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兵團公務員行測——言語了解與表達大綱解讀與考題趨勢

作者:新疆華圖

兵團公務員行測部分的言語了解與表達子產品是考察考生對文字材料的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随着時代的發展和考試的要求,2024年的兵團公務員行測子產品将繼續注重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與實際工作能力。接下來就帶大家對本次的言語大綱進行一些分析與解讀,并探讨可能的命題趨勢,讓同學們能夠了解言語的考試大綱要求,能夠明确今年的大綱變化,在備考上做到充足準備,高效備考。

2024年兵團公務員考試大綱中提到:

言語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确地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資訊及重要細節;正确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緻;根據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隐含資訊;判斷作者的态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确、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例題1:中國道路的成功開創不僅創造了中國奇迹,而且創造了中國經驗。中國經驗無疑是中國智慧的結晶,具有鮮明的______。但是,中國經驗作為中國道路的積極成果,也是在遵循曆史發展和現代化發展規律、吸收世界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是對人類文明發展進行探索的重要産物,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規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地域性 國際性

B.實踐性 理論性

C.先進性 創新性

D.特殊性 普遍性

(答案:D。這段文字主要講的是中國經驗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反映了一般規律。第一空,中國經驗是在開創中國道路的實踐中取得的,是以具有“實踐性”“特殊性”。“地域性”“先進性”與前文語境不符,故不選。第二空,中國經驗吸收了世界發展的經驗教訓,又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規律,是以具有“國際性”“普遍性”與“創新性”,其中“普遍性”最為合适。此處并沒有強調“理論性”,故不選。綜上,應填入“特殊性”“普遍性”,正确答案為D。)

例題2:準确、權威的資訊不及時傳播,虛假、歪曲的資訊就會搞亂人心;積極、正确的思想輿論不發展壯大,消極、錯誤的言論觀點就會肆虐______。這方面,主流媒體守土有責,更要守土盡責,及時提供更多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資訊内容,牢牢______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主流媒體要敢于引導、善于疏導,原則問題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一點都不能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蔓延 守護 猶豫

B.擴散 占據 退縮

C.泛濫 掌握 含糊

D.滋生 控制 遲疑

(答案:C。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主流媒體在宣傳時應發揮的作用。根據語意,第一空所填動詞的主語是“消極、錯誤的言論觀點”,“蔓延”“擴散”“泛濫”合适;“滋生”意為引起,不合适。第二空所填動詞的賓語是“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填入“占據”“掌握”“控制”合适,表達主動性強;“守護”強調已有主動權,保護其不被奪走,不符語意,不合适。第三空指對待原則問題的态度,與“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相對,“猶豫”“遲疑”“含糊”合适,“退縮”不合适。綜上,應填入“泛濫”“掌握”“含糊”。是以,正确答案為C。)

例題3:“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這方面有很多鮮活生動的事例。始建于戰國時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就是根據岷江的洪澇規律和成都平原懸江的地勢特點,______建設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僅造福當時,而且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物盡其用 曆久彌新 B.因地制宜 經久不衰

C.順勢而為 利在千秋 D.因勢利導 澤被後世

(答案:D。這段文字以都江堰為例,說明了建設應順應當地的地形特點并加以利用。第一空,根據前句可知都江堰主要是依據洪澇規律和地勢特點建成的,“因地制宜”和“因勢利導”符合語境;“物盡其用”指充分發揮各種東西的功用,“順勢而為”指順應時勢而行動,不符合語境。第二空,根據前句可知,橫線處要表達對後人的影響也很大,“澤被後世”和“利在千秋”符合語境;“曆久彌新”指經曆很長時間反而更加鮮活、更加有活力,“經久不衰”指持續很長時間也不衰減,不符合語境。綜上,應填入“因勢利導”“澤被後世”。是以,正确答案為D。)

例題4:環境保護主義是一種信念,是一種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強烈願望。要實作這一願望,就必須樹立一種自然共同體的意識,即将人類在共同體中的征服者角色,變為這一共同體中的普通一員。它暗含着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隻有樹立了這樣的一種道德意識,人們才有可能在運用其在這一共同體中的權利時,感到所負有的對這個共同體的義務。這不僅依賴對自然本質的科學了解,也依賴在了解基礎上建立起的對自然的感情。

文段最後一句話中的“這”指的是:

A.自然共同體意識的樹立

B.對自然共同體的義務

C.熱愛自然的感情

D.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願望

(答案:A。首句指出環境保護主義“是一種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強烈願望”,次句說明“要實作這一願望,就必須樹立一種自然共同體的意識”,第三句說明“隻有樹立了這樣的一種道德意識”的重要意義,最後歸結到“這不僅依賴……,也依賴……”,即實作這種意識的條件。是以,可知“這”指的是“自然共同體意識的樹立”,正确答案為A。)

