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作者:智先生

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它的崛起一直是東亞奇迹。

土地面積雖然隻有111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卻達到700多萬,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尤其對大陸觀衆來說,香港曾經是令人神往的「山巅之城」。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香港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當時整個嶺南地區都被稱為「南粵」之地。

随着朝代更疊,香港也成為了大陸領土的一部分。

但在将近兩千年的曆史裡,香港在正史裡一直默默無名,因為真的太荒涼了,甚至到18世紀初,才逐漸形成一個像樣的市集城鎮,脫離小漁村的歲月靜好狀态。

到19世紀,香港踏上了曆史舞台,隻是這個時間節點有點殘酷。

1841年,英軍強占了香港島,逼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為什麼英國會看中香港這塊狹長半島?

因為有天然深水港,友善商船和軍艦停靠,而且香港和廣州挨得很近,節省了英國商品的内陸運輸成本。

香港正式開埠後,港英政府推行了自由港貿易政策,于是香港的轉口貿易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了最重要的支柱産業。

從1900-1928年,除了一戰時期,香港的貿易額總體呈遞增趨勢。

到1931年,香港的出口貿易額已經超過20億港元。

在貿易直接帶動下,香港社會越加繁榮,街道商鋪林立,人流熙熙攘攘,是以也被稱為「不夜城」。

巴金筆下是這麼描寫香港夜景: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隻有對面的香港成了萬顆星點的聚合。」

在日占時期,香港經濟受到嚴重摧殘,幾乎癱瘓,對外貿易處于停頓狀态,隻有像賭場、大煙館等另類商業,得以畸形發展起來。

日本投降後,由于國民政府的妥協退讓,英國又重新接管了香港。

這時的歐美市場也逐漸恢複,商品進出口貿易額猛漲,戰後的香港迎來了黃金貿易時期,呈爆發式增長,1949年增長66%,1950年達到74%,到1951年更是比1947年多了三倍。

可好景不長。

1951年,北韓戰争爆發,聯合國對中國實行「貿易禁運」,這給香港的轉口貿易造成萬噸暴擊,極度依賴轉口貿易的産業結構,也面臨随時崩塌的危機。

面對突發危機,香港人發揚了獅子山精神,奮勇求變,對單一的産業結構進行調整。

怎麼調整?

香港的土地資源不足,發展農業缺乏後勁,而發展金融又會受到大環境限制,是以思前想後,香港商人把目光投向了制造業。

由于戰争動蕩,從國内流入香港的人口超過一百萬,同時還帶來大量資金、裝置和專業人才,其中就有船王包玉剛、「四叔」李兆基、地産大王郭德勝等風雲人物。

紡織業首先在香港開花,并成為支柱産業之一。

到1953年,從事紡織業的人達到60多萬,差不多占香港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小型制衣廠和商貿行遍布全香港,那時期香港的出口産品裡,有一半是紡織品和成衣。

事實證明,香港在50年代進行産業結構改革的這步棋,是走對了。

在紡織業、塑膠業蓬勃發展的連鎖效應下,香港房地産、建築業和金融業也被帶動起來,一片欣欣向榮。

經濟的繁榮,進一步推動香港文娛業的發展。

粵劇、電影和電台節目,是當時最受香港市民喜歡的大衆娛樂。

粵劇電影層出不窮,像關德興的《黃飛鴻傳》系列,在50年代就拍了将近60部。

香港文壇更是百家齊放,金庸在五十年代已經寫出《書劍恩仇錄》、《射雕英雄傳》和《碧血劍》等作品,同時還在1959年創辦了明報。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其他像倪匡,黃霑,梁羽生、亦舒等也不相媲美。

上世紀60年代,可以說是香港經濟的又一轉折點。

1960年,香港的人均生産總值隻有400美元左右。

但到1969年底,香港的人均GDP上漲到829美元,整個60年代人均生産總值增幅高達13.6%。

值得一提的是,從1962年,祖國大陸特意開通了3條貨運快車線路,一方面保證内地鮮活冷凍商品供應港澳地區;

