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郁仁存抗癌18年無複發,他總結的3個重點,值得收藏

作者:鄧醫生科普

資料來源:

1.張玉,張青,胡鳳山.郁仁存治療腸癌經驗探析[J].中國中醫藥資訊雜志,2019,26(03):122-124.

2.徐曉華,吳霞,李可欣等.郁仁存教授運用理氣藥物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的經驗探讨[J].環球中醫藥,2019,12(11):1728-1731.

3.馬雲飛,孫旭,楊永等.名老中醫郁仁存治療原發性肝癌經驗拾萃[J].遼甯中醫雜志,2017,44(12):2505-2506.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7.12.011.

相信許多患者都有過疑問,究竟是西藥抗癌好,還是中藥抗癌好呢?而有這麼一位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卻能夠将中西醫有機結合用來抗癌,既能緩解化療毒副作用,還能減少惡性良性腫瘤複發、轉移以延長遠期療效,他就是北京中醫醫院惡性良性腫瘤科主任郁仁存。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郁仁存抗癌18年無複發,他總結的3個重點,值得收藏

并且在晚年,他自己也罹患了癌症,但是憑借獨到的抗癌方式,讓他得以在患癌後近18年都無複發,進而實作了臨床治愈!那麼他是如何做到呢?本文就帶大家走近這位惡性良性腫瘤大師,而他的抗癌理念也能給我們常人帶來不少啟示。

1934年,郁仁存在浙江紹興出生,自幼起就深受中醫的影響。21歲這年,郁仁存從江西醫學院畢業,随後便開始自己的中醫臨床之路,而他在内科腎病和惡性良性腫瘤領域頗有建樹。随着臨床經驗的累積和科研的深入,郁老也緊跟先進科學理念,形成了中西彙通的學術思想體系。

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郁仁存抗癌18年無複發,他總結的3個重點,值得收藏

他認為,惡性良性腫瘤發生發展的關鍵是“内虛”。也就是由于機體先天禀賦不足,或者後天沒有合理調養引起的髒腑虛虧。以現代醫學中肝癌患病過程為例就是說,患者本身是存在潛在的癌症易感基因,當日常飲食不健康,常接觸到含黃曲黴素過多(發黴的食物)、或含亞硝胺較高(腌菜、熏魚肉等)的食物時,就會導緻B肝基因突變而形成癌症。

是以根據這一理論,在防癌方面就要從阻斷外來緻癌物和提高機體防禦能力兩方面入手。而這用郁老的話來說,就是“去邪”與“扶正”的理念。而他通過這一理念為無數癌症患者帶來了生機。

2017年,51歲的癌症患者石女士,意外确診了肺腺癌。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平時不抽煙不喝酒,竟然也會得肺癌。但在好幾個月的四處求醫問診中,她才明白是常年的廚房油煙導緻她患的肺癌。當時她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先切除了右肺病竈,後又進行了7次化療。這一年期間,她經曆了異常痛苦的西醫治療,病情也時好時壞、勉強控制。

可在一年後的一天,石女士突然摸到自己雙側頸部出現了多個質地堅硬的腫塊,去醫院一檢查,發現肺癌又像雨後春筍般卷土重來。石女士為此哭了将近一周,走投無路的她托關系找到了郁仁存教授。

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郁仁存抗癌18年無複發,他總結的3個重點,值得收藏
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郁仁存抗癌18年無複發,他總結的3個重點,值得收藏

聽完她的遭遇後,郁仁存開具了由白花蛇舌草、黃芪、茯苓等藥物構成的處方,理由如下:白花蛇舌草具有祛邪功效,黃芪和茯苓則兼具補肺健脾和扶正的效果。而郁老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并非完全殺滅惡性良性腫瘤,而是幫助患者實作長期的帶瘤生存。不僅他給别人是這麼治,他自己患癌時也采用了相同的思路。

2005年,郁仁存不幸患上了結腸癌三期,而且伴有淋巴結轉移,顯然這已經屬于晚期癌症,而當時他的主治醫生更是預料年已71歲的郁仁存生存周期不超過兩年。

可一直到2022年11月25日郁仁存離世,他共計抗癌近18年,享年88歲。在此期間他一直沒有出現癌症複發,可謂實作了真正意義上的“帶瘤延年益壽”,而這放在任何一個晚期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身上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迹。并且更為幸運的是,他将自己的抗癌總結成了3點,而前面所說的“扶正祛邪”理論則隻是其中一方面。

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郁仁存抗癌18年無複發,他總結的3個重點,值得收藏

第一,要辯證與辨病相結合。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的一大特色,也是郁老認為的中醫治療中最重要的方針。在惡性良性腫瘤治療中則展現為:在不同患者的一個階段,可以出現相同的證型,此時就能夠使用相同的藥方去治療,也就達到了異病同治。例如在郁老的多年臨床實踐中,重點研究了“脾虛證”:

他發現許多消化系統惡性良性腫瘤在病程的某一階段都會表現為“脾虛”,盡管用現代醫學來看其病理生理機制是錯綜複雜的,包括但不限于T細胞亞群活性下降、胃腸運動功能失調等,但是使用相同的健脾中藥後卻大多能夠得到明顯好轉。

接着郁老又發現許多癌症患者存在“氣虛血瘀證”,尤其是在接受手術和放化療之後,患者氣虛血瘀的表現更加嚴重,此時使用益氣活血方法治療後,就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病情。

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郁仁存抗癌18年無複發,他總結的3個重點,值得收藏

另一方面,同一疾病的患者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證型,此時就需要使用不同的方藥來治療,也就是同病異治。例如,即使是肺癌,也會因個體差異表現為氣陰兩虛或者痰濕蘊結型。

第二,要局部與整體相結合。局部病竈會慢慢侵蝕髒腑和器官,逐漸可影響到全身,最終表現為全身各系統的功能失調和形态變化,即“牽一發而動全身”;反之,全身整體狀态又能夠影響局部治療效果,是以在癌症患者開始治療前,必須先弄明白他的全身狀況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其實這個也不難了解,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聽說有一些人即使經過了手術、放化療、靶向藥等一系列治療,但是病情卻仍舊快速進展、最終短期内死亡,隻因他的身體整體狀态極差;還有一些人即使身處晚期癌症,沒有進行手術或者放化療、僅僅用中藥調理體質或者對症治療,最終卻反而實作了長期生存,這些都展現着“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

中醫惡性良性腫瘤專家郁仁存抗癌18年無複發,他總結的3個重點,值得收藏

第三,要扶正與祛邪相結合。郁老所說的扶正就是扶助正氣,通過藥物或其他提供營養、功能鍛煉等方法來增強身體免疫力,達到戰勝疾病的目的,尤其适合以正虛為主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而祛邪則是使用攻毒等重要方式或者部分西醫方式來祛除病竈、控制癌症,其中消滅癌腫即祛邪是郁老認為最重要的原則,這一點也符合我們目前抗癌的認知。

但是郁老也提醒,祛邪雖然是主要手段,卻不能一味地攻邪,否則反而還會傷正氣,也就是損傷正常組織細胞,這反而不利于機體生存。是以說,不能盲目地“一刀切”,或者化療追求“無瘤狀态”,這都是不可取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