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澤征爾辭世,他在中國出生,稱“我一半是中國人”

小澤征爾辭世,他在中國出生,稱“我一半是中國人”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2月6日在家中去世,終年88歲。

小澤征爾或許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世界級指揮大師。

他曾師從20世紀3位指揮大師明希、卡拉揚、伯恩斯坦,是闖入西方古典樂壇少有的東方面孔。

小澤征爾辭世,他在中國出生,稱“我一半是中國人”

小澤征爾。北京日報發

出生于中國,在北京胡同長大

上世紀30年代初,小澤征爾的父親小澤開作,在中國東北地區當牙醫。

1935年,小澤征爾出生于沈陽。

次年,全家遷到北京,搬進新開路胡同69号院。胡同裡的鴿哨聲,四合院的老房子,大門口的石門墩兒……

老北京的生活碎片,交織成小澤征爾一家難忘的記憶。

“我一半是中國人,一半是日本人。”小澤征爾曾在自傳《指揮生涯》裡稱,上國小以前的所有記憶,都是對北京的印象。

中美建交後首位音樂使者

小澤征爾給中國音樂界,送來西方古典音樂的一縷春風。

改革開放前,小澤征爾以旅遊者的身份來華。

1976年12月14日,小澤征爾飛抵北京。

接下來幾天,小澤征爾登長城,逛定陵,到東來順吃涮羊肉。

小澤征爾還帶着父親的遺像,重走了兒時故居。四合院的老房子還在,連他兒時在院内廊柱上刀刻的身高印記也曆曆在目。

小澤征爾還欣賞了中央樂團的排練。令他驚訝的是,中央樂團演奏的幾首曲目中,沒有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莫紮特等西方音樂家的作品,隻有中國作曲家的音樂。

臨别時,小澤征爾說:“我是一個東方人,可是我搞的都是西方音樂,我很慚愧。”說罷,他失聲痛哭起來。

小澤征爾辭世,他在中國出生,稱“我一半是中國人”

1978年,小澤征爾包餃子。北京日報發

1978年,小澤征爾被邀請再次訪華。

當年6月10日,小澤征爾到達北京。

這一次,他與中央樂團合作,為中國人民演奏兩場交響音樂會。

首場演出在民族文化宮禮堂。每演奏完一個樂曲,禮堂内都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第二場演出在首都體育館,更是盛況空前。

1979年,作為中美建交後首位音樂使者,他率領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訪華演出,在中華大地掀起交響旋風。

此後多年,他數次來華,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音樂交流。

未了的情緣

小澤征爾辭世,他在中國出生,稱“我一半是中國人”

品嘗北京烤鴨。新華社發

小澤征爾與中國的情緣,濃得化不開。

2002年,小澤征爾的母親不幸離世。他懷着悲痛,依然堅持來北京指揮《蝴蝶夫人》。

此前,他每次來中國都帶着母親,每場演出母親都是他的觀衆。

這一次,他隻能帶着母親的遺像執棒。

2011年9月,小澤征爾因病取消來中國指揮歌劇《藍胡子城堡》。

為了表達歉意,他在病中連夜錄了一段視訊給中國觀衆。其中第一句話就是用中文說:“真的對不起,下次我一定來中國!”

短短3分鐘的視訊,他說了7次“對不起”。最後,他誠懇地說,“希望你們下次再等着我。”

小澤征爾可能是來中國次數最多的國際指揮大師,三十多年來了不下十次。

令人遺憾的是——

小澤征爾再不能回北京,再不能回中國的家了。

參考資料:北京日封包化周刊·紀事 記者:張小英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郭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