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為什麼隻對一二線城市的城中村進行改造呢?

作者:夢裡水鄉說曆史

2023年,中國房地産行業遭遇寒冬,為了使中國房地産行業再火一把,國家啟動了新一輪的城中村改造計劃。

而在新一輪的城中村改造計劃中,能納入城中村改造的城市要求城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

國家為什麼隻對一二線城市的城中村進行改造呢?

q目前有35個城市幾乎都有城中村專項借款落地,其中19個城市獲得的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額度,合計達到8646.83億元。

國家為什麼隻大力支援一二線城市的城中村進行改造,而對其它中小城市城中村改造,則沒有什麼資金支援呢?

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一二線城市集中了太多的優質資源。

特别是大陸的四大直轄市與絕大多數省會城市,它們集中了全國或全省,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最優質的醫療資源、最優質的商業資源、最優質的工作崗位資源等等。

中國最宜居的城市在哪裡?有人說在三亞、在騰沖、在攀枝花、在珠海、在北海等等,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一旦在哪裡買了房子,最終還是有些後悔。

城市太小,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多,自家孩子能不能進去很難說。

城市太小,由于集中的企業不多,是以想找個滿意的、高薪的工作就變得幾乎不可能。

城市太小,幾乎沒有什麼優質醫療資源,得了大病就得往大城市跑。特别是當人老了,疾病就多起來了,每年到大醫院裡面去打針治療是常有的事情。

城市太小,商業配套就差,就難以有繁榮的商業街供中青年人去挑選自己喜愛的衣服、鞋子、包包等等。

國家為什麼隻對一二線城市的城中村進行改造呢?

城市太小,人口就很少,就形成不了成規模性的美食節。

國家為什麼隻對一二線城市的城中村進行改造呢?

人生唯有美食不可辜負!小孩子喜歡吃美食、中青年人喜歡吃美食,老年人也需要美食來改善一下口味。

一般到美食街上吃美食是月月的事情,有些吃貨每個星期都需要吃美食,住在中小城市想每周都有美食吃,的确不容易。

二,中國房地産行業的火爆時期已經成為過去式。

在一二十年前,中國進入城市化的高潮期,大量的農村人外出務工都掙到了錢,于是他們就紛紛到城裡買房子居住。

有技術的打工者、能幹得了重體力活(比如搬運工)者、做生意者等等,他們賺錢多,就在大城市買房。

而那些賺錢不多的就在中小城市買房,特别是小城市和縣城,房價便宜,更适合他們買房。

現在的農村中青年人都紛紛在中小城市裡面買了房子,而富裕的人一般都不會去生活非常不友善的中小城市裡買房。

由于中小城市的房子已經沒有市場了,是以,國家就不可能大力支援中小城市城中村改造。

三,未來的中國中産階級,是在一二線城市買房的主力軍。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科學技術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與此同時,中國培養了世界上最龐大的技術人才,令歐美國家都羨慕不已。

中國改革開放前四十年,主要發展的是低端産業,但是由于近四十年來的技術積累與進步,以及人才的培養,為中國今後大力發展中、高端産業提供了保障。

汽車産業、飛機産業、高端晶片産業、高端半導體産業、高端造船業有色金屬冶煉産業等等,這些中、高端産業的大發展,必将為中國造就一個龐大的中産階級。

一二線城市的城中村一般都是好地段,這些地塊改造、開發建成房子後,一部分房子用于還建房,另一部房子作為商品房銷售給中高端産業勞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