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作者:中國非遺之光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名媛這個詞,今天已經被叫濫了。好像但凡有點名氣、有點姿色、有點财産、能混得幾處party,便稱得上名媛。渾然不論這名氣得之于何,姿色是否渾然天成,财産從哪來,party是高雅還是低俗……

時間倒退一百年,那時候的所謂名門閨秀,绮麗溫婉、貞靜謙和,接受系統而完整的教育,有禮有節。十指不沾陽春水卻又深知人間疾苦,享得了榮華富貴,又受得住世态炎涼,無論任何情勢下,都不失做人的骨氣與貴氣。

雖坐銷歲月于幽憂困菀之下,而生趣未盡, 能盡其可能地保留審美的人生态度和精緻的生活藝術。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葉聖陶曾說: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

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這句誇贊的話,是送給民國初年

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個女兒的,

她們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

因張武齡祖籍安徽合肥,

是以,張家四女就被人稱為“合肥四姐妹”。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民國世家,與站在權力頂端的

“宋氏三姐妹”相得益彰的,

當屬文化界聲名卓著的“合肥四姐妹”。

因為出身富家,

她們都受過很好的教育,

是名副其實的民國淑女。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張家三連襟合影。左起:顧傳玠、沈從文、周有光

她們的丈夫,也都大名鼎鼎。

長女張元和的丈夫是

有着“上海灘第一小生”美譽的

昆曲名家顧傳玠,

二女張允和的丈夫是

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

三女張兆和的丈夫

著名作家、考古學家沈從文,

小女張充和的丈夫是

德裔美國漢學家、耶魯大學

著名教授傅漢思。

四姐妹的名字中第一個字都是“兒”,

在古文中屬于“人”字部。

《通志•六書略》中稱:

“人,象立人,兒,象行人。”

“兒”字看起來像兩條“腿”,

父親希望她們長大後獨立自主,

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

而她們也終不負所望,

山河動蕩下,見證人生橫逆。

蘇州九如巷,

白牆黑瓦,垂柳搖橹。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張家四姐妹之大姐張元和(圖右)與妹妹張允和合影。

她們笑着,從巷子的盡頭跑來。

曾經的絕代風華,

就如年代久遠的絲綢一般,

盡管顔色斑駁褪盡,

但依舊有着經過歲月熏染,

卻不失風範與品質的溫潤色澤。

如一株花樹,

花開時濃香四溢,

花謝時枝葉遒勁。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終,一往而殆。

1931年,24歲的張家長女

張元和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文學院

(1951年與光華大學合并成立華東師範大學),

有”大夏皇後“之稱。

後去北京,入讀燕京大學研究院。

元和一生癡迷昆曲,

愛上昆曲紅小生顧傳玠,

最終下嫁于他。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那一年張元和22歲,顧傳玠20歲。

兩人的婚事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上海小報都用

“張元和下嫁顧傳玠”之類的标題。

那個時代,大戶人家小姐

下嫁戲子可要頂得住各界壓力。

她遵從内心選擇,絲毫不介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1949年5月18日顧傳玠

率全家去了台灣,再也不曾登台演出,

偶爾在家中唱戲,扮演多是悲劇角色,

聽衆隻有元和一人。

元和對丈夫始終一往情深。

顧傳玠經商失敗,家中生活日漸清苦,

但大小姐出身的張元和并不抱怨,

而是努力操持好家務。

她不會在私下說丈夫的短處,

也絕口不談夫妻間的私事……

談起她丈夫,她有固定的腳本,

照本宣科,絕不失常。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1966年,丈夫因肝病去世。

悲痛不已的元和,

手書《昆曲身段試譜》,

以作為紀念一場。

顧傳玠去世後張元和緻力于弘揚昆曲,

80多歲還客串了王穎導演的電影《喜福會》。

一次,在扮演《長生殿-埋玉》的唐明皇時,

元和忽然出戲,潸然淚下:

