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作者:蟬說

20世紀80年代,專家就曾建議将港珠澳三地連接配接起來,建造一條經濟大橋。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開通營運。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公路設計為雙向六道,時速為100km/h,是一座連接配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

港珠澳大橋的建造,是因為需要連接配接香港、廣東和澳門,三地加強聯系後能促進經濟更加穩固發展,那麼瓊州海峽呢?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從地理角度出發,瓊州海峽中國廣東省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粵海鐵路輪渡每年承載旅客列車數量約3600趟,貨車約1900趟,旅客人數超過300萬,汽車數量超過70萬輛。

以上資料不難看出,廣東和海南之間存在較為頻繁的交通往來,并且雷州半島和海南最窄的地方隻有19.4公裡。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連接配接三地,而瓊州海峽最窄處為19.4公裡,如果建造一座“瓊州大橋”,僅需10多分鐘就可以輕松穿越整個海峽,并且此計劃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曾提出過,但之後屢經波折,直到現在遲遲沒有動工,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1.瓊州海峽處于地震帶

專家對瓊州海峽海底地形進行探測後,發現基地凸凹相間,落差起伏很大,進一步研究後發現,瓊州海峽處于雷瓊斷陷區南部,很容易遇到地震,而地震具備不可預測性和随機性,根本無法提前知道,也不知道地震的級别,是以就會有這麼一個可能性,修好了,結果不巧遇到地震,除了瓊州大橋倒塌外,在大橋上駕駛車輛的人也很難活下來。

在地震帶附近的人造物,往往考慮的要更多,舉個例子,日本經濟算發達了吧,為啥他們不鋪地下電纜,還在用老舊的電線杆,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地震會導緻地面塌陷,地下電纜不好修,在雷瓊斷陷區附近建造大橋也是同理。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2.海底土質疏松,有較厚的泥積層

瓊州海峽底部的造型,就跟鋸齒狀差不多,表面是一層厚厚的風化粘土層,土質較為疏松,本來尋找合适的橋墩位置就不容易,再加上彎曲陡峭的海底地形,橋墩選址更是難上加難,并且打橋墩的深度要更深,一直打到堅硬的岩石層才行,無疑給施工增加了難度。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3.頻頻受台風侵襲

瓊州海峽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每年5~10月降雨量暴漲,并且多雷暴天氣。

瓊州海峽每年基本都要遭受3~4次台風,每次持續時間大多超過7天,部分台風破壞力驚人,例如2014年超強台風“威馬遜”登陸海南,當時瓊州海峽區域的風力最高為16~17級,狂風卷起巨浪,再加上偏西北、東北強風的助力,瓊州海峽的惡劣天氣已經遠超常人認知。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雖然台風可以預測,但會極大程度阻礙修建過程,甚至會建築造成影響,即便造好之後,除了台風以外,瓊州海峽平均風力超過6級的天數約170天,是以這片區域的風浪一直很大,車輛行駛安全問題不得不重點考慮。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4.瓊州海峽航道繁忙

瓊州海峽除了是大陸和海南島嶼之間溝通的航道外,還是北部灣和南海中、東部的海上走廊,涉及到廣州、湛江至海南、廣西以及越南的海上交通,可以說,在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的海上運輸路線中,瓊州海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也就是說,如果要建造瓊州大橋,前提是不能影響瓊州海峽原本的航運功能,海峽平均深度約90米,橋洞高度起碼要超過40米,再考慮海底松軟的土質層,橋墩平均高度起碼要超過140米,這樣的工程建造難度已經很高了。

港珠澳大橋有55km,瓊州海峽僅19.4km寬,為何不建跨海大橋?

5.其他原因

有專家預估,如果建造一座約19.4公裡的瓊州大橋,除了難度很大之外,耗資起碼超過1400人民币,而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工程項目總投資額為1269億元。

這筆資金誰來出,出多少都要細細商榷,雖然建造跨海大橋的方案提出已久,但目前仍沒有最終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