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年過年,姑姑家揭不開鍋,我媽躲着爺爺偷偷給她挑去兩個籮筐

作者:亦言亦語

我小的時候,就知道爺爺不待見我姑姑,每次我姑姑回家,他明明看見了,卻總是裝作沒看見。

姑姑性格溫和,見爺爺不看她,就走到他跟前大聲叫:“爹,我回來了。”

之是以大聲叫,是因為我爺爺的耳朵有點背,聲音小了他還真的聽不清楚,聽不清楚他就會反複問你:你剛才說的啥?

但是姑姑的聲音夠大,爺爺肯定能聽見了,他裝模作樣地擡頭瞟她一眼,端起自己心愛的小酒杯抿一口,當答應我姑了。

那年過年,姑姑家揭不開鍋,我媽躲着爺爺偷偷給她挑去兩個籮筐

爺爺為什麼不待見我姑呢?我奶奶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理說物以稀為貴,姑姑應該是招稀罕的,但奇怪的是偏偏爺爺看見我姑姑,愛理不理的。

那時隻有7歲的我偷偷地問我媽媽,為什麼爺爺不喜歡姑姑?

我媽說:姑姑沒聽爺爺話,嫁了你爺爺不喜歡的人家。

我問:爺爺為啥不喜歡姑父呢,姑父看上去好好的,人也總是笑眯眯的呀。

媽媽摸摸我的頭說:你姑父人不錯,但是家裡太窮了,有個弟弟,身高一米五都不到,你姑父的媽媽是個病秧子,在農村也幹不了啥活,還得人侍候着,這樣的家庭,嫁過去就是吃苦受累的,你爺爺心疼自己的女兒,肯定不願意她嫁過去呀。

姑姑是個戀愛腦,看中了姑父長得帥,對她又好,她就不聽我爺爺奶奶的話,一意孤行啥也沒要就嫁了。

嫁過去後,婆家太窮,住的土磚屋都裂了縫,冬天像冰窖,奶奶看不得閨女受苦,每次姑姑一回來,要走的時候,爺爺每次睡午覺沒起來奶奶就會拿點米、菜啥的讓我姑姑帶回去吃。

那年過年,姑姑家揭不開鍋,我媽躲着爺爺偷偷給她挑去兩個籮筐

那時候我爸從部隊轉業去了一個礦務局工作,每個月能拿回來一些錢,我家條件在農村還算好的。

到了1982年,姑姑家經濟陷入冰點,姑父外出幹活大腿摔骨折了,在家休養,姑姑那時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兩個孩子一個四歲一個兩歲。

眼看着過年了,姑姑口袋裡沒有錢,家裡啥東西都沒買,米也隻夠吃兩三天了,肉也買不起,就連燒炭火的媒球也沒了,靠姑姑在山上砍的柴火燒火取暖、燒水煮飯。

大人們可以忍受這窮日子,但是兩個孩子還太小,吵吵着要吃肉肉,要吃雞蛋。

姑姑歎了一口氣,她背着姑父回了一趟娘家,她回來時我爺爺正坐在門前台階的小闆凳上喝他的小酒,看見女兒兩手空空,他就一臉的不高興,嘴裡唠叨着:看你嫁的什麼東西,養你這麼大,一瓶酒都沒有給我買過。

姑姑聽了就哭,奶奶讓姑姑進屋,當着我媽的面,問她快過年了,不要準備過年的東西嗎,怎麼還有時間往家跑?

姑姑擦了擦淚水,一臉為難地對我奶奶說:"娘,今年周勇摔了腿在家養着,我婆婆又一直病着,喂的豬也發豬瘟死了,過年我們家揭不開鍋了,吃飯都成了問題,肉也沒有錢買。”

奶奶聽了心裡不舒服,沒好氣地罵她:“這樣的家庭當初讓你别嫁,你還不聽,真不知道你是不是傻,你說你圖個啥呢?”

