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作者:采生

蔡升元整理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

現存文獻中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也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在這一天,人們有許多傳統的習俗和慶祝活動。除夕的習俗豐富多樣,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現了人們對新年的希望和期盼。

除夕的習俗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一、年夜飯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年夜飯是除夕夜最重要的習俗之一。這頓豐盛的晚餐通常由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共同享用。年夜飯的菜品多樣,代表着吉祥和豐收的寓意。例如,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為“年年有餘”的諧音與中國人對未來的美好祝願相吻合。此外,還會準備一些與吉祥寓意相關的菜肴,如年糕、炖湯等。年夜飯的豐盛和團聚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二、貼年紅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年紅,是春聯、門神、窗花、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三、挂燈籠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過年挂燈籠是中國的古老習俗,紅色代表喜慶,圓形燈籠則寓意團圓美滿,紅燈籠象征着平安祥和、紅紅火火。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據說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挂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挂着紅燈籠,堂屋燃着熊熊的紅火,點着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四、挂年畫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春節挂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随着木闆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内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

五、壘旺火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壘旺火,大陸北方人每年除夕都要壘旺火,春節早上燃放,以示一年旺氣沖天,紅紅火火。壘旺火,将炭往磚頭上面一層層“壘”,每壘上一層時,必須壓往下一層的縫,以求牢固。底座是圓的,一層一層逐漸縮小,最後到了頂部,用一小塊炭蓋頂。中間空的部分填滿大小長短适中的劈柴,風口上塞豆稭之類作為引火柴。旺火,俗稱“攏火龍”,又稱“大旺火”,每逢春節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

六、放鞭炮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放鞭炮是慶祝除夕夜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傳統上,人們在除夕夜零點的時候點燃鞭炮,用煙火聲驅逐惡鬼,迎接新年的到來。放鞭炮的聲音可以驅散黴氣和瘟疫,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繁榮。現代城市的發展,為了環境保護,放鞭炮的限制已經增加,但在農村地區和一些特殊活動中,這一傳統仍然被保留下來。

七、祭祖宗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古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

八、守年歲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守歲”是指在除夕夜中将整夜不眠,迎接新年的到來。守歲活動通常在子夜後展開,家人會一起坐在一起,聊天、吃零食等,共度除夕夜。守歲的傳統相傳已久,有着多重象征意義。首先,守歲是為了迎接新的一年,意味着對未來的期待;其次,守歲還有辟邪驅疫的作用,寓意着身體健康、平安吉祥。

九、壓歲錢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在中國的除夕夜,長輩會給孩子們壓歲錢。這是一種表達對年幼一代的祝福和關愛的方式。兒童們在領到壓歲錢後會感到無比的開心和興奮。許多父母和長輩認為,給孩子們壓歲錢不僅是一種傳統,更是一種教育方式。通過壓歲錢,兒童們能學會理财的基本概念,如收入與支出的平衡,節約和投資等。壓歲錢這項習俗在傳遞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培養着兒童的經濟意識和責任感。

十、觀晚會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除夕夜,各大電視台都會舉辦春節晚會。這一晚上,人們可以在家中收看晚會,品味不同地方的文化和藝術表演。春節晚會是中國電視文化的一大獨特現象,通過歌舞、戲曲、相聲、雜技等形式的演出,為觀衆帶來歡樂和娛樂。觀看春節晚會已經成為許多家庭除夕夜的傳統。

除夕的文化内涵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除舊布新:除夕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個晚上,也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在這個時候,人們會進行大掃除,打掃家裡和周圍環境,以清除一年的晦氣和不吉利。同時,人們也會貼上新的春聯和年畫,以祈求新年的好運和幸福。

團圓和祭祀:除夕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全家人會一起圍坐在餐桌旁,享用豐盛的年夜飯。年夜飯通常包括魚、肉、蔬菜等美食,寓意着團圓和豐收。此外,祭祀也是除夕的重要活動之一。人們會祭祖、拜神,以祈求祖先和神靈的保佑和庇護。

驅邪避災:在古代,人們對疾病和災難常常歸咎于具有魔力的怪物。為了驅邪避災,人們會在除夕這一天進行一些特殊的活動,如貼門神、放鞭炮、挂燈籠等。這些活動都寓意着驅除邪氣和厄運,迎接好運和幸福。

迎接新年:除夕也是迎接新年的日子。在這個時候,人們會穿上新衣服,燃放煙花爆竹,以祈求新年的好運和幸福。同時,人們也會互相拜年,祝福彼此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除夕的習俗與文化内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