另一方面,也給香港供應價廉物美的工業原料和半制成品,降低香港的經濟生産成本,提高國際市場競争力。

在香港人的勤奮敬業下,香港成為亞洲輕工業制造中心之一。

而現在賴以成名的金融業,香港可還沒有真正發力,仍然處于一個開荒階段,整個交易市場上流通的股票隻有數十隻,且都是英資為主。

雛鷹要想翺翔,必先曆經折翅。

随着中東戰争爆發,英鎊大幅貶值,才剛冒頭的香港金融業大受打擊。

1965年2月6日,廣東信托銀行因為過度放貸,在大筆壞帳下發生了擠兌事件,波及到多家華資銀行,包括恒生銀行、廣安銀行、永隆銀行等。

2月10日,廣東信托銀行倒閉,老百姓一下子失去對華資銀行的信心,于是直接演變成金融風波,大肆沖擊香港股市。

1965年,恒生指數下跌四分之一,這是香港經曆的第一次股災。

而股災的最大代價是,恒生銀行,這個全港最大的華資銀行,徹底淪為英資彙豐的附屬公司。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從1965年開始,香港股市一直跌宕起伏,并穿插着華資和洋資的刀光劍影,用「野蠻生長」來形容這時期的香港最合适不過。

由于缺乏對官場限制和懲治機制,香港自上而下的A錢問題非常嚴峻。

例如失火了,消防員要先收「開喉費」才會救火;

救護車送病人就醫前,會索取「茶錢」;

到了醫院,還要塞錢給醫生,才有人來給你治病。

可以說,賄賂已經成為香港市民的一項基本生活支出。

A錢問題最嚴重的是警隊。

香港有句老話「好仔不當差」,就來自于那個年代。

雖然警隊上司層基本都是英國人,但由于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洋人離不開華人警探的幫助,是以華人探員地位雖然不高,卻擁有極大實權。

其中的佼佼者,是華人四大探長:呂樂、藍剛、韓森和顔雄。

四大探長裡最有名的是呂樂。

由于A錢金額高達5億,他又被叫做「五億探長」,也是劉德華《五億探長雷洛傳》的原型。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呂樂在1958年被提拔為總探長一職,成為四大探長之首。

在四大探長的上司下,警務人員與黑社會勾結,包娼、包賭、販毒樣樣精通。

諷刺的是,報紙還經常報道警隊「屢破大案」,其實大部分都是自導自演的門面工程。

英國政府對貪腐現象睜隻眼閉隻眼,不怎麼關心香港的社會風氣,也不在乎老百姓過得怎麼樣,隻要不出大亂子就行了。

九龍城寨就是在這個時期催生的産物。

雖然它經常被人說龍蛇混雜、藏污納垢,是臭名遠揚的罪惡之地,但奇怪的是,作為一個居民超過三萬的社群,直到1994年被拆除前,九龍城寨的罪案率不比周邊地區高多少。

如果把九龍城寨看作一個超濃縮版的香港,那一切荒謬就都解釋通了。

混亂且有序,是60年代的香港主旋律。

而在紛紛攘攘中,香港踏入70年代。

1973年3月,香港爆發第一次大股災,恒生指數由1700點暴跌至500點。

香港股民哪裡見過這種大場面,全恐慌了。

也是這年,香港商情出現嚴重衰退,各地上演罷工潮,老百姓對英國統治的不滿與日俱增。

葛柏案的曝光,更是點燃了憤慨民意。

1973年6月8日,英籍總警司葛柏攜帶巨款成功逃回英國。

消息很快傳遍全港,早已受夠A錢腐敗的老百姓大為震怒,紛紛上街抗議,要「反A錢、捉葛柏」。

新任港督麥裡浩很清楚,如果不做點什麼來轉移百姓的注意力,那英國對香港的統治會受到嚴重威脅。

在這種背景下,香港廉政公署在1974年成立。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廉政公署剛成立時,老百姓對它沒什麼好感。

一個是,他們覺得廉政公署和警隊的反A錢部一樣,是換湯不換藥,變着法子霍霍百姓的玩意而已;

另一個是,由于廉署拘捕了大量警務人員,也讓警方十分不滿。

是以他們通過消極罷工、遊行抗議以及鼓動黑幫作亂等方式,來向廉政公署和港英政府示威。

然而受害最深的,依然是在夾縫中生存的老百姓。

1977年10月,在一次抗議示威中,有不少警務人員沖擊廉署總部,大搞破壞,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警廉沖突。

由于擔心引起警隊更大面積的罷工和暴動,港英政府隻好頒布政策,除了進階探長外,所有基層警員都能特赦,免受拘捕。

這場廉政風波終于平息了。

雖然不少探長趁亂落跑,但在廉署努力下,困擾香港20多年的A錢問題總算得到解決,社會風氣被及時扭轉。

「廉政風暴」後,港英政府試圖改善民生,逐漸落實之前頒布的「十年建屋計劃」和「居者有其屋計劃」,大量興建公屋,為中下階層的居民提供廉租房,一點點提高百姓的生活水準。

