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作者:娛人齋980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李恩義

市場吆喝是中國民間文學百花園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像盛開在農村集市上一朵鮮豔的花,散發着泥土的芳香。

市場交易自古就有,從以物換物到錢物交換。古時做買賣不像現在有各種現代化的廣告形式,開飯館的在門口挑一個酒旗兒;走街串巷的手藝人各行各業,各有自己的宣傳和吆喝方式,比如賣豆腐賣熟肉的用木梆子配合吆喝,不過賣豆腐的在白天,賣熟肉的在晚上;賣雪花膏的用搖鈴招引女人;拴簸箕、簸籮、張籮的甩一長串鐵片,賣蒸馍的吹鼈裂(海螺),染布的用大撥浪鼓,賣針線染料的用挂小銅鑼的撥浪鼓,算卦的邊走邊敲小銅鑼,有的盲人算卦用一根木棍打擊另一木棍的頂端······他們一邊用特殊的發聲器械招引人,一邊吆喝。而更多的商販則沒有器械幫助,隻靠吆喝,宣傳自己的産品或買賣。集市上各種器械和吆喝聲此起彼伏,構成優美音符,形成龐大的雄渾交響曲,在集市上飄蕩。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他們要想引人注意,能吸引更多顧客,吆喝的内容就得靠自己編自己唱,編的有趣,唱的好聽,又符合手藝或産品特點,充滿着智慧。

市場吆喝是一種口頭廣告,是靠吆喝的藝術來打動顧客的。這吆喝大多是做買賣的小商小販自編自唱的順口溜。由于吆喝切合所做生意的實際,語言風趣幽默,合轍押韻,常常使人發出一陣陣會意的笑聲。正因語言诙諧,風味十足,是以才吸引人,愛聽,是以攤位前常常有不少駐足聽或觀看者。通過駐足,觀看實際操作,進一步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進而達到賣貨的目的。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市場吆喝一般一句一韻或一段一韻,朗朗上口,韻味十足,極具吸引力。吆喝也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具有邏輯性。

吆喝自古以來,伴随商品經濟一道走來。無疑,吆喝是一種民間文學表現形式,是勞動人民在售賣商品時的一種發明和創造。現在城鎮的商品買賣,大多都進了大商場或者店鋪,門口挂着大型廣告牌或霓虹燈招牌,無需大吆小喝,再不緣利用媒體做廣告,廣而告之。但仍有下鄉趕會的小商小販,依然沿用老祖宗留下的口頭廣告形式,不花一分錢來宣傳自己的商品。現在有的少數吆喝者土洋結合,把這種吆喝發揚光大——錄入機器并配上優美的曲子,循環播放,使得吆喝更耐聽,更具現代化。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在市場上每聽到原汁原味的吆喝聲,就會把我帶到遙遠的童年時代——年節前趕年集的時候,在摩肩擦踵的人群裡,賣東西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萦繞于耳。尤其磨調料的吆喝更是抑揚頓挫,綿遠悠長,極具穿透力。人們往往被這磁石般的聲音所吸引,去購買。即使不買調料的人也會駐足聆聽美妙的音調。賣調料的人邊用小石磨拐五香藥料,邊唱。有人買則停下來磨,在稱調料時還不忘吆喝,把市場氣氛渲染得十分熱烈 。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市場吆喝自古就有,農村集市猶見不鮮,尤以賣調料的最為出名。他們自編自唱,合轍押韻,唱起來抑揚頓挫。形成特有的市場文化。常常吸引大批顧客駐足觀望、購買。

下面是山東菏澤定陶79歲劉守财老漢唱的賣調料小曲:

