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新書正式釋出

作者:陸家嘴金融網

西周時代的召公在甘棠樹下決獄政事,如何跨越千年為陝甘甯邊區馬錫五巡回審判所傳承?通過春秋時代惠公斬慶鄭,中國古代司法三段論對當下司法文書有何啟示?許靈公訴鄭侵田,春秋時代就有了國際領土争端的多元解紛機制?在秦代一位女子婢的傷害案裡,看秦代刑事證據制度中的判案思維;在西漢粟君控寇恩案中看民事訴訟中如何平衡真實義務與辯論主義的沖突;從孫章矯诏免死發現中國古代罪刑法定原則,從袁安釋冤囚看“疑罪從無”原則,從窦禮案看程式正義對實體裁判的重要作用;通過宋代從皇帝到諸多王安石、司馬光等名臣紛紛下場争辯的阿雲獄,看法律解釋的立場及法律至上原則;從明代裡甲老人,看基層多元解紛制度;在姚文秀案中發現案例指導制度司法實踐的曆史啟迪;在宋真宗“律令無禁止可為”中體會現代意義;在文天祥面對死刑犯翻供時品味“原情定罪”;對南宋法官吳恕齋審判房屋糾紛時感受“法意”與“人情”……

《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新書正式釋出

2024年2月2日下午,由上海市法學會、上海政法學院、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商務印書館南京分館聯合主辦的《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新書釋出會在上海圖書館東館舉行。上海市法學會原黨組書記、會長,上海市進階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本書主編崔亞東;上海市進階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本書副主編米振榮;上海政法學院黨委書記葛衛華;上海市長甯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培江;上海市法學會黨組副書記、專職副會長,副主編施偉東;上海市進階人民法院原副院長,一級進階法官林立;上海大學教授、蚌埠市委原副書記、政法委第一書記、上海政法學院人工智能法學院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學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上海基地原副司令張純等與會,還有來自上海法檢系統、全國企業界、學界、媒體界的上司、嘉賓共50餘人參會。

《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新書正式釋出

作為本書主編,崔亞東介紹,《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的編寫和出版,是一次以總書記法治思想解讀中華傳統法治思想的具體實踐。在編寫過程中始終堅持和貫徹了總書記“兩個結合”新思想,并将其作為主線和指導。總書記“兩個結合”的新思想指明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傳承弘揚的方向。總書記關于中華法系的論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光輝榜樣。

他表示,深入研究、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法治精神是新時代法律人的職責和使命。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努力踐行總書記法治思想,推動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中,在編寫過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法治原理與中國法治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相結合。使中華古案例内蘊的精神與當代法治更為契合,服務于中國當代司法,服務于法治中國建設,以弘揚中華法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為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法治智慧和力量。

崔亞東相信,随着本書的出版,既是法學法律界踐行總書記重要訓示的實際行動,還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講好中國法治故事的重要學術貢獻。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新征程上,這部作品将有利于廣大讀者深化對中華法系的曆史認知,增強對中華法治文明的曆史自信。

崔亞東還特别感謝了中國著名法學家張文顯、著名古文字專家黃德寬的大力支援,他們在成書的初期即欣然親筆做序言,張文顯為本書所寫的序言達到8000多字,黃德寬為寫序查找了大量中國二十四史中有關法律的内容。

《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新書正式釋出

本書副主編米振榮在介紹編寫情況中表示,《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的編寫主要由上海市法學法律界的專家學者和一線的法官、檢察官承擔。在撰寫過程中,堅持以總書記法治思想為指引,由當代資深法官、檢察官進行案例精解,展現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通過挖掘出古代經典案例中的司法精華,揭示古代經典案例中的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精神,并注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新思想。他介紹,書中選取案例涉及的判官,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基層司法官員,既有曆史上的著名官員狄仁傑、白居易、包拯、文天祥、王陽明、海瑞、于成龍等,也有普通縣令和不太知名的審判官。所選案例,既有青銅器上的銘文、出土簡牍、石碑刻文,也有史書傳記和文質兼備的判詞。既有“徙木為信”典故,也有董仲舒春秋決獄、柳宗元《駁〈複仇議〉》等産生重大曆史影響的判決案例和司法事件,還有宋太祖判失豬、縣令審湯圓等有趣小案。案例涵蓋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經濟、知識産權、國際法等盡可能多的領域,涉及法理學、刑偵學、審判學、法醫學、死刑複核、信訪制度、基層糾紛解決制度等方面。

米振榮代表作者團隊期待本書能成為當代人從古案例中學習、借鑒中華優秀法律文化提供參考,使之成為司法人員判案參考、借鑒的工具書,成為廣大群眾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有益讀本。為立法、執法、司法人員學習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提供幫助。

上海政法學院黨委書記葛衛華教授在緻辭中表示,《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不僅是對總書記法治思想和總書記文化思想的生動诠釋,也是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當代解讀。其将法律知識與故事性、趣味性相結合,使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領略到中國法律文化的獨特魅力。這種深入淺出的叙述方式,對于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葛衛華還透露,目前本書已經作為上海政法學院開設的公共選修課《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的配套教材。學生們可以更加系統地了解中華法系的曆史與傳承,深入探究法律背後的文化内涵和價值理念。這對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文化自信的法律人才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商務印書館法律與政治編輯室主任鐘昊在發言中表示:本書不僅僅是簡單的學術整理,也是活學活用總書記法治思想在當今所進行的法律實踐與解釋,在未來,商務印書館也将繼續合作推出更多反映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的書籍。

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審判監督庭庭長李露作為作者代表發言。作為一名長期在基層審判一線辦案的法官,李露表示,整個撰寫過程,既是一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和吸收,也是一次對總書記法治思想的再學習和再轉化,可以說是一次非常難得、非常有意義的經曆。研讀、剖析和撰寫的過程是十分快樂且享受的。這是當代法官和古代判官之間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她介紹,作者隊伍大多是有着豐富民事或者刑事審判經驗的資深法官。為了準确挖掘和解讀好案例,前後召開了五次研讀會,先共讀案例,了解案件本身;再查找曆史資料,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司法制度;然後結合自身的審判經驗,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視野下進行解讀。經過幾輪修改,幾易其稿。

另一位作者代表,上海市普陀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朱鐵軍表示,不論是在審判工作中,還是在檢察工作中,這本書都具有巨大的借鑒意義。同時他也将寫作經曆當成了一次難得的學習過程。其中不僅包括史料的編纂,更重要的是在學習史料過程中把現實的司法實踐和中國古代的法律思想相結合,對于法官和檢察官而言是一個提升的過程。

《法治文明溯源:中華法系經典案例解析》新書正式釋出

本次新書釋出會由本書副主編、上海政法學院人工智能法學院院長楊華主持,其後還舉行了贈書儀式及簽售活動。

本文來源:中國金融資訊中心 陸家嘴金融網

編輯:方子昭

責編:顧舒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