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撰文 | 于睿寅

編輯丨ZAC

“退錢哥”從2016年橫空出世到現在,咱中國球迷算是第一次見到“回頭錢”了。

日前,針對梅西缺戰中國香港行引發的争議,邁阿密國際中國香港行主辦方Tatler Asia宣布了退款方案:将會為通過官方管道購買比賽日門票的公衆,提供50%的退款。

但這,似乎也并不足以完全平息球迷們燃燒了多日的怒火。

梅西大概做夢都沒想到,前後相隔半個月時間,同樣是在熱切期盼的中國球迷面前臨時爽約,他卻無法像C羅那樣還算體面地遁形,反而在泥淖中越陷越深,眼看着就要賠上自己輝煌職業生涯的晚節。

從2月4日晚香港大球場那場從熱鬧到詭異的比賽開始,5天時間裡,“梅西事件”的發酵早已從體育走向公域,脫離了單純的商業比賽履約糾紛,逐漸摻雜進太多政治的、輿情的、道義的、法律的因素。随着包括李家超特首、霍啟剛霍啟山兄弟、多名立法會議員的公開發聲,針對梅西的譴責被上升到了本不屬于一個球員的高度。即便梅西迫于壓力終于“擠”出了幾句道歉和澄清,但當下積聚的怒火,已經不可能毫不費力地撲滅。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圖說:霍啟剛通過微網誌為球迷發聲,被稱贊有理有據、旁征博引。

憤怒地将梅西的球衣剪碎、焚燒,各界球迷的反應雖然不值得鼓勵,卻讓人很難不感同身受。在退票方案出台之前,對于斥巨資出現在香港大球場的球迷,那90分鐘無果的等待無異于一場詐騙,相比起來C羅此前提早官宣無法出場,主辦方退票并全額補償機酒的舉動堪稱良心;那些并沒承受金錢損失,甚至原本對于梅西隻是路人粉的普通球迷,他們的怒火也很容易被瞬間點燃——梅西在中國香港的賽場詐傷不出,到了日本的賽場卻健步如飛,這其中幾乎全是足以挑撥網際網路流量的對立關系,稍加運作,爆款無數。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圖說:梅西抵達香港時,估計還想不到會迎接這麼大一場風波。

當賽事主辦公司Tatler Asia仍在和邁阿密國際隊各執一詞,将這場雙輸的零和博弈繼續引向深入時,最值得同情的(甚至可能是整件事中唯一值得同情的)廣大球迷,各種情緒栓塞在一起,無從排解,亦無處安放。一邊是對于真相的苦尋而不得,另一邊是對于偶像的失望和幻滅,在這其中,還有一些無形的黑手撩撥和操控着他們,使其持續迸發出無名之火,進而達成某些不可告人之目的。

基于“梅西事件”有理有據的憤怒和抗議,應該得到公義的支援;但若僅憑着網上捕風捉影的猜測和演繹,意氣用事,跟風抵制,甚至訴諸歐美近些年流行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那真真是落了下乘了。

(注:“取消文化”的觀念源自藝術領域,簡言之就是在無法接受公衆人物某些言行時,對其個人和作品進行的抵制行為。舉個例子,《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就曾因為其性别和政治立場而遭遇“取消文化”,甚至未被邀請參加電影劇組20周年聚會。)

是“集體決定”還是“個人執拗”?

關于梅西2月4日晚的那次詭異缺席,有位試圖為梅西辯白的網際網路部落客打了個不恰當的比方:“球員就是個商品屬性,我們沖着澳洲龍蝦點的菜,結果端上來的是小龍蝦,正常人都是要去告店家。”換言之,他覺得這幾天李家超、霍啟剛和香港各界點名梅西要其表态,咄咄逼人的态勢,是找錯對象了。

問題的關鍵在于,當各方對于龍蝦的菜品不滿意,如今要去找店家算賬時,對象到底應該是邁阿密國際隊,還是此次香港站賽事的主辦方Tatler Asia?不能苛求普通球迷能在短期内搞明白這兩家的責權分屬,但我相信在事發之前的溝通和合作中雙方大概都有瑕疵,沒有哪方手握可以完全将責任撇清的鐵證,否則早就擺到台面上了,何苦讓自己在輿論的漩渦中越陷越深。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圖說:梅西當晚在替補席上的每個動作和表情,如今都被憤怒的球迷拿來問責。

推敲一下霍啟剛那篇雄文中的措辭:“主辦機關Tatler聲稱他們也是受害者,也是結束10分鐘前才知道梅西不上場。那在牽涉到4萬購票球迷及巨大商業利益的問題上,主辦方有沒有要求球隊負責人提供專業的醫療報告呢?還是領隊教練說了就算?”