當基建進行得熱火朝天時,香港土地價格也開始上漲,房地産成了新興商業,和金融業互相扶持,推動着香港經濟轉型。

當然隻靠這些,其實還遠遠不夠,别忘了香港的最大底蘊,恰恰是背靠着祖國發展。

改革開放後,巨大的産能和市場需求形成強勁風口,讓香港順利完成了産業的更新換代。

港英政府大開綠燈,清除所有政策壁壘,利用外來推動力,直接把香港打造成金融貿易自由港。

最終,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九十年代的香港,對外貿易總值順利跻身世界八強。

到1994 年, 香港的人均GDP更是飙升到21000多美元。

這是一個遍地黃金的激情歲月,香港人馬照跑、舞照跳,每天準時喝下午茶,節假日出國旅遊,一切似乎很正常,完全不擔心未來的路會是怎樣。

但從90年代的港片中,還是能看到許多意識形态輸出的痕迹,準确戳到了港人對回歸的不安與焦慮情緒。

比如高志森的《富貴逼人》系列,就展現了港人傾向性。

有一個客人發問: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镖叔斬釘截鐵回答: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所有人頓時一愣,大家很默契沒有出聲,全都低着頭吃東西。

後續的劇情是,當镖叔中了兩千多萬彩票後,和家人商量的第一個決定是馬上投資移民。

這直接反映了一點,就是在97年前後,香港移民潮非常盛行,大批精英流失海外,吹向維多利亞港的寒風也更為蕭瑟。

比起香港百姓在「九七焦慮」中的迷茫和憂思,港英政府的高層更顯得哀鴻遍野。

當時英國人的普遍心态是,趁着最後機會撈一筆走人吧,不然就沒機會了。

是以整個香港基本處于放任狀态,政府各機構無人監管,全部敷衍懶政,真正擺爛了,甚至還在背後搞小動作,臨走前埋雷。

離家在外的150多年裡,香港都發生了什麼事?

1992年,末代港督彭定康在上任後,迫不及待地開始政改,把手中權利全部下放——

行政權分給政務司,把「立法局」從政府内部剝離,讓立法會和政府各部門的權利一下子擴大好幾倍;

提前撤離政治部,把安全情報資源帶走,不和大陸政府做交接工作,突顯了「大英紳士風範」;

最後各種唱高調,給香港人畫無數民主大餅。

現實是,明眼人都知道,在彭定康上任前的香港,根本不存在所謂民主——

港督由英國直接任命,集行政、司法、立法大權于一身,是香港土皇帝;執法和司法機構的上司層大部分是英國人,華人群體永遠受到排擠,港人永遠無法出頭。

是以為什麼在香港的中老年群體裡,愛國分子比例會更多,因為他們确實完整經曆過港英時代的黑暗和腐敗,曆史就如一面明辨是非的鏡子,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不是簡單歪曲教材就可以被洗腦的。

而新時代的香港年輕人,因為沒經曆過出門被搶錢包、黑幫分子拿砍刀橫行霸道的糟糕治安年代,很自然懷念起港英政府的美好,在一層層針對性宣傳的包裝下,成為了被利用的工具。至于真相是什麼,不重要。

在特殊年代裡,香港成為對外溝通的橋梁和金融貿易中轉地,卻也錯過了非常多的機遇,實幹派被民意操縱,眼睜睜敗給了金融和房地産寡頭,這些事每次說起來都會特别遺憾。

如今一個時代結束了,香港真需要一次涅槃重生,不然亞洲金融中心的排名隻會越來越後。

【部分參考資料】

1、珍.莫裡斯:《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2、高馬可:《香港簡史:從殖民地到香港特區》

3、 香帥的金融江湖:《客途秋恨——極簡香港經濟史》

4、中國文化研究院:《戰前香港工業的發展》

5、蒙敏生:《香港的另一面》

6、西西:《我城》

7、中國文化研究院:《戰前香港的轉口貿易》

8、江迅:《香港:一個城市的代碼》

9、陳冠中:《我們這一代香港人》

10、葉靈鳳:《香港的失落》

11、屈宏:《香港教育去殖民化問題研究》

12、桑東華:《中英關于香港問題談判的曆史回顧》

13、陳樂:《殖民侵略帶不來香港繁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