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大陸難以推行eSIM,已被三大營運商壟斷?eSIM和SIM卡的差別

作者:瀚宇遊123

衆所周知,中國大陸手機目前通用SIM卡,該卡隻能在中國使用,去了國外就無法上網,需要更換成當地的網絡裝置,而國外大部分都用的是eSIM,該卡出國也能聯網使用,很多網友對此表示了質疑,更有網友表示,中國的卡已經被三大營運商壟斷!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國内難以實行eSIM卡,主要是因為安全問題。

中國大陸難以推行eSIM,已被三大營運商壟斷?eSIM和SIM卡的差別

其實,國内難以實行eSIM卡,主要是因為安全問題。eSIM技術需要通過網絡進行遠端配置,這就會涉及到安全問題。與目前國内推行的SIM卡相比,eSIM無法随意更換,如果遭到攻擊或洩露,就會對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安全造成威脅。

一、eSIM和SIM卡的差別

eSIM(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是一種嵌入式通用內建卡,是一種在制造過程中預先安裝在網絡裝置中的電子晶片,可以實作遠端配置,替代傳統SIM卡的功能。eSIM技術可以使裝置在不插入實體SIM卡的情況下連接配接到蜂窩網絡,進而實作遠端訂閱和變更網絡服務。這種技術使得裝置在移動網絡連接配接方面更加靈活、安全,且節省了裝置成本。

中國大陸難以推行eSIM,已被三大營運商壟斷?eSIM和SIM卡的差別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的縮寫,意思是使用者識别卡。它是一張嵌入在智能卡上的晶片,包含了使用者的身份資訊、電話号碼、短信、網際網路設定等資訊。SIM卡是GSM系統的移動使用者所持有的IC卡,可以被認為是GSM系統的鑰匙。隻有插入SIM卡,手機才能接入GSM網絡,實作打電話、發短信和上網等功能。随着技術的發展,SIM卡的功能也在不斷增加,如支援LTE、5G等高速網絡,以及用于移動支付、門禁等應用的安全晶片等。

中國大陸難以推行eSIM,已被三大營運商壟斷?eSIM和SIM卡的差別

二、中國推行eSIM可能會帶來的危害

1.營運商對卡資料有絕對的管理權,但随着eSIM的推廣,遠端管理平台可能還需要與其他廠商(如終端企業、虛拟營運企業)的管理平台進行對接,這會增加eSIM檔案被竊取的可能,引發身份盜用、篡改竊聽等安全威脅。

2.空口傳輸增加eSIM資料檔案等敏感資訊洩露風險。

3.eSIM檔案在終端上易遭受非法通路和惡意篡改等攻擊威脅。

從實際情況看,在不出國的情況下,完全沒必要使用“危險”性高的eSIM;從eSIM本身來看,其有資訊洩露、身份盜用、纂改竊聽等安全風險。資訊洩露、聊天被竊聽,隐私侵犯等,輕則造成金錢損失,重則危害國家利益與安全,我們必須重視!如何保護隐私不被侵犯、避免資訊洩露?蝠妹有以下建議:

1.在公開網站平台填寫資訊時,避免用真名或拼寫,非必要時不要線上填表,聯系方式用截圖方式,盡量用郵箱代替手機号碼。

2.安裝軟體時一定要仔細閱讀涉及個人隐私内容(如通訊錄、短信等)的權限擷取申請,不必要的權限不要給。另外,可以使用蝙蝠加密軟體。

蝙蝠加密聊天軟體,采用采用端對端加密技術傳輸,所有資料都通過使用者端生成的私鑰進行加密後再發送,任何第三方包括開發者都不能解開此資料。(也就是說,除了聊天雙方,其他任何人或工具都看不到聊天記錄,包括app開發者~)

中國大陸難以推行eSIM,已被三大營運商壟斷?eSIM和SIM卡的差別

蝙蝠的閱後即焚,系統自動銷毀聊天記錄,且本地無痕,能夠有效的保護你的聊天隐私不被竊取纂改~

中國大陸難以推行eSIM,已被三大營運商壟斷?eSIM和SIM卡的差別

3.不在社交媒體随意公開自己及家人隐私資訊。

4.及時登出、解除綁定長時間不使用的賬戶。

5.不點選浏覽不知名的網站、不随意下載下傳來曆不明的應用軟體,不掃描陌生二維碼。

6.及時關閉手機WiFi功能,在公共場所不要随便使用免費WiFi。

7.不随意參加小調查、街頭問卷、抽獎或免費贈送、非正規辦卡等活動,不随意填寫個人資訊。

8.個人資訊安全一旦被洩露,可向網際網路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