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穎萍編輯 | 範強龍出品 | 網通社
揮别兔影,迎舞龍光,歲月輪轉間,啟幕新章。2023年中國汽車産業在艱難險阻中展現出不凡韌勁,創造了多項曆史新高。疫後首年,自主品牌異軍突起,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扶搖直上。同時,汽車出口量也創下新高,彰顯了中國汽車産業的國際競争力。然而,中國汽車産業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歐美市場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高築壁壘,為車企出海帶來巨大挑戰。國内市場競争日趨白熱化,落後者随時可能出局,價格大戰之下沒有赢家……盡管壓力重重,但我們相信中國汽車産業定将龍躍新程,再展宏圖。值此新春佳節之際,網通社總結了癸卯兔年十二個汽車大事件,分為上中下三篇為讀者呈現。讓我們在此一同回顧過去不平凡的一年。
中國新能源汽車第2000萬輛下線
2023年7月3日,2023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第2000萬輛下線活動,在廣州廣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舉行,這是中國新能源車發展史上的又一重大裡程碑時刻。從1995年第一輛下線到2000萬輛的新裡程碑,中國新能源車僅用了28年的時間。從2020年9月累計産量突破500萬輛,到2022年2月突破1000萬輛,再到2023年7月超2000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品質地快速發展。
第2000萬輛新能源車的下線,标志着中國新能源車在産業化、市場化的基礎上,邁入規模化、全球化的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同時,這一裡程碑事件也進一步鞏固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産、銷售和出口國地位,強化了中國汽車産業在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中的先發優勢。得益于财政金融、積分管理、道路通行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車支援政策,大陸新能源汽車在産業鍊、技術等方面快速發展。根據公安部釋出的2023年全國機動車和駕駛人資料,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6.07%;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數量從2019年的120萬輛到2023年的743萬輛,呈高速增長态勢。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蓬勃發展,國内自主品牌緊抓轉型機遇,推出适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産品,華為鴻蒙座艙實作手機與車機的無縫互聯、無圖智駕陸續落地、AI大模型上車等等。數智化變革下,國内汽車企業迅猛崛起,助力中國汽車工業實作“換道超車”。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持續引領全球汽車産業以電動化、智能化為方向的轉型更新。
龐大汽車集團退市,巨大财務造假案浮出水面
2023年6月21日晚,*ST龐大釋出的公告顯示,上交所将在6月30日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成立于2003年的龐大集團,于2011年4月就在上交所挂牌,成為國内第一家通過IPO登陸A股的汽貿集團,被稱為“汽車經銷商第一股”。巅峰時期,龐大集團在全國擁有經銷網點達到1429家,4S門店多達754家。
然而,如此盲目擴張埋下了隐患,在股民持續的憂慮中,龐大集團屢次釋出業績預警。2011-2016年,龐大集團的資産負債率均超80%,遠高于行業平均水準;2020-2022年,其淨利潤均未達标。龐大集團業績下滑的情況頻發,多次觸及退市警戒線。盡管如此,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ST龐大仍有25.36萬戶股東。2023年4月21日之後,*ST龐大股價快速下跌,2個月跌超60%;6月30日退市後,龐大集團的财務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在曆經7個月的立案調查後,龐大集團在債務重組、股權轉讓等過程中操縱利潤總額22.64億元的巨大财務造假案,終于水落石出。2023年12月22日,河北證監局對龐大集團及8名責任人員的罰款金額合計高達2220萬元,并對2名主要責任人員分别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龐大集團的内部管理和治理結構存在較大問題,快速擴張、經營不善等問題,導緻流動性緊張、債台高築,企業也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最終導緻退市。在變幻莫測的股市,理性投資和風險管理也至關重要。
奔馳寶馬成立合資公司,在華布局超充網絡
2023年11月30日,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奔馳中國”)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寶馬”)宣布雙方簽署了一項合作協定,雙方計劃以50:50的股比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市場營運超級充電網絡。該合資公司的充電網絡雖然将向公衆開放,但按計劃,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和寶馬集團的客戶可享受專屬尊享服務,如即插即充、線上預約等無縫數字化充電體驗。2024年2月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公布的2024年1月22日—28日無條件準許經營者集中案件清單顯示,奔馳中國與華晨寶馬新設合營企業案獲準許,審結時間為1月23日。
按照規劃,2024年,首批充電站在中國重點新能源城市開始營運;至2026年底,該合資公司計劃在中國建設至少1000座具備先進技術的超級充電站,約7000根超充樁。無論是奔馳還是寶馬,不僅積極轉型新能源,同時也十分看重新能源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去年8月,寶馬首個超級充電站落地成都,計劃年底建設50個站;随後的10月,奔馳全球首家超級充電站也在成都正式投入使用。在中國市場,自主品牌蔚小理在快速推進補能網絡的部署,外資品牌特斯拉實作超充站100%覆寫中國大陸省會及直轄市,奔馳牽手寶馬是對其豪華地位的鞏固。自建樁等補能網絡,一方面為使用者提供專屬充電樁,提升了用車補能體驗,另外一方面則為品牌提供溢價支撐。
華為與長安汽車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
2023年11月25日,華為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經雙方協商,華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長安汽車及關聯方将有意投資該公司,并與華為共同支援該公司的未來發展。
此外,新公司作為服務于汽車産業的開放平台,對現有戰略合作夥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開放股權,成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本次交易,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拟出資擷取目标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40%,具體股權比例、出資金額及期限由雙方另行商議。
除長安之外,華為還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發出了股權開放邀請。2023年下半年以來,從深藍到阿維塔,再到集團,長安與華為的合作步步加深。華為與主機廠的合作目前主要有三種:零部件供應模式、HI模式、智選車模式,長安參股的阿維塔選擇的是HI模式。在2024全球夥伴大會上,朱華榮談道,HI模式讓長安與華為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最大化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最好的利益捆綁。華為2023年半年财報顯示,車BU闆塊在上半年營收隻有10億元,此次與長安簽署的備忘錄,是華為車BU業務向外謀求盈利的新探索。華為新公司的成立,可以使得汽車智能化技術步入整合式發展,同時擴大合作範圍将減少主機廠對華為的顧慮,此外也将幫助華為在車BU闆塊減少資金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