奶奶說自己愛莫能助,你自己選的婆家,自己要嫁的老公,讓我們擡不起頭來就算了,現在揭不開鍋了你也得受着。

那年過年,姑姑家揭不開鍋,我媽躲着爺爺偷偷給她挑去兩個籮筐

姑姑聽了就哭着跑回去了,她本以為自己的媽媽會接濟接濟她,但誰知我奶奶沒接濟她不說,還一肚子氣訓斥了她。

姑姑哭着跑了,爺爺問奶奶怎麼回事?得知她過年揭不開鍋,我爺爺狠狠地說了句:該,她自己要嫁的。

晚上吃飯時,爺爺警告奶奶和我媽,千萬不能接濟她,哪怕一點點都不行,她當初死活要嫁這樣的人家,就要讓她吃點苦。

到了大年二十八,我爸回來了,機關分了些豬肉和魚,他給挑回來了。

我媽就跟我爸唠起我姑姑,說妹妹可憐呢,妹夫摔了腿出去掙不了錢,現在家裡揭不開鍋了,要過年了米都沒了,别說拿錢買豬肉了。

我爸歎了一口氣,他也怪我姑姑不聽話,嫁了這麼窮的人家,他的性格跟我爺爺一樣倔,說他才不管這麼多。

我媽不忍心,畢竟姑姑平時人挺好的,見了她嫂子長嫂子短的,尤其是還有兩個小孩子,要過年了啥都沒有怪可憐的。

從我家去姑姑家,那時也沒交通工具,就靠兩條腿走路,需要走兩個小時的樣子。

大年二十九,我媽一大早起來,天剛蒙蒙亮就挑了一擔籮筐,走山路走到大天亮,花了兩個多小時,來到了姑姑家。

到了姑姑家一看,那個慘啊過年了除了地裡的蔬菜,别的啥也沒有,早上煮了鍋粥,清得能照見人的影子。

兩個娃哭着鬧着不肯喝粥,要吃雞蛋和肉肉,可我姑姑隻有五個雞蛋想留着過年吃。

姑父還拄着柺,幹不了重活,姑姑家婆婆又躺在屋裡的床上直哼哼。

姑姑見我媽挑着一擔籮筐來了,東西也沒看,跑過來抱着我媽就哭了,我媽說這是她聽到過我姑姑哭得最傷心、最委屈的一次。

我媽挑去的那個籮筐裡,一邊放着煤球,一邊裝着米、豬肉、魚和自己家炸的油豆腐,還有我爺爺自己釀的米酒。

姑姑流着淚把東西拿出來收好,我媽挑着空籮筐要回家時,姑父拄着拐堅持和姑姑把我媽送到村口。

姑父對我媽說:“嫂子,新雲跟了我受了苦了,你們對我的好我都記着的,等我好了,有啥活需要幹的,叫一聲我就來了。"

那年過年,姑姑家揭不開鍋,我媽躲着爺爺偷偷給她挑去兩個籮筐

我媽挑着空籮筐回到自己家時,已經是中午11點半了,奶奶正在廚房裡做飯,我爸去了菜地裡搞蔬菜,爺爺照舊坐在門前的台階上,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他的小酒,我在地坪裡逗我家的貓玩。

我問我媽:“媽媽,你一上午沒在家,挑着籮筐買東西去了嗎?”

我跑過去一看,裡面空空如也,啥都沒有。

我媽朝我眨眨眼,讓我别作聲,她挑着空籮筐從我爺爺身邊經過時,叫了一聲“爹”,爺爺答應了,瞟了瞟她的空籮筐,啥也沒有問,啥也沒有說。

三四年後,姑爹做了小包工頭,家庭條件慢慢好了起來,每年過年的前兩天,他和姑姑都會挑着滿滿兩籮筐過年貨來我家。

我爸我媽讓他别送了,說我們自己買就好,姑爹不同意,說:“哥,嫂子那年雪中送炭給我們送去兩籮筐東西,一直記在我心裡,夠我還一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