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承東,一聲驚雷

餘承東,一聲驚雷

餘承東,一聲驚雷

過去一年,一些企業家在激烈競争中積極應變,帶領企業穿越重重風浪,展現出了卓越的韌性和上司力。在龍年春節期間,「市界」特别推出“這一年”專題,探尋諸多企業家驚心動魄的商業故事,希望為大家提供一些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如果要在國内的科技行業,選取一句2023年最出圈的宣傳語,餘承東的那句“遙遙領先”一定榜上有名。

作為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手機和汽車兩大業務的掌舵人,餘承東在下半年打了一場翻身仗,也帶動了“遙遙領先”口頭禅的出圈。

奈何福兮禍所依,2023年的餘承東并非一路坦途。由于上半年問界汽車一度遭遇出貨量暴跌,加上汽車業務的人員變動、問界車标風波,讓餘承東一度飽受質疑。

當問界憑借M7“起死回生”,華為手機靠着Mate60系列“全面回歸”,餘承東才真正诠釋了,何謂“輕舟已過萬重山”。

01、“餘瘋子”其人

在華為,應當沒有第二個人物能夠像餘承東一樣充滿争議,同時也充滿号召力。

2023年8月5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的開發者主題演講環節,餘承東來到現場為首屆HarmonyOS極客馬拉松比賽獲獎的隊伍進行頒獎,在頒獎結束後,一群“花粉”不顧随行安保人員的阻攔,争相追趕餘承東要求合影,直到他乘上擺渡車,仍有不少粉絲高舉手機拍攝。

在餘承東出席的各種活動中,總會有這樣的花粉簇擁合影,就連餘承東在釋出會現場的座椅,都會有不少人前去拍照留念,像極了追星現場。

“論個人魅力,餘承東确實很強,是一個很赤誠的人。”一名問界車主對「市界」表示,在這名車主看來,早期不少人購買問界的車,都是沖着餘承東的個人号召力和華為品牌去的:“華為Mate系列的粉絲,很多也是餘承東本人的粉絲,因為有了Mate成功的經驗,是以大家相信在汽車領域,大嘴也能把吹過的牛全都實作。”

從餘承東的個人成長經曆來看,也确實足夠勵志。餘承東生在農村,老家是安徽六安霍邱縣,父母都是農民,如今成長為華為終端的掌舵人,他的個人成長經曆,也成為了華為“奮鬥者文化”的最好注腳。

作為華為内部培養的高管代表,餘承東1993年就加入華為,當時的華為還隻是一個幾百人的小公司,餘承東也隻是一個24歲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但餘承東在學生時期就性格直率,敢拼敢闖,遇上高速成長的華為,則進一步幫助他施展了才華。

餘承東,一聲驚雷

▲(2014年餘承東釋出新産品Ascend Mate 2 4G版)

在華為一步步做大的過程中,餘承東從基層工程師開始做起,擔任過無線産品線總裁、無線産品線副總裁、無線産品線技術銷售副總裁等職位,直到2006年開始被任命為終端産品線總裁,開始負責華為手機業務。

但餘承東真正為大衆所熟知,還是在2012年,華為開始自己做手機之後。任正非之是以指定他為手機業務的負責人,就是看中他敢于冒險的性格,他曾公開表示:“就讓餘瘋子去闖,我們多點灰階,正好和他對沖一下。”

華為做手機的曆史由來已久,但此前主要是做營運商生意,華為手機也一直和營運商高度捆綁,2011年華為手機銷量有65%是通過營運商管道定制或捆綁,隻有35%是通過零售管道分銷。

餘承東正式掌管手機業務後,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砍掉3000萬台的低端定制機,決定不再走營運商定制路線,而是要做華為自己的高端品牌,這意味着,華為将暫時失去60%的出貨量。“餘瘋子”,确實人如其名。

但自證并沒有等多久,此後數年,華為手機“一馬當先”,問界汽車“遙遙領先”,沒有人懷疑“餘瘋子”的實力。

02、因“禍”得福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厮殺,已是史無前例的激烈。

問界乃至餘承東的第一個坎随即到來。資料顯示,2023年前五個月,問界累計銷量僅1.97萬輛,月均不足4000輛。

餘承東想的第一個挽救方案,是給問界打上“華為”标簽,借用華為品牌增加消費者認可。2023年3月,問界汽車貼“華為”标的新聞喧嚣日上,問界門店也打出了華為問界的宣傳語。

但令許多人沒想到的是,華為内部“不造車”的聲音如此之巨大,該行為很快遭到華為内部的強烈反對,其中包括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2023年3月31日,一封題為《關于華為不造車的決議》的内部信在網上流傳,據稱該檔案是由任正非親自簽發,再次重申了華為不造車的決定,并專門指出華為/HUAWEI不能出現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