霍啟剛的官方身份之一是香港體育協會(暨香港奧委會)副會長,以及體育界的立法會議員,是代表香港體育界、香港球迷發聲的。從聲明中不難看出,霍啟剛對于雙方的合作細節也不甚了解,是以選擇援引說法并抛出疑問。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他作為公衆人物為球迷主持公義是完全正當的舉動。但在“梅西事件”中最終責任到底如何認定尚無結論,是以霍啟剛也巧妙地對各方都點了名,包括梅西本人。

另有一種陰謀論說,主辦方和邁阿密國際隊在敲定合作細節時,早已知道梅西上場是一個價錢,不上場是另一個價錢;換言之就是僅僅掏了小龍蝦的價錢,事後卻譴責店家沒能端出一盤澳龍來——這種說法,我個人覺得可信度并不高。梅西上場與否,甚至細化到上場多少分鐘,無疑都是此次比賽合同談判的核心焦點,不可能不落為白紙黑字。若真出現上述情況,邁阿密國際隊把合同條款公布出來為球隊、為梅西自證清白即可,為何任由事态發酵到不可收拾呢?

是以我更傾向于相信,是雙方在事先敲定細節時不夠嚴謹,無意或故意留出了“靈活操作”的模糊地帶,尤其是針對梅西是否上場這一核心細節。譬如,約定梅西在本場比賽中至少出場45分鐘(一如部分媒體聲稱掌握的線索),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包含但不限于傷病)可以豁免。那麼,相關約定就應該更嚴謹了——譬如傷病是否影響出場的酌定權到底歸誰,最遲在比賽開始或結束前多少時間有義務決定并披露,以及梅西不能上場的官方口徑及補償方案等等。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圖說:ESPN西語站的報道稱,梅西在香港站未能登場是主教練馬蒂諾的決定。

如果上述都沒有清晰的約定,那按照體育比賽的慣例,球員出場與否就完全是一個“coach's decision”,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包括貝克漢姆在内的管理層亦左右不了的。既然由教練決定,那教練也有自己的“外交辭令”,他的決定依據的是狀态、傷病等純競技因素,至于球隊該如何向贊助商、合作夥伴交代,那是管理層的事。是以,你大概不難了解邁阿密國際隊的主帥馬蒂諾為什麼在2月3日還在表态稱“期望梅西能盡可能多地出場”,因為梅西到底出不出場,和教練賽前一天的期望和評估并沒有完全的因果聯系。

那麼,梅西本人在這個“集體決定”之中到底有沒有責任?我認為也是難辭其咎的。

邁阿密國際隊從1月30日到2月7日處于2024季前賽賽程的國際部分,賽程緊湊,舟車勞頓,堪稱“特種兵行程”。在香港站之前,梅西剛和他的球隊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和勝利隊、新月隊連戰兩場。雖然名義上沒出亞洲,但從那兒再飛到中國香港跨越多個時區,本就和穿越大洲無異了。梅西在2月1日與利雅得勝利隊的比賽中象征性出場7分鐘,而在日本與神戶勝利船隊的比賽是2月7日。如果跳過當中的香港站比賽,那梅西就能滿打滿算,得到一周的休息調整時間。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圖說:梅西在近期季前賽各場的出戰時間,此前在沙特的第二場,他也僅踢了7分鐘。

這,我相信,才是球隊和梅西在研究完模棱兩可的合作方案後,做出的利己但傷人的決定。更何況,從絕對實力來說,中國香港明星聯隊是亞洲之行4個對手中最弱的,即便梅西不登場,邁阿密國際隊也有底氣輕松拿下(最終結果的确如此)。但這番考量,說出來又怎麼可能讓人舒服呢?

道歉表态扭扭捏捏,梅西真的打算“擺爛”嗎?

讓球迷更加憤怒的一點在于,梅西并未像C羅此前“放鴿子”時,正式而真誠(起碼看起來如此)地擺出一副道歉的姿态,球隊和主辦方亦無半點試圖補償的表示。被傷害了情感的廣大球迷紛紛不幹了——梅西,你真的是打算“擺爛”了嗎?

首先得明确一點,梅西雖然這支邁阿密國際隊的核心資産,從資本層面說還是參與分紅的小股東,但回歸到本質不過是拿着高薪、有點股票的頂級打勞工,在網際網路大廠裡并不少見的那種。但說到對外發聲,尤其是面對這種複雜而敏感的輿情,還是在對球隊關系重大的中國大市場,打勞工哪裡有随意表态的權利?都得逐級上報,等老闆說完,自己征得同意後再附和幾句。

