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稱孩子的寒假作業要求填寫家庭收入,包括房貸,用意為何?

家長稱孩子的寒假作業要求填寫家庭收入,包括房貸,用意為何?

這兩天廣東一位媽媽發視訊稱,孩子的寒假作業中有一個題目是要求填寫父母的家庭收支情況,例如爸爸媽媽的工資收入、日常消耗品、房屋房貸等支出有多少。這位媽媽在視訊中表示,這到底是寒假作業還是家庭背景調查?有什麼意義呢?她對此感到疑惑。

家長稱孩子的寒假作業要求填寫家庭收入,包括房貸,用意為何?

帝都三年級家長。

本來以為是個數學作業,通過解答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仔細一看,是我單純了。

看題目要求:我要向父母了解我家的收支情況,填好下表,寫下我的發現和感受

而這項作業所屬的大标題是:閱讀親情。

也就是說,讓孩子通過了解家庭的收支情況,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感恩父母。

通過讓孩子了解家庭收支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家庭是怎麼運轉的,知道努力工作、節儉的重要性;了解到金錢是有限的,需要合理有效地管理好手裡的錢;知道每個人要為家庭做好自己的貢獻,爸爸媽媽掙錢養家,孩子要學習、做家務,等等。

這個作業本身沒有問題,但是當成寒假作業,落實到紙面上,就不太能說清了。

因為,這種作業更适合在家用開放式的讨論方式進行,而不是填空交給老師。

如果是我,我會這麼做:

1、先一筆筆地算下家裡的帳,以月為機關,收入、房貸、車貸、補習班、生活費(食品、電話、網費、水電、瓦斯)等等;

跟孩子讨論:怎麼才能合理地花費,不鋪張浪費呢?

對于剩餘的錢,應該怎麼處理才能效益最大化?

爸爸媽媽目前是怎麼做的?

特别強調:如果家裡投到A股、基金,可以跟孩子分享下自己慘痛的投資經驗,讓孩子了解下什麼是股票,什麼是投資,什麼是風險。

考慮到家長的教育經驗有限,如果要跟孩子讨論好這個問題,避免到第一步就陷入到家長家庭不容易,孩子滿懷内疚的情況。

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家庭情況特别好的孩子完全沒有金錢的擔憂,但是對于家庭貧困的孩子來說,這就變成了一個父母PUA孩子、道德綁架的現場。

家長稱孩子的寒假作業要求填寫家庭收入,包括房貸,用意為何?

如果用心,老師應該預想到這個問題,并教育訓練下家長,因為感恩父母并不意味着要孩子背上沉重的道德包袱,本來從權利義務的角度來講,家長掙錢是作為父母的基本責任。

況且,讓孩子填寫家庭收入這類隐私問題,很難不讓家長想,家庭收入多和少的孩子,在老師那裡會不會差別對待。

通過出題的方式,打探家長的地位、收入,不該是義務教育老師應該犯的錯誤!

還是讓孩子的國小生活純真點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