快樂與疲憊時光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學會了享受當下的心态,學會了接受狂風暴雨來襲的能力,也讓我相信隻要心中有愛有期待,一切都在變好的路上。”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劉璐明

責編 李屾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