例題5:早在先秦時期,大陸就逐漸形成了以炎黃華夏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國“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曆程。此後,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華正統;對峙如宋遼夏金,都被稱為“桃花石”;統一如秦漢、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秦漢雄風、大唐氣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曆史。今天,我們實作中國夢,就要緊緊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我們悠久的曆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

B.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

C.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D.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答案:A。這段文字從中華民族曆史發展的角度,說明大陸各民族人民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首句介紹先秦時期“開啟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曆程”,次句以“此後,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作為統攝,然後列舉分立、對峙、統一等不同的曆史格局下,各王朝的具體表現,論證此前觀點。最後歸結到“今天,我們實作中國夢,就要緊緊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這一認識。是以,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我們悠久的曆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正确答案為A。)

例題6:戴口罩等遮擋條件下的人臉識别其實是一項“老”技術,此前研究人員在解決軍事刑偵和視訊監控問題時就曾長期研究過該技術,并發展出諸多成熟應用。是以,_____________。但是以往的技術基礎并沒有完全打消人們對戴口罩人臉識别“先天不足”的顧慮。相較于以往,口罩遮擋住面部,使得人臉識别系統收集到的面部資訊大量減少。不過研究表明,人臉識别的關鍵資訊集中于眉毛和眼睛,隻要模型訓練得當,戴口罩人臉識别的準确率并不會大幅下降。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提高識别精度才是這一技術的難點所在

B.該技術的穩定性和準确率是有一定基礎的

C.人臉識别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D.人臉識别并不需要對全臉進行整體識别

(答案:B。這段文字談的是“戴口罩人臉識别”問題。首句說“戴口罩等遮擋條件下的人臉識别其實是一項老技術,此前……”。橫線後面說“但是以往的技術基礎并沒有完全打消人們對……的顧慮”,并以“相較于以往”具體說明原因,最後一句則以“不過研究表明”介紹最新研究成果,給出樂觀的結論。是以,橫線處最适合填入“該技術的穩定性和準确率是有一定基礎的”。是以,正确答案為B。)

例題7:根據所給材料,回答(1)~(5)題。

海洋石刻遺産是大陸海洋遺産中具有獨特意義的一類物質文化遺産類别。所謂海洋石刻遺産,通常指的是分布在大陸海岸帶地區、以石為載體、表述海洋社會文化主題的各類石刻,也包括一部分位于内陸地區的涉海石刻。海洋石刻遺産是中國海洋文明的曆史見證,是曆代涉海人群的重要曆史記憶,蘊含着豐富的海洋文化資訊。

中國很早就有利用海洋及刻畫海洋的傳統。早在新石器時期,濱海地帶生活的早期人類就已經開始利用石頭作為表述工具,如東南沿海一帶的貝丘遺址中,發現了一些儲存下來的太陽崇拜石刻,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海洋石刻藝術。秦漢以來,随着濱海地域逐漸得到開發,人們利用海洋的活動日漸頻繁,海洋石刻也相應增多,并最終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海洋石刻遺産。從田野調查可見,大陸各地目前留存下來的海洋石刻,廣義而言,可以分為石刻建築、石刻造像、石刻文書等三大類别;從狹義上說,海洋石刻遺産指的是石刻文書,即以石為書寫載體的各類涉海文書,如摩崖石刻、碑銘等。①

單就狹義的海洋石刻遺産來說,可從内容上分為海防與海疆安全、海洋生産與管理、海洋宗教文化等類别。其中第一類海防與海疆安全相關的海洋石刻,包括曆代海防與記功類石刻。曆史上,中央與地方政府在經略海洋的過程中,尤其重視海疆安全,是以不少濱海地區留下了海防将士的石刻印迹。典型者如福建省诏安縣的一個明代海防所城——懸鐘所城中,儲存着29通明代海防衛所将領巡視當地海防時留下的摩崖石刻,是目前大陸數量最多、儲存最為完整的明代海防官兵石刻文書,集中展現了明代東南沿海衛所的社會網絡與文化活動。②

還有相當一部分海洋石刻遺産屬于海洋生産與管理類别。典型者如泉州九日山上儲存的10通宋代海交祈風石刻,是記載宋代泉州當地的海洋航行儀式習俗的珍貴石刻資料,也是曆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記錄。同樣,在福建沿海不少港灣地區,還保留有大量的明清時期的“塢界碑”,這些也是反映當地海洋生産的石刻記錄。此外,一部分海洋石刻還涉及曆代官府對于海洋的管理或當地社群對于海洋活動的習俗規定。③

