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春丨願人生迎春而立

作者:莘縣融媒
立春丨願人生迎春而立
立春丨願人生迎春而立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古籍《群芳譜》對立春的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立春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仍處于寒冷的冬季,冷空氣依然活躍,寒潮、大風、暴雪依然是天氣舞台的主角。但即便如此,對中國人來講,立春仍是一個可寄予希望的節氣。

人生得失如海潮漲落,起伏不可避免。我們要做的,便是不負春光,竭盡全力,重整旗鼓再次出發。

而那些砥砺人生成長的智慧,也都藏在立春的奧義裡。

立春丨願人生迎春而立

白雪之下,已有綠草叢生

在人們的意念之中,有三個春天。一是天文層面的春,二是農耕層面的春,三是氣候層面的春。二十四節氣所設定的,是四季均等的季節架構。立春開始,是天文意義上的春。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水暖三分”。此時大地光景看似尚未複蘇回春,但在皚皚白雪之下,已有生命睜開雙眼,已有春意暗流湧動。

正如人的經曆,磨砺同時,“暖春”也會伴随而來。

1985年,電視劇《濟公》一經播出,瞬間火爆熒屏,并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成了經典輪播劇。而演員遊本昌也是以走紅,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他蟄伏了20年。

畢業後的遊本昌,在話劇表演領域深究過,又跑過很多“龍套”,回顧自己的演藝之路,他未曾因為等不到一個“大角色”而選擇放棄。他覺得對于演員而言,沒有什麼小角色,演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

再不起眼的人物,他也會用心鑽研,了解了人物背景,去尋找生活中的原型,一邊觀察他們的動作細節,一邊對着鏡子一遍遍地模仿練習。正因如此,他能在機會來臨時一把接住,将濟公一角演得淋漓盡緻。

沒有曆盡寒冬磨砺,又怎能待到春來,看花開結果。沒有夜以繼日的堅持,又怎來得大器晚成。心懷堅定信念的人,無論正在經曆多麼嚴酷的暴風雪,也終能走過低谷,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至暗時刻,但越是這樣,越不要放棄。于逆流而上中奮鬥,為眼前未來而期許,春風來時,便是春暖花開日。

立春丨願人生迎春而立

寒冬之後,定有春風拂面

《尚書大傳》中有雲:“東方為春,春者,萬物之所出也。”春天,孕育着希望和未來,意味着溫暖和生長。送别久經的冬,才能迎來下一輪四季初始,佳期如許。

古時立春,天子會率衆臣到京外迎春,布施德令以利萬民。民間,也會舉辦打春、春社等儀式,準備春耕,祈求豐收。

最重要的,是告訴自己:春至萬物生,一切都欣欣向榮,新意盎然。我們也該明白自己的志向,并堅定一路前行,無畏風雨,向陽而生。

賈平凹是中國最勤奮的作家之一,平均三年就能出一本長篇小說。

近十年,他的創作一直是“新老”交替,每部作品都想寫出點不一樣的東西,“現在這個社會,就是不停地沖擊,不停地創新。”

感到焦慮和緊迫的賈平凹也清楚把自己早已熟悉的路數推翻重來,并不容易,他甚至都想“換個名字出來”。那時的賈平凹,已經快70歲了。即便如此,他也不曾垂頭喪氣,更不曾放棄寫作。

他說:“面對生活一定要有激情之心,對社會和時代一定要敏感,和社會不能脫節。”他希望能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奮鬥。”

《積極情緒的力量》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并不是因為生活圓滿、身體健康才感受到積極情緒的,而是由衷的積極情緒創造了圓滿與健康的生活。”

立春,立的是希望,春天已在來的路上,時間匆匆,唯願人生時刻昂揚向上,迎春而立。

蘇轼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立春之際,當立心明志,砥砺前行,方能乘風破浪,鵬程萬裡,未來可期。

立春丨願人生迎春而立

主播:李雪

《民生周刊》新媒體編輯

心裡種滿花,人生就不會荒蕪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洞見(ID:DJ00123987)、百草園書店(ID:Bai-Cao-Yuan)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轉發:魏淑靜

稽核: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