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爪為龍,四爪為蟒”?從關于龍袍的故事說起

“五爪為龍,四爪為蟒”?從關于龍袍的故事說起

龍年又來了,每到這個最酷炫的生肖當值,各路“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五爪龍袍皇帝專屬”的“科普”又會流行起來——然而這些“科普”其實是錯誤的:在漢唐古人眼裡,無論龍爪是五指還是四指,都不影響它就是龍,而最常見最經典的龍爪則是三指。龍袍也隻是普通的華服,無論貴賤都可以使用龍紋。至于今人認知中的“五爪為龍,皇家壟斷”,則是蒙古征服時期帶來的草原風俗,而且明代很快又變相廢除了這些禁令。

漢唐皇家不壟斷龍紋

實際上,如果經常留心古畫,你可能早已注意到,明代以前的皇帝好像根本不穿“龍袍”:閻立本的曆代帝王圖,所有皇帝都穿着紅黑色衮服,配色素雅莊重少有紋飾;而《步辇圖》裡的唐太宗,則穿着深赭黃色的素袍子;還有很多宋代皇帝的宮廷肖像得以傳世,畫裡穿的也基本是紅色或白色的素袍子。

這當然不是因為唐宋之人不喜歡龍紋,考古出土的很多唐宋瓷器,上面都飾有精緻的龍紋。而且這些龍紋基本上都是三爪,偶爾能看到四爪,五爪則非常非常罕見。至于這些龍紋物品的主人,則是上下貴賤都有,和是否為皇室成員無關。比如1984年,河南偃師發掘了一唐代古墓,出土有一面三爪龍紋銅鏡。而根據墓志銘,墓主人去世前也隻是一名七品的縣令。

無獨有偶,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有一篇《感鏡》:“美人與我别,留鏡在匣中。自從花顔去,秋水無芙蓉。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今朝一拂拭,自顧憔悴容。照罷重惆怅,背有雙盤龍。”可見龍紋是唐代銅鏡非常流行的經典的紋飾。

實際上,在銅鏡上裝飾龍紋的風俗由來已久,最早漢代就已出現。漢代人喜歡在銅鏡上裝飾雕畫“四象”,也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并常常配上“左龍右虎辟不祥”的吉語銘文。顯然在漢代人眼中,龍紋與皇家并沒有什麼關系,而是和朱雀白虎一樣代表吉祥的瑞獸。山東滕州地區出土的漢代庶民地主墓葬,其畫像磚裡就可以看到很多龍紋。而漢代的龍幾乎都是三爪,至今未發現五爪的紋樣。

至于漢代服飾,從各種出土文物和古籍記載來看,根本不流行繡各種巨大顯眼的動物圖案。而是喜歡高度抽象化幾何化的紋飾,或者幹脆就是純色和暗紋,是以也就談不上繡龍了。漢代這種審美也一直延續到了唐朝:唐朝服飾流行團窠紋,也是高度抽象化幾何化的暗紋,多位于胸腹部,以鹿、鳥類、植物為最常見主題。到了唐末五代,開始出現帶龍的團窠紋,并影響了回鹘和契丹等周邊民族。

龍紋禁令

可能是因為技術工藝的落後,也可能是因為審美趣味的差異。契丹回鹘的團窠紋,大多不再使用抽象化的暗紋,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豔麗顯眼。現代人認知中的“龍袍”,就是這一時期出現的。但這些“龍袍”依然隻是普通的華服,并不是皇室專屬。比如《新五代史》中就記載:“契丹南掠邢、洺、磁,至于安陽河,千裡之内,焚剽殆盡。德光喜,謂趙延壽曰:所得漢兒皆與爾。因以龍鳳赭袍賜之,使衣以撫晉軍。”

而宋朝服飾則延續了漢地傳統的審美,更喜歡花草幾何紋,且依然以暗紋為主。而草原部落則繼續在追求大金大龍,金國的龍紋變得比契丹更加花哨碩大。到了南宋末年,蒙古聯合宋廷夾擊金國。出使蒙古的宋朝使者,在回國後寫下《黑鞑事略》一書,描寫了蒙古人的服飾:“蒙古袍和漢服非常像,也是交領右衽。但材質大不一樣:以前都是動物皮毛做的,現在則流行纻絲金線,一定要紅紫绀綠五顔六色,再繡上日月龍鳳。”

