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将近,這份健康提示請收好

作者:莘縣融媒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娅

1月26日,2024年春運正式拉開帷幕。對家的思念,讓天南海北的人們踏上歸途。春節前後,人群流動和聚集性活動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風險加大,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項?南來北往,氣候溫差較大,該如何适應?寒潮來襲,堅守崗位的戶外工作者,又該如何應對?一起聽聽專家支招。

年将近,這份健康提示請收好

春節前,在江西省九江市浔陽區浪井廣場,家長帶着孩子置辦年貨,感受傳統熱鬧的過年氛圍。朱蘭華攝/光明圖檔

做好個人防護,降低患病風險

目前,新冠疫情仍維持在較低水準,流感活動呈下降趨勢,全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每日診療量持續下降,醫療秩序總體平穩有序。考慮到春運期間人群流動增多,國家衛健委日前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作出提示——出發前,請做好個人防護準備,旅途中科學佩戴口罩,繼續保持勤洗手、咳嗽禮儀等良好衛生習慣,盡可能降低感染風險。

在呼吸道感染高發期,不少人在網絡平台自行購藥。對此,北京醫院主任醫師李燕明提示,治療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很多,需要對因治療和對症治療。

“對不同病原體使用不同的藥物,這是對因治療。治療流感的藥物,對新冠是沒有效果的,抗菌藥物對流感也是無效的,建議大家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藥。”李燕明解釋,對症用藥則是緩解諸如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狀的藥物,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很多對症藥物是複方制劑,包含多種藥物成分。比如很多感冒藥物都含退熱藥成分,如果同時服用不同感冒藥,會造成藥物過量。”

“新冠和流感被稱為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是誘發哮喘急性發作的重要誘因。”李燕明提醒,有哮喘疾病的患者,如果感染流感或新冠病毒後症狀加重,應及時就醫。

氣溫下降還會導緻人體血管收縮、呼吸頻率加快,易誘發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的疾病。國家衛健委也發出健康提示,寒潮天氣下,要關注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戶外作業人員應采取針對性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寒潮帶來的影響。雨雪天氣可能導緻道路結冰濕滑,對交通出行帶來不利影響,要關注旅途安全。

“外出遊玩,更要做好自身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咳嗽或者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應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場所。症狀較重時要及時就診,注意科學佩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室主任彭質斌說,春節假期也要保證充足睡眠、豐富營養和适量鍛煉,以增強身體體質,進而增強抵抗力。

年将近,這份健康提示請收好

春運期間,中國鐵路太原局侯馬北車輛段檢車員對車輛進行檢查。龐珺攝/光明圖檔

關注“一老一小”,確定安全出行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心血管疾病患者疊加呼吸道感染,往往會加重病情。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預防呼吸道感染。”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熊長明說,諸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很容易造成身體免疫力降低。

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出行,熊長明給出3點建議:一是到醫院做一些相關檢查,確定病情處于穩定期,各項名額在比較滿意的程度;二是帶齊藥物,備好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救心丸等,注意不漏服藥物;三是做好防寒保暖,合理安排行程,避免過度勞累。

健康飲食,對心血管病患者至關重要。“如果不加節制地攝入油膩食物、高熱量食物,體重增加不可避免,而運動量的減少則會進一步造成血糖升高、血脂升高、體重增加,這無疑會增加心血管負擔。”熊長明建議,心血管病患者,應戒煙、限酒,清淡、均衡飲食,切勿暴飲暴食。

春節假期出行,不少人選擇自駕。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提醒,不滿12歲的孩子不要坐在副駕駛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和身高,正确選擇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或安全帶、安全增高坐墊。

“不管時間長短,一定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内,避免意外情況發生。”王荃提醒,家長要告誡孩子,不在車頭車尾盲區中活動,避免發生事故。

年将近,這份健康提示請收好

新華社發

假期也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最近幾天,寒潮天氣再度影響大陸。戶外工作者在寒冷天氣中暴露時間長、強度高,易引起凍傷,加重自身基礎疾病的病情。

中醫理論認為“寒邪”易侵襲人體經絡血脈,導緻血液運作不暢。“中醫有個名詞叫‘衛氣’,就是保護人體的正氣。外界溫差變化大的時候,包括氣溫驟降,人體抗禦外寒能力就會下降,可能發生各種疾病。”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介紹,體質的偏頗除了和先天禀賦有關,還和飲食習慣密切關聯。平時體質虛弱者,可以适當吃一些溫補的中藥,像黃芪、人參。日常烹饪中适當放一點姜、蔥、蒜、胡椒等佐料,能夠提振人體陽氣,抗禦外邪。

“冬天也是人體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是内斂的,是以吃辛溫的東西也不能過量,不能讓身體出汗太多,适量最好。”齊文升說。

“日常可以飲用香橙肉桂茶、紅棗姜奶茶、姜糖蘇葉飲等茶飲,也可睡前用40℃左右溫水泡腳20分鐘,在水中放一些艾葉或生姜。”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朱佳介紹。

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會,難免大吃大喝,加上節日期間熬夜追劇,腸胃功能極易紊亂,出現腹脹、腹痛等問題。中日友好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程小蘊開出了假期消化不良的家用藥物清單:暴飲暴食,吃肉食多,感覺胃部飽脹沒食欲,可以服用大山楂丸;平時脾胃就不太好,吃撐了,可以服用健胃消食片。

“要根據藥品說明書按量服用。如果出現不能緩解的腹痛、腹瀉或嘔吐等表現,要及時去醫院就診。”程小蘊說。

團圓的日子,琳琅美食離不開高超廚藝,但如果不小心被油或開水燙傷,該如何緊急處理?

“隻需要做到這兩點,居家也能做到專業傷口處理。”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外科副主任醫師劉守堯介紹,首先要冷水沖洗濕敷:比如自來水持續沖洗燙傷部位5至10分鐘,再使用涼水紗布濕敷損傷局部20至30分鐘,最大程度減輕損傷程度。對于不便沖洗的部位,比如面部,可直接冷水紗布濕敷30分鐘左右。然後是消毒包紮:經過冷敷處理後,傷口疼痛已明顯緩解,此時可對傷口部位進行碘伏消毒,然後用無菌紗布覆寫并包紮損傷部位。如果家裡有燒傷膏、甘草油等,可用藥物外敷傷口後再紗布包紮。

“不能随意撕掉燙傷皮膚,以免加重損傷。飲食上盡可能避免吃羊肉、辛辣食物等。”劉守堯提醒。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3日 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轉發:魏淑靜

稽核: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