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遠去的年味

作者:嘉興正春和文化

文 | 熊人協

“小娃小娃,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熬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豬肉;二十七,殺年雞……”

熟悉的歌謠再次響起,勾起我三四十年前對于臘月裡的回憶。

遠去的年味

村裡的人們在忙碌了一年的農事後,到了臘月又要忙過年了:男的殺豬殺羊,女的殺雞殺鴨殺大魚、煮瓜子、磨豆漿、做豆腐……全家老老小小齊動手,搞衛生,除舊塵,裡裡外外打掃清洗。到了臘月二十三四五了,就要忙着趕集采年貨,七葷八素、鞋帽衣襪、爆竹煙花、糖果香蠟、燈籠年畫……

三四十年前的物資交流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幾個鄉鎮趕大集是分日子的,逢一四七趕集的,就是農曆初一、初四、初七、十一、十四、十七、二一、二四、二七這幾天開大集,四面八方的人都趕來買賣,購銷兩旺,其他日子是不開大集的。有的是三六九,有的是二五八,互相錯開。每到趕集的日子,風雨無阻,人山人海。

少華年前買了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作年貨,這下拜年就不用一二一兩條腿走着去了。他在屋前場地上給車鍊條打機油,全村老老小小、男男女女都來圍觀看新鮮,他家門口一簇擁的人。嶄新锃亮的自行車鋼圈,還帶着胎毛的新車胎,主人故意讓輪子咕咕地轉起來,鍊條齒輪發出哒哒哒哒清脆的響聲,時不時打一打圓圓的鈴铛,讓它發出清脆歡樂的響聲,給大家夥兒聽個新鮮。

大家當然是一個個羨慕不已,豎起大拇指使勁地誇,自己在心裡也暗暗使勁:明年我也要買一輛過年,走親訪友快捷多了!明亮也想伸手去撥一撥鈴铛,被眼疾手快的泰華阻止了:等你讨老婆也買一輛!引來大家一陣笑。

遠去的年味

最有趣的當然是殺年豬了,養了一年多的肥豬,一般是賣了換錢的,一個村子裡沒幾家會殺豬過年,誰家要殺豬過年了,大夥都要一睹為快,這場景不多見。

豬太壯,三四百斤,人手不夠,抓不住,女主人會找到在門前曬太陽的人們,喊一聲“賜誠殺豬,快來幫忙……”熱心的泰華就笑盈盈地起身往豬圈趕去。火春也跟了去,他不會去抓,隻是看,因為他太瘦弱了,要是被豬撞翻了,對人對己都不好,在一旁打氣還是行的。

最興奮是是小孩子們,隻要聽說誰家殺年豬,一呼百應,一夥兒人都往他家場地上跑,平時沒吃過多少豬肉,但豬跑還是常常看得到的。現在的小孩,人人都吃過豬肉,但看過豬跑的真不多。

用來挂豬的開腸剖肚的樓梯已經斜靠在牆上,大人們在豬舍裡團團轉着要抓豬,豬從來沒見過一下子來這麼多壯漢,頓感不妙,奮力一躍,跳出豬圈,沖出重圍,蹿進樹林子裡去了,逃命要緊。三五人圍追堵截,跟着豬從場地上再到樹叢裡奔跑亂蹿。

小孩子們看着這場面,既有驚恐——差點被大肥豬撞了,看熱鬧真的有風險!——又有開心,殺豬真好玩,鼓掌歡跳,看着大人們一個個無奈的樣子:有的攤開雙手,有的手裡拽着一條綁豬的繩子在那裡歎氣。一夥吃肉和一隻逃命的,上演着精彩無比的鄉村版“亡命天涯”。

最終,肥豬還是在圍追堵截中落入壯漢們的包圍圈,拎尾巴的拎尾巴,抓耳朵的抓耳朵,抱豬腿的抱豬腿,大家顧不上污穢騷臭了,七手八腳地把喘着粗氣的年豬拖過來,擡上殺豬凳。

剽悍的殺豬佬手腳麻利,吹氣、泡水、刮毛、分割、理大小腸,看他切着熱氣騰騰的新鮮肉,豬頭豬腳豬油膏,豬腸豬心豬肚子。小孩子對這些不感興趣,都争着搶殺豬佬丢掉的豬尿泡,搶剛剝下來的豬腳爪殼,捏在手裡當玩具。

賜誠娘看着膘肥厚實的肉山,一邊向人們誇贊着肉有多好多鮮,一邊唠叨着這頭豬小時候的故事:這豬娃娃從小就能吃,壯實,睡起來最乖,一聽到喂食聲,它起來得最快,讓剽豬匠骟了留作年豬最合适,我當時就說了,就它當年豬最合适了,這不,你看,肉多好!如今超度往生了,安心了,來世投胎做神仙啊……說着還合掌祈禱着,嘴裡一直念念有詞。

年根近了,買車算不上什麼了,殺豬也有專門的屠宰場,酒店的年夜飯用不着自己動一下手就可以吃了……

遠去的年味

在越來越淡的年味裡,想起了曾經忙碌的臘月,那些缥缈的往昔,不知從幾時起,年味似乎成了一位老者遠去的背影,帶着許多的故事、曾經的美好漸行漸遠,但在我心裡,永遠萦繞着那縷情愫。

【來自大橋文化學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