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家發現沒,過年不回老家的人,都是這樣幾種人

作者:科爾沁阿姨

大家發現沒,過年不回老家的人,都是以下這樣幾種人。

大家發現沒,過年不回老家的人,都是這樣幾種人

一、父母均已不在了

父母不在了,老家就成了回憶,沒有父母,家就不存在了,沒有了牽挂,沒有了念想,沒有了父母的召喚,沒有父母給準備的豐盛晚餐,回老家的動力沒有了。

我現在就是這樣,自打母親2016年去世後,至今沒回老家過過一個年,每當萬家團圓之時,想起回不去的老家,心如刀割般疼痛。

二、兄弟姐妹之間相處的不好

父母在,大家都往父母家奔,父母不在了,都過各自的小日子。

有的兄弟姐妹為了父母晚年的贍養問題、遺産配置設定問題鬧得不歡而散,分崩離析,甚至對簿公堂,一奶同胞變成勢不兩立的仇人,老死不相往來,老家早已成了兒時的記憶了。

我一個同學就是這樣,兄妹三人,老母親在世時一直在姐姐家生活,一個哥哥在外地,同學也在外地工作,在外地的哥哥平時就是給母親寄點零花錢,從來不回家,同學也隻能在年節回去看看。

姐姐和老媽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母親有病時也是姐姐伺候,母親去世時,在外的兩兄妹都回來了,母親留下近三十萬存款,大哥主持,把三十萬存款各家分了,姐姐心裡不高興,認為老媽都是自己伺候的,哥哥認為雖然沒伺候老媽,但每月都往家寄錢,反正,各有各的理由,雖然三兄妹沒吵架,但心裡已經形成隔閡,傷了兄妹之間的感情,以後就很少來往了。

大家發現沒,過年不回老家的人,都是這樣幾種人

三、老家有過傷心的過往

有的人是被迫離家,老家留下了太多的傷心和傷害,有的人在老家被騙得傾家蕩産,有的人被愛情所傷索性離開傷心之地,有的孩子從小被父母抛棄,對家鄉沒有感情,即使漂泊在外,也不願回傷心之地。

我一個女同僚,剛出生父母就離婚了,把她送給了一戶沒孩子的人家,她到了養父母家沒幾年,養母就生了一個弟弟,幾年後養母去世了,養父又再婚了,養父去世後她接的班,參加了工作。

親生父母離婚後又各自再婚,之後,親生父母都找到了她,但她還是在養父母家生活,養父母相繼離世後,她都是在自己小家過年。

親生父母都希望過年時,她能到他(她)們家裡去,可她就是不去,她說,她和養父生的弟弟感情最好,而對親生父親和母親分别再婚後生的弟妹沒有感情,隻是禮節性的看看生父、生母,從來不在他們家裡住,更不會到他們任何一家去過年。

大家發現沒,過年不回老家的人,都是這樣幾種人

四、在外混得不好的人

衣錦還鄉,榮歸故裡,這是每個離家在外的遊子都想做到的,怎奈生活無情,奔波一年毫無成就,有的人一事無成,窮困潦倒,不願回老家讓親戚看到此時窘迫的現狀,有的大齡男女未婚未嫁,不願被父母催婚,被親戚說三道四,是以,幹脆選擇逃避。

我一個朋友女兒34歲了,成了大齡剩女,在北京工作,過年就不回家,朋友很傷心,而女兒說,我回家不願聽你們唠叨,不願看親戚們瞅我那眼神,自己一個人過年别提多開心了。

大家發現沒,過年不回老家的人,都是這樣幾種人

春節是中國人民傳統的節日,家家戶戶都很重視這個節日,都希望過個團圓年,願大家在新的一年團團圓圓,大吉大利,福壽安康。

老人們希望在這個喜慶的節日裡,兒女們都回家過年,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聚在老家,看看老家的舊房子,看看父母用過的家什,共同回憶兒時在一起玩耍的快樂。

多麼美好的場景,願遠離家鄉的遊子,友善的常回家看看,不友善的,那就把最美好的一抹回憶留在内心的深處吧!

大家發現沒,過年不回老家的人,都是這樣幾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