當天下午,華為舉行2022年年報釋出會,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直言:“有些部門、個人或者合作夥伴在濫用華為品牌,這件事在查處過程中,華為30多年構築的品牌不會被誰濫用。”

徐直軍表示,華為沒有造車,嚴禁華為品牌出現在任何汽車品牌前面,将會對旗艦店、零售店的物料進行清理。

對于餘承東而言,這應該算是一次大挫折,有不少聲音稱,餘承東是華為内部堅定的“造車派”,但華為是一家集體決策公司,餘承東的個人意志必須要服從公司意志。

是以當天就有消息傳出,餘承東親自下令拆除了華為門店内問界汽車涉及到HUAWEI的所有宣傳物料,要求不得再繼續使用“華為問界”等類似宣傳。4月1日,餘承東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的演講中回應了這次車标風波,表示華為不會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

餘承東提到,當時之是以叫華為問界,是想成立一個生态品牌,将所有智選車都整合進去。但加上去之後公司上司有不同的意見,是以就取消了。但餘承東同時還是堅持稱,他推行智選車生态聯盟的本質沒有改變。

餘承東,一聲驚雷

▲(2023年4月17日,餘承東釋出問界M5智駕版)

沒了華為品牌的助力,正處于銷量低谷的問界失去了一次銷量增長的機遇,從2023年6月起,問界品牌沒有再披露銷量。不過據媒體從賽力斯的産銷快報中推測,2023年6-9月問界銷量一直不太理想。

而此時華為手機也尚未全面回歸,外界甚至開始對餘承東的“前途”充滿擔憂,最匪夷所思的傳聞是說“餘承東将赴小米任職”,當然,這些謠言很快就被遏止。

在不少行業人士看來,這次受挫,并不代表華為對餘承東的否定,因為在華為體系内,對高管的批評屬于慣例。任正非曾說過,他對越器重的人會罵得越多,之是以經常批評高管,也是因為更加關心他們的成長,而他對餘承東的嚴厲指責,其實也是愛之深責之切。

“老說我打擊餘承東,其實我打擊他是愛護他。”任正非幾年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

不過,2023年上半年所遭遇的一系列挫折,對餘承東而言也是曙光将至的信号。

03、輕舟已過萬重山

光,不是一下子照進來的。

2020年的時候,餘承東表示,沒有人能熄滅滿天星光,但直到兩年多以後,這滿天星光才終于照亮華為終端的前行之路。

自2023年年中開始,市場多次傳出華為5G回歸的消息,當時有華為經銷商對「市界」表示,華為手機會在9月全面回歸,與蘋果争鋒。

2023年8月4日,一年一度的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當天的主題演講環節,餘承東表示,鴻蒙生态走過艱難的四年,已經積累7億裝置和220萬開發者,回首過往四年,“輕舟已過萬重山”。

照例,開發者大會一般僅針對鴻蒙系統等軟體更新,不會有硬體産品的消息。但在活動中,餘承東提到華為手機時公開表示:“華為的旗艦手機,正在回歸的路上。”

事後看,這或許是對華為Mate60系列回歸的一次公開“預告”。當時現場很多人并不了解,曆經四年制裁的華為如何“輕舟已過萬重山”,直到半個多月後,華為Mate60 Pro突然上架銷售,宛若石破天驚,人們才真正領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這是一場沒有釋出會、沒有鄭重宣告的“逆戰”,意味着華為手機從長達四年的制裁中頑強活了下來,并開啟反轉時刻。此後數月,華為Mate60系列一機難求,帶動華為手機國内市場佔有率暴漲。

另一邊,問界在經曆了長達半年的低谷期之後,也在蟄伏調整,不斷完善自身的打法,以适應新能源行業激烈的競争環境。

2023年7月,華為和賽力斯共同成立了“AITO 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全面負責AITO品牌的營銷、銷售、傳遞、服務、管道等業務的端到端閉環管理,意味着華為對問界品牌的介入進一步加深。

而問界的王牌,在9月12日才正式揭開,當時市場對這場釋出會的最大期望,是華為Mate60。但餘承東在這場釋出會上隻字未提華為Mate60,而是将聚光燈都打給了全新上市的新款問界M7。

盡管因為種種原因,這場釋出會沒有介紹Mate60的資訊,但餘承東還是帶着他的“遙遙領先”歸來了,在介紹新款問界M7時,餘承東現場五次提及“遙遙領先”,二十多次提及“領先”,每次提到均引發現場觀衆的大量掌聲。

餘承東,一聲驚雷

▲(2023年9月12日,餘承東在釋出會上介紹新款問界M7)

作為問界品牌的翻身之作,餘承東表示,華為在新款問界M7上花了5個億,對材料、技術和智能駕駛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更新。不僅配置全面更新,新款問界M7價格也更具誠意,相比上代起售價大幅下降,入門款降至25萬元以下,并首次提供了五座和七座兩種座椅排布方式供消費者選擇。

