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盡靈魂的孤獨、無法訴說的念想:讀作家古裡果新作《時間縫心》

作者:南都視界
寫盡靈魂的孤獨、無法訴說的念想:讀作家古裡果新作《時間縫心》

大學畢業的異國之旅僅七日,一場奇遇,其中的痛與愛延綿了十七年。她愛暗處的月色,可月光涼如水,最終将縫補後的心歸還給溫暖的日光。

熱愛藝術的姑娘剛大學畢業,擁有優渥的家庭、恩愛的父母、貼心的好友以及寵愛着她的男友——哥哥。海邊夢幻的相遇,是屬于二十二歲小姑娘的悸動。這是屬于畫家的城市。和畫家在沙灘初見的緘默與好奇,深夜飲酒暢談後的共情和失控,畫家——她的國王先生存在于02年希臘的八月,存在于她人生最美的二十年。回到熟悉的城市後,她在光怪陸離又極端現實的北京城裡尋找着畫家的痕迹。雖住進婚姻的堡壘,卻一直懷揣着久别重逢的希望。她的靈魂流浪在鱗次栉比的城市中,心裡燃燒着對畫家的灼熱烈火。她等待畫家的回信,等待米克諾斯島的暧昧月色,回味與他緊緊相擁的幾日之情。溫和的月色遲來了,她和畫家無法再上演當年的情節,迎來了淋濕春火的大雨。她逐漸明白,一直以來哥哥的貼心照顧才是溫暖的日光,是她真正的國王。哥哥短暫脫下照顧者身份選擇苦修的那幾日,她意識到自己的愛之深。愛,不以熱烈程度論高低,細水長流是愛的真谛。

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得以發現姑娘的幸運和幸福。作為沒有殼的蝸牛,她雖較弱、細小,卻總有身邊人的保護和愛。作者描繪出了主人公二十年來的情感曆程,她在畫家與哥哥之間的貪戀、愧疚、徘徊與釋然。

寫盡靈魂的孤獨、無法訴說的念想:讀作家古裡果新作《時間縫心》

作家古裡果

作家古裡果,同時也是位藝術家。其筆名取自生命中三位重要之人姓氏的諧音,既為感恩,也為銘記。《時間縫心》是古裡果繼《人間樂》、《暖方》後的全新力作。時間縫心,姑娘的心熾熱如火,也溫柔似水。書中姑娘的靈魂始終飽滿、蓬勃、充滿生命力。她遠遠望着金色夕陽下畫家的身影,作畫的人此刻成了一副畫,從未知的朦胧背影近到明亮的眼睛、手上的汗毛,每一個筆觸都刻畫在姑娘的心上。命運之鳥偶然落在了寂寞人的肩頭。心動時刻交換的暧昧,是特定環境下偶然巧合的召喚。姑娘遭遇了一場情感入侵,欲望随着脈搏一起跳動着,激發了服從與征服的渴望,這是此前她在哥哥身上從沒有體會過的。也許是哥哥過于寵愛,使姑娘感到平淡無味,對生活失去了熱情,也許是姑娘想要生活得更強烈一點,同她的那位國王一起。

我不對這段感情加以評判,也不會主動活在沒有羞恥的世界裡,粗魯的舉止和謊言仍叫我惡心,青春的肉體和美貌依舊誘惑我。對于二十二歲的姑娘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叛逆的冒險,她最終選擇了誠實坦蕩地面對生命的美麗,對這位畫家産生了共情,在深入交談中似乎真的體會到了畫家精神世界裡的悲涼,無法控制地産生了保護欲,想要給他溫暖。愛這種東西,和秋蟬嘶鳴一般竭盡全力,和夏夜暴雨一樣猝不及防,突然就來了,猛烈地撞擊她的心。在陽台、在沙灘、在月色下,她和畫家為這次邂逅舉杯,頭一次放下矜持,展露了初生的蠻勇無畏,也許她明白舉杯慶祝的隻是這一段短暫的讓生活變得燦爛的故事,注定沒有結局。至少酒杯碰到一起、溫暖的身體相擁,他們都不孤獨。

越過曠野的風,自由生長的雜草,青春的墓志銘上刻着“人海深處,就此掩埋”。

寫盡靈魂的孤獨、無法訴說的念想:讀作家古裡果新作《時間縫心》

書中哥哥的形象周正、沉穩,同時事業有成、風趣幽默,是聚會這類場合中的焦點。他為保護他的小姑娘苦心經營,鑄造了一座牢不可摧的城堡,做柔軟無害的她的保護殼,企圖将她的年紀和靈魂永遠封存在二十二歲,小心翼翼地托着這份青春、璀璨。或許在姑娘心裡,哥哥更像是一種靠譜的長輩般的存在,雖然他在她最愛的藝術上毫無共鳴,但會在她想學繪畫開展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哥哥的愛是成年累月用臂彎充當她的枕頭,是院子裡常換常新的鮮花,是新年放天燈時許下永遠的誓言,是不想她接觸社會的陰暗面,把她守在與世隔絕的真空裡。

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絕對理智的人物。即便是發現了姑娘藏好的信件,甚至心中還裝着那個遙遠的朋友,也不動怒,而是原諒和接納,用獨自苦修或旅行的方式領悟自己的心意——家和萬事興。哥哥的存在對姑娘來說是太陽,是姑娘口中的離開了就會活不下去。他給了姑娘足夠的自由和寬容,他隻是想姑娘永遠是大學初見時小口小口吃蛋糕的幹淨純潔的模樣,想要永遠定格那一刻姑娘的純粹,熊熊燃燒着自己的保護欲。哥哥的愛是盛大的,一切都可以是他示愛的方式,他編織了一張巨大的保護網,姑娘隻是在他一不留神的時候出去闖了一趟,對于他而言,無論如何,姑娘的心隻是晃蕩了一陣,回來就好了;對于他而言,愛是一個家長式的無限包容和接納。

寫盡靈魂的孤獨、無法訴說的念想:讀作家古裡果新作《時間縫心》

《時間縫心》 古裡果/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内容簡介:

大學剛畢業的姑娘在前往希臘的畢業之旅中,邂逅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畫家。從雅典到米克諾斯島,她一路追随着那位畫家與他一起度過了永生銘記的幾日。在她純潔的心裡,他就像是國王一般的存在。然而時光總是易逝的,他們開始了漫長的告别。

回到北京後,姑娘有了幸福的婚姻,但對于那位畫家,她始終難以忘懷。幾年後她終于有了他的消息,她開始給他寫信,并在此後長達數年的時間裡,一直堅持,盡管她的信總是石沉大海。

人至中年,當年的年輕畫家已在歲月沉澱中逐漸成長為衆人熟知的藝術家。再次相遇時,他已經離婚。她深埋于心的隐秘情事,也終于被丈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