看看賽事主辦方事先通過官方社媒釋出的消息,就能看出其中利害關系:“Tatler Asia與國際邁阿密CF的總裁兼共同所有者大衛·貝克漢姆以及邁阿密國際俱樂部合作,将星光熠熠的足球陣容帶到亞洲國際都會,于2024年2月4日星期日舉辦一場特别的XFEST表演賽。這場比賽不僅是他的球隊首次全球巡回賽的一部分,也是我們首屆Tatler XFEST嘉年華的一部分。”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圖說:從賽前Tatler釋出的賽事宣傳片看,貝克漢姆才是“主咖”。

斷一下句就不難看出,貝克漢姆才是合作的主體,繼而捎帶上了邁阿密國際隊,而梅西恰巧是其中一員。緊跟着釋出的賽事宣傳片中,主角也是貝克漢姆而非梅西。這也不難了解,因為Tatler的定位是精緻奢華生活方式的時尚媒體,放眼全球足球界甚至體育界,還沒有比貝克漢姆一家子更有影響力的選擇。

換言之,全隊都是來為貝老闆站台唱戲的,梅西也不例外。

香港站之後的另一個細節也頗耐人尋味。貝克漢姆并未随全隊前往日本,親臨邁阿密國際隊與神戶勝利船隊的那場比賽,而是隻身飛去了卡達,出現在約旦隊VS南韓隊的亞洲杯半決賽貴賓席上。在霍啟剛的那篇檄文中,亦提到了這一細節,并公開發問是否因為貝克漢姆與日本站的比賽并無關系?目前不得而知。

但起碼可以推斷出,所謂的“道歉”發生在他們已經踢完日本站的比賽之後,也算是梅西和球隊在不打老闆臉的前提下,所能祭出的最大程度的姿态。此時Tatler Asia與貝克漢姆的合作大概已經結案,雖然其中還有諸多難解的紛争,但多數細節除了承擔道義的譴責和名譽的損失外,似乎也并無足以訴諸國際足聯或是相關法律和仲裁機構的“實錘”。此刻的道歉,不痛不癢,但也聊勝于無。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圖說:貝克漢姆當天在現場與鄧紫棋等香港明星親切互動,也收獲了不少鏡頭。

真誠嗎?并不。這不過是梅西和球隊戴着輿論和公義的鐐铐,強扭出來的幾下拙劣舞姿。但梅西真的是想“擺爛”嗎?我覺得也不至于。這不過是一個頂級打勞工迫于他尚不敢得罪的資本淫威,動彈不得,發作不得,卻還得強凹出幾個真誠的造型。但到頭來,資本未必買賬,而衣食父母都被得罪光了。

陰謀論大可不必,他們隻是單純的“菜”而已

更有甚者,試圖從敏感的政治原因去烘托梅西和中國球迷之間對立情緒的“黑手”,那就更其心可誅了。要說抵制,去年6月梅西随阿根廷國家隊在北京鳥巢非但出場了,還進球了,難不成時隔半年對于中國的觀感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完全說不通,典型無牌照的時政自媒體論調。

但我還是支援廣大理性而專業的中國球迷适度宣洩自己的怒火,因為整件事當中,當事人真的很“菜”,以至于讓整件事情滿盤皆輸。

俱樂部的決策者好大喜功。在上賽季MLS成績慘淡的情況下(東區倒數第二),急于重新樹立商業價值,故而季前賽賽程(尤其是國際部分)排得太滿,球員疲于奔命,賽事宣發和公關預案跟不上,完全無法應對諸如香港站這樣棘手的突發情況。

貝克漢姆在個人IP價值和球隊商業價值之間,界限“拎不清”。他本人、梅西和整個邁阿密國際隊的核心資産無法完全清晰地切割,但起碼要厘清孰輕孰重,哪個為先。你要是事先告訴所有球迷這就是我貝克漢姆——一個退役多年的球星作為成功企業家舉辦的一場商業秀,而非将梅西作為核心噱頭兜售,相信情況會比現在不同得多。當然,買票的人也會少得多。

梅西個人及其公關團隊的應對和處理方式也堪稱災難。雖然就目前而言,至少在中文網際網路輿情中,他的确同時為邁阿密國際隊的決策層背了鍋,但作為尚未過氣的足壇頂流IP,在此過程中仍是有諸多機會可以實作自救的。哪怕是鏡頭掃過時一個更友善的表情,頒獎儀式繞過特首時一個更禮貌的步态,也許都能讓事态不至于墜入谷底。

甭管點的是小龍蝦還是澳洲龍蝦,大家期待的無非是讓自己口腹滿足、心情舒暢的那道“菜”。可如今這整件事兒被處理得那麼“菜”,來句誅心之論,球迷還真是更願意在今天晚上看春晚呢。

體談 | 說梅西“辱華”絕對是陰謀論,但所有核心參與者全都犯了大錯

圖說:今晚除夕夜的春晚,還會有“國足元素”嗎?

這是農曆癸卯年的最後一期《體談》,在此也提前預祝各位春節愉快,龍年大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