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酒春節前齊漲價:經銷商稱如今茅台都難賣光 低端品牌隻敢漲20塊

白酒春節前齊漲價:經銷商稱如今茅台都難賣光 低端品牌隻敢漲20塊

騰訊新聞《潛望》特約作者柯南

這場由茅台引發的白酒漲價潮,終于由五糧液畫上句号。

五糧液公告,決定從2月5日開始,上調第八代五糧液出廠價,由現行的969元/瓶調高50元至1019元/瓶。這次是第八代五糧液時隔兩年再次提價,上一次提價還是2021年底。

去年11月1日,貴州茅台在時隔近6年後率先進行了提價,決定上調該公司53%vol貴州茅台酒(飛天、五星)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約為20%。

随後,一衆中腰部的白酒品牌均對自家産品進行了提價,直到春節假期臨近,另一頭部玩家——五糧液才最終對外确認了提價,與茅台首尾呼應,似乎形成了某種定價默契。

表面看,各大酒企紛紛漲價,是秣兵曆馬準備在春節這個節點大幹一場,實際上,在白酒尚未完全攻略年輕人的情況下,僅是中腰部玩家力圖抓住為數不多的提價契機,追随着“茅台指數”的一波例行漲價。

白酒春節前齊漲價:經銷商稱如今茅台都難賣光 低端品牌隻敢漲20塊

茅台先行,中腰部白酒是漲價潮主力

事實上,茅台五糧液之外,本輪提價的産品多為腰部及以下價格帶的代表性産品,同時,提價幅度均在20元/瓶以内。

茅台時隔6年上調飛天茅台價格後,次日,泸州老窖懷舊酒類營銷有限公司釋出通知宣布提價部分産品,随後不到一個月,洋河股份旗下40.8度蘇酒·頭排酒出廠價提價30元/盒。在去年年底,貴州茅台再将旗下系列酒的醬香經典出廠價上調10元至218元/瓶,金王子酒提價20元至178元/瓶。同日,舍得酒業宣布,從2024年1月1日起,500ml品味舍得(包含第五代及慶典裝)經銷商出廠價上調20元/瓶。

茅台對于這類中腰部産品來說,有着類定價指數的意義,類似可口可樂之于飲料行業、蘋果之于手機行業。

以可口可樂為例,在自身定價為3元的時候,統一、康師傅旗下的冰紅茶,其定價的上限就是3元,除非像元氣森林這般,以“零糖零卡零脂肪+額外價值點”的産品概念為碳酸飲料疊加新概念,才敢突破3元的定價。

在白酒行業,茅台基本确立了該品類的定價标準,這背後是包括消費者心智培養、銷售管道、生産釀造在内的全面市場教育。随着行業進入到了存量市場階段,且馬太效應越發嚴重,有大量玩家開始出局,讓中腰部品牌貿然提價的風險陡增。華經産業研究院出具的《2023-2028年中國白酒行業市場發展監測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白酒産量671.2萬千升,同比2021年下降5.6%。2022年大陸白酒行業完成銷售收入6626.5億元,較2021年增長9.6%;實作利潤2201.7億元,較2021年增長29.4%。2021年大陸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僅965家,2022年減少兩家僅為963家。

在19家上市白酒企業中,2022年淨利潤超過百億的有三家,分别是貴州茅台、五糧液和泸州老窖;其中貴州茅台的淨利潤高達627.16億元,遙遙領先。2022年離百億利潤“最近”的兩家白酒企業是洋河股份與山西汾酒,分别實作淨利潤93.78億元與80.96億元。

除了上述5家外,其餘14家酒企淨利潤均在30億及以下梯隊(古井貢酒淨利潤31.43億元),白酒企業淨利潤差距較大。

“即便是前幾年大家都在囤積茅台的時候,雜牌子其實是越來越少的。”有煙酒店老闆如是說,此前茅台不提高出廠價,放任終端零售價一直在飛漲的做法,并沒有讓中腰部品牌得到太多實惠,“大家認的是茅台和五糧液這些”。

對于中腰部品牌來說,茅台的提價就類似于整個行業的普漲,在自身品牌力、産品力得到質變之前,倘若錯過了茅台這一次提價的視窗,下一次不知要何年何月。

節前漲價,最苦還是經銷商

提價浪潮後,量并沒有齊升。從今年春節前的終端表現看,白酒行業依舊“寒意料峭”,高庫存、價格倒挂的現象仍未改善。

有酒企的一級經銷商表示,白酒市場今年上半年仍以去庫存為主,預計下半年或進入新一輪複蘇周期,且随着消費市場和群體的變遷,指望通過春節等特殊節點,進行一波營銷操作來完成大部分業績的方式已經不合時宜。

随着90後、00後這批以獨生女子為主體的群體陸續成為社會主力之後,人們過春節的場景正在發生變化,逐漸從大家族聚餐轉為小家庭聚會,這直接促成了春節期間的白酒采購量降低。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近年來,中國白酒進入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節點,特别是頭部企業表現尤為明顯。

但是,衆多酒企依舊采取老套的政策來進行節前的營銷,其中,年終漲價作為固定套路已經被廣泛使用,通過提價政策可以在春節銷售旺季前倒逼商家打款。

有酒業專家曾表示,酒廠漲價本質是逼迫經銷商站隊,廠家規定時間前客戶打款享受老價格,規定時間後打款享受新價格(漲價後的價格)。

這樣一來,壓力就轉嫁到了管道的經銷商,打款後要集中資源主推花了大價錢購得的品牌。

“不去打款購貨,怕很難維系那些酒企的關系,如果去進貨,在如今這個消費形勢和消費者心智的影響下,又很難短期内完成銷售。”有經銷商表示,即便有春節這個傳統意義上的消費旺季存在,白酒銷售的日子也并不過好。