宋蒙聯軍夾擊之下,金國很快滅亡。而南宋也在艱難抵抗了四十五年後,同樣被蒙古征服。蒙古統治者對華麗巨大的龍紋非常喜愛,傳世的各種元代畫作中,蒙古貴族在各場合幾乎都穿着花花綠綠的龍袍。比如著名的《元世祖出獵圖》中,忽必烈所穿紅色龍袍,花紋已經與明代龍袍非常接近。

而元代也第一次頒布了龍紋禁令,第一次規定了“五爪為龍”,這是中國曆史上首次将龍紋和皇室特權綁定。實際上,元朝所禁的不隻是龍紋,還包括一堆漢族傳統吉祥圖案。比如至元二年,元廷下令“禁服麒麟、鸾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字、赭黃等服”。

不過這一堆吉祥紋樣中,元廷确實對龍紋最上心——至元七年,重申禁止生産銷售“各種禦用日月龍鳳肩花并緞匹紗羅綢緞”;至元十年,下令“不得織造日月龍鳳緞匹”;至元廿四年再次強調“惟不許服龍鳳紋,龍謂五爪二角者”“不得用赭黃龍鳳紋”。到了大德元年,又又又下令“禁織大龍段子”——可以看出來無論範圍怎麼變,龍紋一直在元朝禁令之内,且多次強調五爪。

不過對于元朝統治下的漢人來說,五爪龍紋禁令可能有些莫名其妙:因為一方面漢人本來就不喜歡在衣服上繡龍紋;另一方面漢地傳統的龍紋造型,都是三爪四爪,本來就很少見五爪龍紋。

明代的蟒袍

到了明朝初年,龍紋禁令雖然得到繼承,但很快就因為賜服泛濫迅速放開,并出現了所謂的“蟒袍”——按原本來說,蟒根本就沒有爪子才對。但明朝人卻把四爪龍三爪龍改名叫作“蟒”,這樣穿“蟒袍”就不算僭越了。

然而如前所述,漢唐直到宋元的龍紋,本來就是三爪四爪為主流。這樣的“蟒袍”在古人看來,完全就是正常的龍袍。更好玩的是,明朝還頻繁出現“五爪蟒袍”的記錄,結果就是龍袍和蟒袍徹底沒了差別,隻靠穿着者的身份區分——穿在皇族身上就叫龍袍,穿在其他人身上就叫蟒袍。

明朝官方自己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比如《明史》記載了一段官員吐槽:“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紅、黃之别耳。弘治元年,都禦史邊镛言:國朝品官無蟒衣之制。夫蟒無角、無足,今内官多乞蟒衣,殊類龍形,非制也。乃下诏禁之。十七年,谕閣臣劉健曰:内臣僣妄尤多。”這裡明廷官員建議,應該禁止所謂的“五爪蟒”,隻有“無角無足”的才能叫“蟒袍”——弘治皇帝一開始采納了建議,然并卵,很快他自己又開始瘋狂給地位低下的内臣賞賜“五爪蟒”。

弘治這種一邊頒布龍紋禁令,一邊自己帶頭違反禁令,到處賞賜龍袍的行為,在整個明朝屢見不鮮。應該說明朝人本就不太看重這個,《明史·輿服志》裡甚至出現了“一品至六品穿四爪龍”的規定,完全将龍袍和蟒袍混為一談。

尤其是隆慶開關之後,明朝商品經濟發達,群眾越發富庶,僭越之風盛行,朝廷也完全放開不管不顧。于是,這種“大家一起穿龍袍”的風氣,很快從官員蔓延到了普通群眾中。比如《留都見聞錄》記載,當時甚至連小販的老婆,喝喜酒的時候都敢租官員禮服來穿。(中人之家娶婦嫁女,皆衣織金通袖。甚有輿夫之婦、負販之妻遇有喜宴,乞官家袍帶。)而《舊京遺事》也提到,經常在節慶時看到穿“大紅蟒衣”的單身女性,身邊卻沒有仆從。明顯是平民女性買了“平價蟒袍”穿出來炫耀。(或有吉慶之會,婦人乘坐大轎,穿服大紅蟒衣,意氣奢溢,但單身無婢從,蔔其為市傭賤品。)

然而這種特權服飾平民化的程序,最終在明清易代時戛然而止。滿清入關後再次開始禁止民間穿蟒袍/龍袍,從乾隆開始更是越發嚴厲,還又将“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規定翻了出來。清朝皇帝對賜服管理也非常嚴格,龍袍/蟒袍在清代基本成為皇親國戚、貴族大臣的特權——而很多不求甚解的現代人,又喜歡拿滿清代表整個中國古代,于是就鬧出了各種“比古人還封建”的笑話。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南海墨

責編 陳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