“原來我埋的不是楊玉環,

而是顧傳玠這塊玉!”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舉案齊眉,琴瑟和鳴。

二小姐張允和小時候是

張家的“混世魔王”。

生來身體羸弱,愛哭愛鬧。

出生時不足4斤,被臍帶繞脖子三圈,

祖母坐鎮指揮一群仆婦

噴了108袋水煙,好不容易才把她救活。

姐妹同樣學昆曲,别人都喜歡杜麗娘,

張允和卻愛紅臉關公,因為關公講義氣。

長大後張家姐妹聯絡多由她

從中忙前忙後,

是姐妹四個中的主心骨,

也是最有組織能力的一位。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18歲那年,允和跟

同學的哥哥周有光相愛。

談性格剛烈似刀的她,

丈夫周有光卻溫潤如玉,

相同的是兩人都闊達真誠。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婚論嫁時周有光擔憂地寫給她一封信:

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

張允和馬上回十幾頁信,

鼓勵他: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

等到周有光成為語言大師,

成為漢語拼音的創始人之一,

張允和已經80餘歲。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她每天跟丈夫依然嬌嬌鬧鬧,

遇到沖突輕輕跺兩下腳,

周有光不得不投降。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夫妻兩人每天上午一道茶、

下午一道咖啡,

喝時把杯子高舉碰一下,舉案齊眉。

允和93歲去世前一直優雅得體,

被媒體稱作“中國最後一個閨秀”。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的雲

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隻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三小姐張兆和膚色較深,

長相秀美,外号“黑牡丹”。

出身好身體好,輕輕松松

拿全校女子全能運動第一名。

穿男裝剪短發,卻是學校裡的萬人迷。

沈從文在操場上見到這位

邊走邊吹口琴、不時潇灑

把頭發一甩的女學生,瞬間淪陷。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當校園紛紛傳言沈先生

再追不到張兆和就要自殺時,

張兆和沖進胡适辦公室投訴。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無厘頭的校長笑眯眯地說:

“社會上有了這樣的天才,你應該幫助他!”

沈從文前往湘西探親,

旅途中給張兆和寫信:

“三三啊,上次我說到山中的花事,

這次,我跟你說說行船的美妙。”

張兆和則回複家裡的米還能吃到幾時,

節衣縮食錢可不可以用到年底。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解放後,沈從文被北大學生

貼大字報,被嚴厲批評,被老友疏離。

他想不開,數度自殺。

兆和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

每個月隻有微薄的收入,

但她用微薄的工資資助了25個失學兒童。

外面風大雨大,

她隻管悠閑侍弄花草,

并按“品格”為它們排名。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亂世與逆境,好比嚴冬寒霜,

考驗人的品質,枯敗的

不過是雜草與溫室嫩苗。

而曾經的“黑牡丹”即使凋謝

也“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四姐妹裡,最有才情的當屬小妹張充和。

可做詩詞,寫書法,弄丹青,通音律,

善吹玉笛,曾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的成績,

成為了北大中文系破格招收的第一位女學生。

張充和的“朋友圈”更是燦若星辰。

末代皇帝族兄溥侗常和她一起唱戲,

章士钊贈詩把她比作東漢末年的蔡文姬,

沈尹默要她學書法,

聞一多生活拮據卻主動刻圖章相贈,

張大千為張充和畫過仕女圖。

詩人卞之琳更對她一見傾心,

寫出著名的《斷章》四句。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與三個姐姐不同,張充和

從小就過繼給沒有後代的叔祖母李識修,

李識修是李鴻章的親侄女。

張充和從小就跟李識修

背唐詩,學吹箫,讀私塾。

在當年一位普通勞工,年收入約20銀元時,祖母花300銀元每年請考古學家朱谟欽,教充和古文和書法。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朱谟欽是清末民初

