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友佳作分享‖走向戈壁

作者:永恒741020
文友佳作分享‖走向戈壁

我曾無數次走進戈壁,它的遼闊、浩瀚、雄奇、壯美都深深吸引着我!

前幾年因為疫情阻斷了交通,為了避免“密接”,戈壁就成了放飛心情、消除煩惱的好去處。

沿着公路一直往西北方,可以抵達黑鷹山,一路上要經過花海、樹窩井,沙棗林。這些地方名不見經傳,走進去真是漫無邊際。

文友佳作分享‖走向戈壁

由于自然的變遷,名為花海,方圓千裡不見花兒和水的痕迹。展現于眼前的是駝刺、葦葉,碎石,以及大小不一的沙丘和蒼茫。人行戈壁,一如大海行舟。你什麼也未及想了,仿佛天地都是你自己的。

風掠過沙丘發出“沙沙”的聲音,仿佛梵婀玲上誰彈奏的名曲,一圈圈漣漪便輕松地蕩向遠方,直至天際。我舍不得在這柔軟的沙灘上留下自己的腳印,擔心打破了這自然的和諧靜寂。

天晴的時候,我們會去樹窩井,隻是名不副實,這裡根本就沒有樹的蹤影。遍地沙丘,沙丘上是枯黃的蘆葦、人走過,塵土飛揚,仿佛走進了叢林。

文友佳作分享‖走向戈壁

聽當地放羊的老者說,這裡一年四季都刮大風,環境條件惡劣,但是在沒有列為生态保護的年代,聽說附近的村民都到這裡挖鎖陽和野蘑菇,特别是三九天的鎖陽還具有藥用價值,尤其珍貴。

再往前繼續走就是傳說的沙棗林,其實除了偶或看到幾個柔弱的胡楊和梭梭草在風沙中傲然以外,其實根本沒有沙棗樹。

文友佳作分享‖走向戈壁

站在風沙中,我不僅想起了父親從這裡扛回家的沙棗樹苗。沙棗樹每年4月開花,5月份結果實,在食物匮乏的年景,父親栽下的沙棗樹每年都會結滿沙棗。

每到10月份,母親就帶着我們撿拾沙棗,拿一個大的床單鋪在樹下,哥哥用一個長的木杆“框框”敲,樹上的沙棗就像冰雹一樣“叮叮當當”落在我們的頭頂上,床單上。過慣了苦日子的母親常常把晾幹的沙棗鎖在櫃子裡,誰餓了抓一把,困難歲月,是戈壁深處的沙棗樹養育了我們全家。

文友佳作分享‖走向戈壁

有人說,沒有在長夜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上班的時候因為沒人提拔焦慮難過,戀愛受挫曾痛哭流涕。走進戈壁,我把一切都釋然了;有時也帶着從外地回來的兒子去戈壁,幫他化解在大城市生活而積攢的焦慮;我時常會想起童年記憶中的父親,總是趕着一群羊,跟着黎明出去,踏着夕陽回家。他不苦嗎?他不知道累嗎?原是父親守着這偌大的戈壁已經忘了苦難,他隻記得哪裡有草,哪裡有水,他心裡裝着生産隊的羊還有一家人的愛。

戈壁有多大,心就有多寬,我喜歡戈壁,它是我生命的源泉,是它伴我成長,引我走向了更遠的遠方!

文友佳作分享‖走向戈壁

作者簡介

方會萍,網名飛鴻印雪,嘉峪關作協會員,在相關雜志發表文章100餘篇,堅信喜歡文字的人一定是一個靈魂有趣的人。

編輯釋出

韋秀清,鄉村教師,業餘編輯,公益志願者。

2024.02.06

文友佳作分享‖走向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