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捉魚

作者:紅日微塵

天陰沉沉的!

我正手拿電鋸收拾柴火,手機響了。我從工作服口袋裡掏出手機,取下一隻紗手套,接聽電話。

“紅妹崽,明日回來幫我捉魚……”父親在電話那頭說。

我邊翻看手機桌面上的天氣預報,邊大聲回話:“老子,明天陰天,還有小到中雨!”

“大概是中飯後捉魚。我收聽了天氣預報,年前都沒有好天氣了,隻有這兩天溫度最高。再不捉就來不及了!已養了兩年的魚,太大了不好吃!”沒有再聽我的回話,電話挂了!

父親近兩年聽力嚴重下降,跟人講話,時而聽見時而沒聽見。是以他講話聲音越來越大,似乎怕别人不聽見。至于打電話,他幹脆劈哩叭啦一陣講完就挂電話。他也知道耳朵有問題,講話時把要表達的意思一陣講完,就不管其他的啦!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看天。天還是陰沉沉的,沒下雨。我趕緊接着幹昨天沒做完的事。隻有幾天過年了,做完事好清清爽爽過大年。

我連續工作三個小時後,開車拖着老婆和小女兒回老家去。老婆很忙,很久沒回去了,年前也肯定再沒時間了,正好今天去打個轉。小妹砣則寒假在家玩膩了,出去兜兜風,換下口味,也是到大自然中去見識見識。

我直接開車去離家有一裡多遠的魚塘。魚塘不大,隻有一畝多水面,是姐夫用稻田挖成的。早幾年,一直都是姐夫自己放點魚。由于事忙,姐夫養的是神仙魚,根本不會定期放食。想吃魚時去釣一條,年終幹塘大家都去吃,無經濟效益。後來幹脆不管了,送給了父親。父親做事倒是很用心,每天都會騎着小電驢去至少轉一圈,放點草或菜葉什麼的。

電泵正在抽水,出水量不大。有兩條魚已露背,看樣子不小,其他魚暫無動靜,看樣子魚不多。我問父親:“老子,有魚啵?看場面不太像啊!”

“管他呢!反正抽幹水看看,吃的總會有的!先回家吃飯去。”

母親在家做飯,準備了十個菜,已上桌。小妹郎子開來了他的面包車,車上水缸雨褲魚網等一應設施齊全。我兩先上桌吃飯,匆忙搞了兩碗,在他們才開始吃時,我将手機車鑰匙先交老婆保管,和妹夫開面包車走了。平時家中有繁重的農活,父親一般不會安排我做。這幾天弟弟在跑車,姐夫忙不過來,大妹夫在廠裡上班未回,小妹郎又感冒了。無可奈何之下,父親才叫我回去的。

我穿好雨褲就拿着網子下塘了。塘裡淤泥很深,下塘處深過膝蓋。我隻得用手幫忙扯着雨褲,才能東倒西歪慢慢移動。到了有水的地方,淤泥淺些了,移動自就友善了。我用網子從魚頭方向去網,一網一個準。大的魚有十多斤重,力氣大得很。才提起網子離開水面,魚就拼命掙紮。幾扭幾擺,我已是滿腦袋滿身都是泥了。魚網又隻得放到水裡,魚才會稍微安靜點。等我站好了樁子才又提魚出水面,将魚網長把伸向塘岸。妹郎力氣大,抓住網子順勢一甩,魚就甩到了特意蓄了點水的草地裡,反手又将魚網把兒推給我。

我以前也幫忙捉過魚,但自己家從來沒養過魚。是以,以往捉魚都是跑龍套,跑跑腿,或是搭把手,從不作主力,唯有今天例外。我數了一下,塘中最大的兩條魚是大腦殼鲋魚,約有十四五斤一條。其次就是草魚了,平均十斤左右,最小的幾條估計也有四斤重。鯉魚小點,大多肚子鼓鼓的。大約花了個多小時,大魚均捉完。小魚除留了十餘斤焙火焙魚,其餘的幹脆不捉了。鯉魚留下兩條最大的,均放回去了。六條小點的草魚也回塘了。

姐姐過來告訴我,她在塘裡放了一些小河蚌,應該長大了,可以揀上去炖湯給小孩子吃。我在泥巴裡摸摸,摸了三個大的,隻要了兩個最大的。雖然是陰天,但氣溫不低。我忙活了一陣,身上都出汗了。本來還想揀點田螺和鲫魚炖湯喝,或者試試能否挖幾條大泥鳅,想想還是放棄了。

我把魚洗洗泥巴,用纖維袋裝好送到面包車上。又将水泵提到岸上洗幹淨,再将部分小魚放回塘裡,時間已花了不久。天更陰了,估計要下雨了。因在水中浸泡時間已久,衣袖都濕了一點點,得快點回去将魚處理一下。

魚總計約兩百多斤,幾個熟人買去了四五條,剩下的父親要我們姊妹幾人分了吃。這又成了我的事呢!沒辦法,将魚丢在姐家門口水泥坪裡,抽井水再沖洗一陣。不僅魚身子和裝魚的袋子洗得幹幹淨淨,魚腮幫子也洗幹淨了。姐姐送來菜刀和木闆水桶,我隻得又幹起了殺魚的活。十幾條魚打魚鱗,剖開,去掉肚髒和魚鰓,還得刮淨魚肚内那層腥味最重的黑色的内膜,真夠麻煩的。弟媳幫着打魚鱗,老婆則在我剖魚腦殼時用棍子捶菜刀背。因為腰椎不好,等剖好十幾條魚,感到身子都直不起來了。天下起了雨,衣袖濕得更多了!

大小魚均整理好了,姐姐用鐵鈎勾去三條。她說先晾幹再說,大家要吃時去拿。弟媳隻要一條吃生鮮的。大妹不在家,小妹郎什麼都不要。反正冰箱多,我多要了點,剩下的送回家中由父母處理,又夠他倆大忙一陣子。

搞完這些,我帶人帶魚回自己家。想想車上這幾十斤魚,我都有點着急。魚腦殼砍下來冰凍,魚肉部分用鹽腌下熏煙,部分用保鮮袋分裝,還夠累。想想能吃好長一段時間,又有點興奮。

“就幾條魚還這樣來勁,真沒出息。”,老婆在車後座回,“好好開車,早點回去洗澡換衣服,莫感冒了!這回是老子喊,不然我還不會準你去。花千多元買魚,吃蠢嗯!”

那倒真是!花千多元可以買好多好多魚,還可以要人送到家,甚至要剖好都有人幹。我可從來沒這樣想。隻是我的老父親,辛辛苦苦養了兩年魚。還有我的老母親,辛辛苦苦弄了一桌菜。但聊以自慰的是,平日難得回家一趟的媳婦孫子均回來了。或許兒子在吃魚時還會念叨一下,“這魚是我爸自己養的!自己養的魚吃起來放心,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