繪畫、書法大師吳昌碩的弟子,

功力頗深,張充和的書法功底

就是跟着他打下的,後來她成為小楷大家,

被稱作當代小楷第一人。

16歲時,張充和回到蘇州,

父親請來沈傳芷、張傳芳等名師,

教她昆曲,又請有“江南笛王”

之稱的李榮忻教她笛子。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有“最後的才女”之稱的張充和,

在33歲時經沈從文介紹,

認識美籍德裔著名漢學家傅漢思,

次年結為秦晉之好。

夫妻倆還合作把《書譜》《續書譜》

翻譯成英文版。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赴美後,獨在異鄉為異客,

也曾面對生活拮據,為了還房貸,

張充和想盡各種辦法,在加州大學圖書館

找了一份全職工作,

周末的時間全要投身到各種家務活中。

丈夫晚年得了抑郁症,

但即使是這種時候,

她還在寫給弟弟的信中曬出自己種菜的成績。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在耶魯大學美術學院

教授中國書法二十餘年,

充和課外兼授昆曲,成為頗有名望的學者。

穿旗袍,帶女兒學昆曲,

帶着丈夫成了著名的漢學家。

100多歲時,充和依然在院子裡

種玫瑰,種牡丹,種梅花。

身為漢學家的傅漢思曾經這樣寫道:

“我的妻子展現着中國文化中

那最美好精緻的部分。”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四姐妹和父親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張家四姐妹都活成了人生赢家,

元和96歲,允和93歲,兆和93歲,

充和更是享年101歲。

她們的人生經曆,各有各的傳奇,

也各有各的不如意,

但四姐妹或者說那個年代的名媛

共同特點就是直面現實,

不悲觀不抱怨,

不管面對多少困難和打擊,

都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人意,

向世人展示中國式的典雅生活,

給後人樹立一種純粹的生活典範。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晚年的周有光、傅漢思、沈從文

嚴複在《群已權界論》裡說:

“以伉俪而兼師友,于真理要有高識暇情,

足以激發吾之志氣。”

可見,妻子不僅得是伴侶師友,

還得能激發自己的“志氣”以求上進。

張家的四位女婿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内,

都是一等一的大家。

有人說,張武齡的四個女兒

嫁的都是最有文化的男人,

而且中西兼顧,此言不虛。

但更客觀的講,張家四姐妹

她們不僅是一代名家的妻子,

更是她們自己。

即使除掉丈夫閃亮光鮮的名頭,

依然能照耀人生的道路。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生于鐘鳴鼎食之家,

家境的殷實固然是張家四姐妹

性情的發端,而她們所受到的教育

更讓她們能有餘地去肅穆,去雅緻。

父親張武齡,不會說教,但尊重生命,

他鼓勵身邊所有的人,包括仆人的孩子,

希望他們在生命中有所作為。

通過他,張家的幾個女兒從小就知道

生命是有目标的,

但不必使用蠻力來達到它。

人性比抽象的原則更加高貴。

人性也不可能與自己所持的原則

相違背或起沖突。

通情、達理、有志、同情,

是父親給他們的遺産。

讓她們在很早就知道,

生活可以化為藝術,而這種藝術,

既合乎道德又具有美德。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張氏一家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對比現在,人們溫飽小康

而至财大氣粗,于是想到要

複制過去的品質,有心、有力、有錢,

但就是複制不來,因為品質早早沒有了,

而品質的重新醞釀,需要時間。

老話說,三代養出一個貴族。

而從五四開始破壞的過去的品質,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才開始,

才有氣力想起來要重建,

這也不過才剛剛一代。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而所謂貴族的品質,

是隻有價值而沒有價格的。

貞靜謙和,謹守禮節。

用自己的修養經營自己的一生,

活成個體面人,

是中國人久遠的人生目标。

那種品質,像水流潤蘊着

浪迹微微,卻始終渾然有力。

中國最後的名媛世家,真正的貴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