事實證明,新款問界M7确實不負所期,據華為方面披露,自9月12日上市至9月30日,問界M7的大定數量超過了3萬輛。在汽車行業,大定指的是消費者預付了意向金的訂單,後續如果退訂不能退款,大定的數量很大程度反映了後續實際訂單的數量。

此後三個月,問界M7傳遞數量不斷攀升,從9月的不足一萬,到10月傳遞10547輛,11月傳遞17039輛,12月更是超過了2萬輛。餘承東曾對外公開表示,問界新M7上市兩個半月,賣了超10萬台。

在華為Mate60系列和問界M7的持續熱銷下,“遙遙領先”作為流行詞也在國内社交平台全面走紅,攻占了各大短視訊平台和數位社群,甚至從華為釋出會火到友商釋出會,在其他廠商的手機釋出會也常常有人喊出“遙遙領先”。

這一次,餘承東似乎終于,賭赢了。

04、與産能交鋒

在不少見過餘承東的人印象中,他和許多深圳打勞工一樣,走路總是很快,像是帶着風一樣,這是很多人熟悉的“深圳速度”。

不僅走得快,餘承東的日程也安排得很滿,很多華為的活動,他都隻能抽出很短的時間參加,據一名接近餘承東的人士向「市界」透露,去年餘承東參加的很多活動都是即興演講,很少備稿,經常是現場“freestyle”。

華為Mate60和問界M7席卷市場的速度,和餘承東走路的速度不遑多讓,甚至猶有過之,但意想不到的是,這兩款産品在上市以後,都遭遇了産能問題,大受市場歡迎的同時也飽受缺貨問題困擾,成為了前期制約其銷量的最大難點。

為了解決産能問題,餘承東當時一直在四處奔走,10月份,餘承東親自前往賽力斯重慶工廠,現場監督車輛生産。在賽力斯釋出的一個視訊中,餘承東表示:“訂單首銷大定超過六萬台,我們為供應鍊新投入10個億,産業鍊增加了2萬多人。”

相比于問界,華為Mate60要神秘得多,但此前「市界」獲悉的資訊顯示,華為Mate60系列一直在朝上遊供應鍊加單,以滿足市場需求,但是部分元器件短缺造成了産能瓶頸。

而在年底之後,更多新産品的上市,則進一步增加了餘承東的産能壓力。2023年11月9日,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智選車智界S7正式釋出,12月28日,大型豪華SUV問界M9和華為中高端走量機型Nova12系列釋出。

餘承東,一聲驚雷

▲(華為Nova12廣告/市界攝)

可以說,擺在餘承東面前的,是一個甜蜜的負擔,相比以前賣不出去的困境,現在隻要能解決産能問題,餘承東就能帶領華為手機和智能汽車同時狂攬市場。

就在剛剛過去的1月,問界以2.81萬的銷量成為新勢力品牌第一,2月4日,在華為Mate 60系列和Nova 12系列的助力下,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釋出報告稱,華為在2024年前兩周拿下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第一。

為了進一步攻占市場,近期華為手機和汽車業務也都動作頻頻。

2023年11月下旬,長安汽車釋出公告,宣布與華為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被視為華為分拆車BU的信号。

除了長安汽車以外,深藍汽車、賽力斯以及江淮汽車也對該消息作出回應,其中賽力斯對外透露,已收到關于共同投資目标公司,共同參與打造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台的邀請,公司正積極論證參與投資與合作的相關事宜。

雖然年初的“華為問界”沒能成真,但是憑借着後續問界銷量的躍升,以及和車企合資公司的成立,距離餘承東的“智選車生态聯盟”更近了一步。

而手機業務方面,在剝離了榮耀之後,華為也失去了一個中低端走量的高效管道。為了彌補産品矩陣上的不足,近期業内傳出,華為去年就已經注冊了“星耀手機”“華為星耀”在内的一系列商标,可能将于2024年618之前推出“星耀”子品牌,定位與獨立前的榮耀相似。

可以說,經曆了過去四年的“涅槃”之痛,餘承東的輕舟已過萬重山。盡管他的口不擇言曾經給華為和自己惹來諸多争議,但是曆經歲月淘洗,應該沒有人能夠否認餘承東的個人能力。

正如周鴻祎日前在鴻蒙生态千帆起航釋出會上提到的,餘承東是手機行業造車領域的頂級演說家,也是大網紅,每年為華為節省十億廣告費。

如今這個頂級網紅,依舊能言敢怼,并且帶領華為手機和汽車業務持續進擊,而前方等待他的,不僅有鮮花與掌聲,更充滿了荊棘與危險。正如餘承東在華為終端2024新年緻辭開頭提到的:“不經黑夜,不到黎明,通向勝利的路,絕不是一帆風順的。”

(作者 | 曾 廣,編輯 | 董雨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