對于滲透到社群街道的煙酒店來說,這波漲價潮倒是對自己的生意影響不大:一方面,這類根植在小區居民樓、胡同巷子裡的個體經營者,基本是很難拿到茅台的貨源,而中腰部品牌即便提價,在當下去庫存為主題的行業背景之下,價格倒挂也是常有之事;另一方面,他們平時的生計來源,更多是香煙的出售以及低價收購附近居民的白酒來賺取差價,經銷商對自己的管控能力相對有限。

靠着香煙賺流水,倒賣賺利潤的模式,煙酒店在2012-2022年這十年時間成為了增長速度最為迅猛的市場主體之一。相關資料顯示,十年間,中國煙酒店增加了3.97倍,增速達到了16.57%。無論市場總量還是年均增速,煙酒店在全國各類市場主體中均為領先,全國超過10萬家煙酒店的省份一共有14個。

這樣一來,經銷商就變成了“兩頭受氣”,一邊是酒廠的逼迫站隊,另一邊是心态佛系的煙酒店,去庫存的任務依舊任重道遠。

雙重考驗:疫情拐點與90後消費觀

“不光是酒,人們的所有消費行為都在偏向保守。”有酒類經銷商坦言,在疫情前,她手中的茅台是奇貨可居,隻要有貨就會被訂走,如今倉庫裡偶爾還會有一些庫存。“雖然消費者囤貨炒作茅台的行為不可取,但相比現在的經營情況,我還是無比懷念那個時代。”

“1499元買到手,市場價2500元,買到以後轉手就是1000元的利潤啊!”在當時的短視訊社交平台上,各大部落客不遺餘力的分享搶購茅台的妙招,分分鐘收獲成千上萬的點贊量。

彼時可謂是高端白酒的黃金時代,2019年1月1日,貴州茅台便迫不及待地對外秀肌肉。其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營業總收入7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3%左右;歸屬淨利潤34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5%左右。

五糧液也随即公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實作歸屬淨利潤132.9億元-135.2億元,同比增長37.39%-39.73%,原因是公司酒類産品量價齊升,促使經營業績實作較大幅度增長。

随後的故事,便是以茅台為代表的高端白酒在股價上節節攀升,帶動了整個白酒行業的快速增長。

不過,年輕一代的成長擾亂了白酒的增長曲線。這些喜歡奶茶和可樂的人群,正在教育着整個白酒市場。

“真正考驗我的,是2021年的春節,中低端的白酒明顯在那個時候開始,就不太好出手了。”上述經銷商表示,在疫情開始爆發時的2020年春節,大多數人已經完成了春節的酒水采購,并未對生意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也正是在這一年,90後進入到“30歲俱樂部”,00後開始進入到法定結婚年齡,根據《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指出:“從需求場景看,國産白酒是年輕人逢年過節孝敬長輩和贈送上司的最佳選擇。”

也就是說,年輕人雖然在排斥白酒固有的拼酒、罰酒等标簽,但也沒有完全放棄白酒,在兩種心态的撕扯中,演化出一條追求高品質白酒的路線。

“既然也喝不了多少,那麼還不如買一些好酒,逢年過節的時候追求一下品質,也不會多出太多的開銷。”有在網際網路大廠工作的90後碼農說道。

如此一來,中腰部白酒的地位就更岌岌可危,開始被年輕人淘汰出逢年過節、商務宴請等白酒出現的高頻次場景。

最近一段時間内,白酒行業也在努力争取年輕人,塑造品牌的“年輕化”。去年9月,茅台與瑞幸咖啡聯手推出了“醬香拿鐵”,獨特的“白酒+咖啡”方式讓“醬香拿鐵”刷爆朋友圈、多數門店熱銷火爆一杯難求,單品首日銷量突破542萬杯,重新整理瑞幸單品記錄。同月,茅台又攜手德芙推出茅小淩酒心巧克力,開賣首日多平台售罄,一時間“一巧難求”。

對此,曾在國内某一線新消費品牌供職的大衛(化名)表示,隻有茅台、五糧液這樣的白酒頭部玩家才有能力去帶動整個行業的品牌年輕化,中腰部的品牌需要抓住這股白酒年輕化的機遇,推出更加适合年輕人口感的産品。

 “茅台、五糧液還是擁有着非常穩定的人群和場景需求,即便不做年輕化的處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依舊可以保持高增長。相比之下,中腰部的白酒品牌就很難了。”大衛坦言。

不過在管道方面看來,白酒年輕化的受益方将是電商、便利店以及超市,而非傳統的煙酒店。“年輕人要不是急着要買兩瓶酒去送禮,基本不會跑來我這裡買酒的。”上述煙酒店老闆表示。

“由于消費場景的改變,白酒年輕化一旦大規模啟動,勢必将重新配置設定管道方面的利益,酒企需要平衡這其中的關系。”大衛說。

參考資料:

财聯社 《白酒寒潮遇上年初“開門紅”:酒企一邊密集提價一邊價格倒挂,茅台釋出年報預告後總市值四日蒸發超千億》

21世紀經濟報道 《白酒二十強營收成績單:汾酒、習酒、郎酒首破200億元,百億以下陣營競争加劇》

北京商報 《資本市場下滑 白酒企業如何激活淡季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