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作者:王五說說看

相信最近一段時間炒股的朋友一定聽到了各種新名詞,比如雪球信托、轉融通等。這些看似高大上的東西原來就在大家身邊,隻是散戶們的段位不高、資産不多、人脈不足接觸不到而已。

這兩天又有一個新的金融詞彙登上舞台,與此前已進入普通人視線裡的詞彙類似,這玩意在當下的資本市場裡不是什麼“好東西”,是導緻部分個股持續大幅下跌的元兇之一。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DMA是Direct Market Access的英語簡稱,看似高大上,實際上也确實挺高大上的,隻有那些資産标準達到私募基金起投點的合格投資者才能接觸到。

不過,你不惹它不代表它不惹你。事實上由于使用DMA政策的私募基金集體抱團小微市值個股,隻要你的自選股裡有那些标的就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以2月7日的A股為例,三大指數全部上漲,深圳成指和創業闆指數更是漲超2%。按理說在如此好的形勢下絕大部分個股應該是上漲的,可實際情況是全市場5299家公司中隻有2210家上漲,下跌家數卻多達3089家,而跌停數更是漲停數的2.82倍。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由此可知大量未納入股名額的的股票依然在苦苦掙紮,指數回到了2800點,它們的價格卻還在2200點附近并可能進一步下跌。這些股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幾乎全是市值不到50億元甚至20億元以下的小微股。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就是DMA在“作妖”。講了那麼多終于輪到主角上場了,什麼是DMA呢?簡單來說是券商提供的一項特殊服務。

咱們買賣股票看到的報價是券商從交易所那“批發”來的,券商屬于“二道販子”,價格資訊經過券商後再傳到交易軟體上,中間存在時間差。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對于99%的散戶而言慢和1、2秒接收到資訊根本無礙大局,但一些用軟體做高頻交易的就不一樣了,他們一小時裡要做幾千甚至上萬筆交易,真的是以秒來計算的,需要即時資訊。

于是,券商為他們提供了DMA服務,通過專業軟體讓投資者直接與交易所連接配接,資訊傳導的過程中省去了“中間商”環節,可以最快得到所有報價資訊。

有高頻操作的是哪些人呢?不就是搞量化交易的私募基金嗎?DMA主要是為他們服務的。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DMA本身沒有太大問題,無非是擷取資訊的速度快一些,可券商和量化私募基金們搞出了一個新的金融衍生産品——量化中性杠杆政策,吸引了不少有錢的投資者購買。

“量化”不多做解釋了,不就是通過算法、程式做自動化高頻交易嗎?講講“中性”和“杠杆”在這一金融衍生品中的作用。

“中性”可以簡單了解為不大賺也不大虧,保持穩定的收益率,比如每年20%左右。别小看年化20%的收益率,長期能夠維持這種水準絕對是優秀的産品或牛氣的投資者,大部分所謂的“股神”隻是在行情好的時候大賺、不好的時候卻虧損嚴重,幾年下來賺不到幾個錢。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執行中性政策時會開兩個賬号,一個賬号做多,買賣股票;另外一個賬号做空,賣出股指期貨。一多一空形成對沖,這樣可以抵消市場風險給投資組合帶來的虧損,賺的是投資組合本身的超額收益,也就是大量高頻交易獲得的差額利潤,而這正是好的量化基金所擅長的賺錢模式。

光是中性政策帶來的收益不夠高,私募基金便選擇加了“杠杆”,自己出一部分錢,再找券商借一些,杠杆比例在2-4倍之間。以最高的4倍杠杆為例,100元錢能夠當成400元用,收益率跟着放大到原來的4倍。

玩着玩着私募基金發現小微股的漲幅比指數更多,于是大量資金買入這些标的,效果确實不錯,收益率很高,在杠杆加持下更加誇張,這就是去年小微股迎來一大波行情的原因。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可資本市場哪有常勝将軍,前幾年公募基金抱團核心資産也迎來過一陣高光,後來信仰崩塌、核心資産股價大幅下挫,這次輪到了量化私募抱團的小微股跌落神壇。

包括知名量化基金公司發行的産品在内的多款DMA中性政策基金收益率大幅回撤,一個月跌幅在20%左右的産品不少,上演了一出辛辛苦苦賺一年、一個月全部虧回去的戲碼。

導緻抱團小微股政策崩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兩個。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一是大量資金賣出股指期貨拉大基差。前文說過中性政策需要通過做空股指期貨實作對沖,對沖是有成本的,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差額便是成本。大量私募基金用相同的政策賣出股指期貨導緻期貨價格下跌,與現貨的基差擴大,對沖成本不斷提高侵蝕了收益。

二是監管加碼去杠杆,小微股被量化基金“抛棄”。杠杆一直是監管的重點,近期私募接到了限制賣出DMA業務期貨單的要求,目的是去杠杆與風險。對沖政策中的做空那頭沒法進行了,隻能從做多這頭入手,不斷賣出持倉小微股。大家都在“逃離”、股價下跌,基金收益率自然下降。

DMA爆倉,小微股持續跌停!量化私募活該,可苦了跟着被埋的散戶

量化私募基金為了利益最大化采取了加杠杆抱團小微股的激進政策,政策變化加信仰崩塌後被“埋”是他們自找的、怪不得别人,可“踩踏式”抛售導緻小微股股價下跌還影響到了普通散戶,他們才是最無辜的。

當初小微股股價上漲時吸引了散戶買入,可還沒吃到多少紅利行情便急轉直下,連吃多個跌停後損失慘重。最終還是小散們承受了一切,遭遇量化基金和市場的雙重收割,太過凄慘。

大權重在多重救市措施下已緩了過來,何時救一下小微股呢?可能得等私募量化出清由杠杆DMA帶來的風險後才行,現在出手相救說不準國家隊都要被量化基金反割一波,投資小微股的散戶們隻能再等一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