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作者:足智多謀的史論

随着夜幕的降臨,一場前所未有的秘密行動在歐洲的戰争天空中悄然展開。英國空軍的蘭開斯特轟炸機隊,攜帶着一種全新的、幾乎可以稱之為革命性的武器,正向着德國魯爾地區的關鍵目标飛去。這種特殊的武器,是由英國博士巴恩斯·沃利斯經過數月辛勤研發的“跳躍炸彈”,它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孩子們在池塘邊打水漂的簡單遊戲。然而,這個看似天真的想法,卻可能引發毀滅性的後果。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在這場被命名為“突襲行動”的夜晚,19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分成三組,穿越了被戰争籠罩的歐洲大陸。他們的目标是德國心髒地帶的水壩,這些水壩不僅是重要的水電資源,也是納粹德國戰争機器的動力源泉。沃利斯博士的“跳躍炸彈”若能成功擊中這些大壩,将會使整個魯爾工業區陷入一片黑暗,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一、戰略構想的誕生

1943年,巴恩斯·沃利斯博士在英國空軍部的辦公室内,遞交了一份詳盡的報告。這份報告詳細闡述了摧毀德國中部水壩的戰略重要性。沃利斯博士在報告中指出,一旦成功破壞這些大壩,魯爾工業區将失去關鍵的電力和工業用水資源,這對德國的戰争努力将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報告遞交後,沃利斯博士在會議室内向軍方進階官員們進行了詳細的彙報。他用地圖和圖表展示了魯爾區域的工業布局,以及大壩的關鍵位置。然而,雖然他的報告邏輯嚴謹,但高層官員們的反應卻是冷淡的。問題主要在于英國空軍當時沒有合适的轟炸機來執行這一任務。當時的空軍主力“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的載彈量遠遠不足以摧毀堅固的德國大壩。

當時,英國最強大的轟炸機,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其最大載彈量僅為10噸。這對于摧毀德國中部的堅固水壩來說遠遠不夠,因為據估算,至少需要40噸的炸彈才能完成這一任務。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況且,偵查資料顯示,德國人已經在目标大壩前方布設了防雷網,這使得傳統的空投魚雷攻擊變得不可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可能會選擇放棄,但沃利斯博士并沒有退縮。

二、挑戰與創新

沃利斯博士開始深入研究大壩的結構和防禦措施,試圖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他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度過了無數個日夜,反複研究和修改設計方案。在經曆了一系列的失敗和挑戰之後,沃利斯博士的思路逐漸清晰。他靈光一現,想到了一個大膽的方案——“跳躍炸彈”。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沃利斯博士的“跳躍炸彈”設計靈感的确源自一個平凡而又富有童趣的現象——孩子們在池塘邊打水漂的遊戲。觀察到鵝卵石能在水面上彈跳數次,這啟發了他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平滑且合适形狀的石頭能在水面上彈跳,為什麼一個精心設計的炸彈不能在水上做到同樣的事情呢?沃利斯博士被這個想法深深吸引,開始着手于這個創新的設計工作。

沃利斯博士在他的工作室裡,開始嘗試制造不同形狀和重量的炸彈模型。他需要一個能夠有效在水面上彈跳的設計,同時確定炸彈能在接觸大壩時沉入水下。這不僅是一個實體學問題,更是一個工程學挑戰。通過無數次的實驗和調整,沃利斯逐漸發現了炸彈表面的平滑度、形狀、重量以及投擲角度對其彈跳效果的影響。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同時,他還必須考慮到炸彈在被投放後的穩定性。如果炸彈在空中翻滾或旋轉,那麼其準确性和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沃利斯博士和他的團隊花費了數周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最終他們設計出了一種特殊的機械裝置,用以穩定炸彈并控制其投放角度。

三、“跳躍炸彈”的奇思妙想

在經過一系列的計算和試驗後,沃利斯博士發現,相比于傳統的大型炸彈,他的“跳躍炸彈”可以設計得更小,大約5噸左右,這使得蘭開斯特轟炸機在稍加改造後就能攜帶炸彈起飛。這一創新的設計不僅解決了載彈量的問題,也使得炸彈能夠有效地越過敵方在大壩前方布設的防雷網,并在水下爆炸,這樣的爆炸威力要遠大于水面爆炸。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沃利斯博士的這一創新想法最終引起了英國軍方的關注。他們意識到這種新型炸彈可能是突破德國堅固防線的關鍵。英國軍方随即組織了一次會議,邀請沃利斯博士進行詳細的介紹和展示。在會議上,沃利斯博士向軍方官員展示了他的設計圖紙、實體計算以及通過小型模型進行的試驗結果。軍方官員們對這種全新的炸彈設計感到既驚訝又興奮,他們開始認真考慮将這一方案付諸實踐。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四、密集準備與實驗