大茴香小茴香,肉桂陳皮都放上。

炒肉絲,噴噴香 ,四鄰八家都嘗嘗。

包子餡兒,餃子餡兒,離不了花椒茴香面兒。

放上蔥,掌上姜,不掌茴香它不香。

小磨得拐,細籮撣,都來包花椒茴香面。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梆子

賣針的一邊唱一邊把針甩在木闆上,針則像儀仗隊的士兵排隊一樣,整整齊齊,讓人不得不佩服賣針人的高超技藝。賣針人邊唱邊用紙包,在包針的過程中邊往包裡添針,動作十分麻利,喜得沒牙的老太太合不攏嘴。

吆喝看似語言随意,好像東拉西扯,實則有很強的邏輯性。他抓住顧客心理,往往先講所賣的商品,以前的怎麼不好或有什麼缺陷,再講現在所賣的商品的優越性。在吆喝聲中則實際操作所賣商品,展示此商品的使用方法及其優越性,讓你産生認同感。然後給你講道理,誇自己的商品怎麼不貴,比吸煙喝酒便宜,吃不了虧,上不了當,孩子誇老婆表揚。最後會說,這個東西不好碰,機會難得,徹底摧毀你的拒買心理,讓你猶豫不決的心安定下來,進而達到使你購買商品的目的。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吆喝者為了使自己的吆喝具有吸引力,也會使用看似誇張實則很實際的語言。如“兩塊錢,不算啥錢,坐不了飛機坐不了船;兩塊錢不算多,到不了香港新加坡。”

當然也會使用誇張的語言,使語言诙諧,引人發笑,調節氣氛。如賣磨刀器的人用刀在磨刀器上一推一拉來回磨刀時,說“拉一拉,拽一拽,好像姑娘談戀愛。”

贊磨刀磨得快時,說:“要多快,有多快,敢給火車來比賽。”

“一分鐘,六十秒,不用一分鐘就磨好。”

市場吆喝渲染了市場氣氛,聚集了人氣,活躍了市場。市場吆喝聲音綿長優美,悅耳動聽,如詩潤澤心田,如絲絲雨露浸潤肌膚, 在潛移默化中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随着時代的進步,新行當和新産品的不斷出現,古老的市場吆喝也在與時俱進,煥發着新的活力。

下面是筆者前些年農村廟會市場上采風所記錄,願與大家共享。更願這種古老的吆喝聲綿遠不絕,繼續吆喝下去,使這種民間口頭文學形式發揚光大。

市場吆喝集錦之一

賣萬能鋸

大學生不種地, 專門研究高科技。(先吸引人)

雞毛能上天,火車提速不冒煙,

輪船能往水裡鑽, 神舟七号飛上天。(繼續用語言招攬人)

改革了,開放了, 老産品都改樣了。(開始介紹新産品)

看一看,瞅一瞅, 看看家裡有沒有。

萬能鋸它萬能,不管鋸啥它都行。

能鋸鐵,能鋸銅。 能鋸窄,能鋸寬。

能鋸木頭,能鋸磚。

三合闆, 五合闆,

有機玻璃, 塑膠管。

能剌薄,能剌厚,能剌骨頭,能剌肉。

能鋸圓, 能鋸方,一下鋸到黑龍江。(語言幽默)

從北京,到安陽,能鋸多長,鋸多長。(誇新産品的性能)

五塊錢, 買盒煙。最多能吸四五天。

花上五塊錢,能用幾十年。

少吸盒煙,少喝瓶酒,不如帶家自己有。(經濟實惠,用得又友善)

買個新産品帶回家,老婆喜,孩子誇。(家人歡迎)

閑時買,忙時用。 用時再買不好碰。

這不是買香煙,買啤酒,大街小巷它都有。

(機會難得,不要錯過。這東西不是任何商店都有的。)

求老張,求老李,現在人情用不起。(告誡你求人的難處,用人情是有代價的)

東家借,西家求,不如咱家自己有。(繼續打動顧客的心)

說的好, 誇的大,咱讓事實來說話。(說罷就吱吱鋸鋼管,用事實打動顧客。)

(進一步調動顧客的購買欲望)

那聽不夠的廟會吆喝

請看市場吆喝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