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近《詠春》演職人員,傾聽“追光人”的春晚舞台初體驗

作者:深圳特區報

卯兔辭舊歲,辰龍迎新春。在創造了精彩的百餘場巡演後,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大年三十除夕夜“登頂”2024央視春晚,借舞武共融的創意與雙非遺之瑰寶,與全國人民和海外華人共享追光精神,充分彰顯新時代深圳的精神風貌和城市形象。

視訊加載中...

“英雄站在光裡,而我們願是那束光。”這是《詠春》的Slogan。《詠春》的這束光,點亮了劇中演員,也點亮了無數觀衆。除夕夜,記者走近結束演出的《詠春》演職人員,傾聽“追光人”的春晚舞台初體驗。

走近《詠春》演職人員,傾聽“追光人”的春晚舞台初體驗

有欣喜有壓力,用心用情做好舞台呈現

在萬衆期待中登上央視春晚舞台,劇中“葉師傅”扮演者、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常宏基坦言自己在欣喜、緊張之餘也充滿力量,他形容排練這段日子的心情就像過山車。技術難度帶來的壓力,在全國人民面前亮相的緊張,對自己發揮最佳狀态的期待,各種情緒交織。慶幸的是,在導演和隊友的幫助下,常宏基最終得以将這些壓力與情緒轉化成自己進取的動力。

《詠春》主演、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張娅姝同樣感受到了壓力。“雖然這個劇我們已經演了将近150場,但這個舞台和以往巡演意義大不一樣,在這個最具百姓情愫的日子裡,把深圳原創文藝精品帶到全國人民眼前,我很感動,也很感恩,在大衆面前表演富有嶺南文化元素的舞劇,真的很燃很酷。”

走近《詠春》演職人員,傾聽“追光人”的春晚舞台初體驗

《詠春》演員王夢楠在剛知道要登上春晚舞台時非常激動。“每年除夕,大家不能錯過的一個環節就是全家人一起看央視春晚。我在學舞蹈時就常在想,如果有一天能夠登上春晚舞台,那該有多好。沒想到今年真的願望成真了,我們很榮幸可以站在春晚的舞台上,向全國觀衆展示深圳舞劇魅力。”

有亮點有創新,為大衆帶來視覺新突破

自2023年初與觀衆見面,舞劇《詠春》已走過34座城市,奉獻142場演出。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提練,令舞蹈藝術煥發璀璨光華,也賦予“深圳文藝+深圳設計”全新脈動,擦亮了深圳原創文藝精品的招牌。

“春晚舞台的《詠春》演出片段會讓大家耳目一新。節目中添入了很多隊形和走位的變化,動作編排上也更有層次,舞美、服裝也有改變,甚至演員的神态、氣息都做了調整,柔和了很多。常宏基告訴記者,為了襯托新年氛圍,節目在美學傳遞上也上了一個台階,以一種更恰當的方式傳遞出嶺南文化的力量感和深圳的城市精神。

走近《詠春》演職人員,傾聽“追光人”的春晚舞台初體驗

張娅姝則表示,“今晚的節目在表演狀态、隊形走位、舞台變化較之舞劇《詠春》都進行了調整,甚至因為鏡頭會抓特寫,是以連微表情等細節都要精心設計。雖然節目隻有短短5分鐘,但極具可看性,充滿精氣神,有千年的文脈氣韻,也有奔赴未來的力量與自信,會給大家帶來視覺上的震撼和文化感悟上的收獲。”

有收獲有感動 用文藝力量傳遞深圳城市精神

《詠春》在當晚11點20分亮相春晚舞台,在拳法與掌法的對決中,輕盈飄逸的紅雲紗飄然舞動,展現剛柔并濟的國風之美,收獲觀衆陣陣掌聲。

“能夠圓滿完成這次演出感到非常激動,希望大家能夠記住舞劇《詠春》,進而了解詠春拳和八卦掌。”演出結束後,常宏基在談及演出感受時說道。在社交網絡上,許多網友用“飒”字形容此次演出的女演員,張娅姝表示,很開心自己受到大家的肯定與喜愛。“從近150場的巡回演出再到今晚的春晚舞台,我們希望通過《詠春》展現中國的精氣神,用《詠春》打出一個響亮的春天。”

走近《詠春》演職人員,傾聽“追光人”的春晚舞台初體驗

“深圳歌劇舞劇院是一支非常年輕的團隊,在彩排期間與衆多優秀演出團隊互相學習。相信演員們通過這次春晚演出,收獲了更多信心和經驗。問及未來演出計劃,深圳歌劇舞劇院舞劇團團長門大成表示,要始終堅持“百場如一”的演出品質,“不管是演出多少場,在多少個城市演出,我們力争為觀衆呈現演出精品,這是我們所追求的藝術目标。”

常宏基用“幸福”“團結”“忙碌”“開心”“圓滿”等多個詞語總結自己與《詠春》相伴的一年多時間。展望2024年,常宏基希望自己能不驕不躁,一步一個腳印繼續前行,“我們會讓大家看到舞劇背後雄渾的文化厚壤和中國人不屈進取的勇毅姿态,看到我們一直在進步,一直在創新、一直在努力,看到舞劇背後的那片雄渾與闊大。”

編輯 連博 審讀 韓紹俊 二審 黨毅浩 三審 甘霖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