在沃利斯博士的堅持和英國軍方的支援下,經過一年緊張而充滿挑戰的研發,終于在1943年制造出了首批單枚重達4.5噸的水桶形“跳躍炸彈”。這種炸彈的設計和制造過程充滿了技術上的創新和實體學上的突破,其成功的生産标志着一個全新武器的誕生,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1943年5月16日,這個曆史性的日子,斯堪普頓空軍基地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着準備。為了這次秘密行動,基地執行了全面封閉,所有的通信都被切斷,以防止任何資訊洩露。這一天,基地内的氣氛異常緊張,但同時也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期待。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當天晚上,飛行員們在完成了最後的準備工作後,聚集在食堂用過了最後的晚餐。餐後,他們在基地的小禮堂内進行了簡短的禱告,為自己的安全和任務的成功祈禱。随後,這些飛行員和機組成員們陸續走向停機坪,登上了他們的蘭開斯特轟炸機。

這些蘭開斯特轟炸機已經被改裝,以适應攜帶重達4.5噸的“跳躍炸彈”。機械師們對每一架轟炸機進行了最後的檢查,確定一切裝置運作正常。炸彈已經被安裝在飛機的底部,其獨特的水桶形狀在月光下顯得格外醒目。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晚上9:28分,随着第一批5架蘭開斯特轟炸機的引擎轟鳴,整個基地被這強烈的聲浪所震撼。這些龐大的機器緩緩地滑行到跑道上,然後一個接一個地騰空而起,消失在夜幕中。每架飛機都裝載了足夠的燃油和一枚重達4.5噸的“跳躍炸彈”,向着德國境内的目标飛去。

飛行員們在起飛前接受了詳細的任務指令和路線規劃。由于這是一次夜間行動,他們需要依靠儀器和自身的飛行經驗來導航。他們都清楚,這次任務的成功與否,不僅關系到戰争的程序,還關系到他們自己的生死。

五、突襲行動與後果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這次突襲行動共有19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參與,它們被分成三組,分别對德國境内的幾座關鍵大壩進行攻擊。夜空下,這些轟炸機穿梭于雲層之間,飛行員們緊張地操控着飛機,向着各自的目标前進。他們的任務是精确投放沃利斯博士設計的“跳躍炸彈”,以摧毀德國的水電基礎設施,削弱其戰争潛力。

随着轟炸機接近目标,飛行員們開始降低飛行高度,以確定炸彈能準确投放。他們必須在德軍的防空火力和可能的戰鬥機攔截下,完成這一高難度的任務。在月光和星光的照耀下,大壩的輪廓逐漸變得清晰。飛行員們調整飛行路徑,準備投彈。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當“跳躍炸彈”被投放時,它們在水面上彈跳着,成功越過了防雷網,然後沉入水下,靠近大壩的基礎部分爆炸。巨大的爆炸聲和水花在夜空中形成了震撼的景象。成功擊中目标的轟炸機迅速調頭,躲避德軍的反擊,試圖安全傳回基地。

然而,這次高風險的突襲行動并非沒有代價。在行動過程中,共有8架蘭開斯特轟炸機丢失,其中一些可能被德軍的防空火力擊中,另一些可能因為機械故障或其他原因墜毀。133名機組成員中有53人遇難,另有3人被俘。對于參與這次行動的飛行員和機組成員來說,這是一次充滿危險和犧牲的夜晚。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此次突襲成功擊中了兩座大壩,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大壩的潰壩引發了一場災難性的洪水,波及了周圍的土地和居民區。洪水淹沒了80平方公裡的土地,破壞了無數的橋梁、房屋、工廠和礦坑。随着洪水的肆虐,許多人無法及時逃生,被卷入冰冷的洪流中。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特别令人痛心的是,一座關押着波蘭和俄國婦女的外國勞工營在洪水中被完全摧毀。這座勞工營原本就處于惡劣的條件下,當洪水席卷而來時,囚禁在其中的婦女幾乎沒有逃生的機會。在1000多名婦女中,有約750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這是一次人間悲劇,展現了戰争的殘酷和無情。

1943年英國博士研發特殊武器,英軍在德國魯爾使用,導緻洪水滔天

洪水過後,魯爾河谷地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救援人員頂着惡劣的環境,勇敢地在泥濘中尋找幸存者。他們踩着厚重的泥漿,扒開一片片廢墟,不惜一切代價尋找生命的迹象。一個星期過去了,救援人員在泥濘中搜出了2000多具屍體。

“跳躍炸彈”:二戰時英國的怪武器[J].農家之友,2015,0(9):36-3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