在目前留存的海洋石刻遺産中,比較集中的是第三大類即海洋宗教文化石刻。曆代濱海、島嶼地帶人群在與海洋打交道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豐富多樣的海洋神靈信仰,由此産生大量海神宮廟,典型者如浙江、福建、廣東等東南濱海區域普遍存在的天後宮。按照地方習俗,新修或重修當地重要公共文化空間的行為,往往伴随着豎碑紀事的儀式活動,這些涉海宗教碑銘,因為儲存了曆代修建涉海宮廟的記錄以及捐助者姓名、捐助銀兩數目等内容,為我們今天深度了解曆史上海洋社群的社會文化變遷,提供了重要的石刻文書資料。④

近年來,由于城鄉建設、工業發展與海域污染、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包括海洋石刻遺産在内的海岸帶文化遺産面臨着十分嚴峻的保護處境。盡管一部分标志性的海洋石刻因為各種原因被列入各級文物名錄,進而獲得一定程度的保護,但是相當多的海洋石刻還缺乏基本保護條件,一些涉海碑刻因為無人看管,不僅遭人随意拓印,甚至被鑿挖盜賣。對于海洋石刻遺産而言,在人為破壞及日常損壞之外,另一個較大的威脅是海洋災害與污染侵蝕。海洋石刻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外露性。除了一部分儲存在宮廟或其他公共建築内的海洋石刻,相當多的海洋石刻都是處在海岸帶的公共區域。比如傳統時代“勒石示禁”的習俗,使得絕大多數的涉海示禁碑,都要豎立在渡口、海港、漁村等醒目的公共空間,進而暴露在自然界中,容易遭受台風、海嘯、海水酸化侵蝕等海洋災害帶來的嚴重損害。

(1)下面這段文字,最适合填入文中的哪個位置?

如我們在福建诏安地區調查時,發現了一通乾隆年間反映地方官府對于船戶“烙号刊名”的示禁碑。在這塊碑文中,清楚地載明嚴禁當地澳甲等海洋管理人員利用印烙船号的機會苛索船戶費用的内容,展現了清代前期地方官員對于海洋的治理。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這段文字主要是說“展現了清代前期地方官員對于海洋的治理”。原文中與之最密切相關的,是“海洋生産與管理類别……”一段,由此可知,應該放在③處。是以,正确答案為C。)

(2)第二段中提到東南沿海一帶貝丘遺址中的太陽崇拜石刻,意在證明:

A.海洋石刻藝術曆史悠久

B.當地文化起源于原始崇拜

C.沿海地區很早就頻繁利用海洋

D.海洋石刻最初以太陽崇拜為内容

(答案:A。根據文段“早在新石器時期,濱海地帶生活的早期人類就已經開始利用石頭作為表述工具”,說明貝丘遺址中的太陽崇拜石刻這一例證是為了證明“海洋石刻藝術曆史悠久”。是以,正确答案為A。)

(3)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海洋石刻遺産與關鍵詞對應錯誤的是:

A.懸鐘所城——衛所、摩崖石刻

B.泉州九日山——祈風儀式、唐代

C.天後宮——海神、海洋宗教文化

D.塢界碑——海洋生産、明清時期

(答案:B。“泉州九日山”出現在以下語句中:“典型者如泉州九日山上儲存的10通宋代海交祈風石刻,是記載宋代泉州當地的海洋航行儀式習俗的珍貴石刻資料,也是曆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記錄。”可知“泉州九日山——祈風儀式、唐代”的對應中,“唐代”是錯誤的,應該是宋代。是以,正确答案為B。)

(4)這篇文章接下來最可能談論:

A.古代海洋石刻的常用工具

B.海洋石刻作為文化記憶的事例

C.海洋石刻遺産的保護舉措

D.與其他國家海洋石刻遺産的比較

(答案:C。文章最後說“近年來,由于城鄉建設、工業發展與海域污染、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包括海洋石刻遺産在内的海岸帶文化遺産面臨着十分嚴峻的保護處境。……進而暴露在自然界中,容易遭受台風、海嘯、海水酸化侵蝕等海洋災害帶來的嚴重損害”,可以推知,下文應該是講“海洋石刻遺産的保護舉措”。是以,正确答案為C。)

(5)最适合做這篇文章标題的是:

A.古代海洋石刻:海洋文明興衰的見證

B.海洋石刻遺産:海洋文明的記憶镌刻

C.沿海地區的記憶坐标:海洋石刻文書

D.複原海洋記憶的鑰匙:海洋石刻發掘

(答案:B。“海洋石刻遺産”是全文核心,通過海洋石刻遺産探索海洋文明,是以,最适合做這篇文章标題的是“海洋石刻遺産:海洋文明的記憶镌刻”。是以,正确答案為B。)

相比2023年兵團公務員考試的大綱,今年的言語了解與表達部分考查内容沒有任何變化,這次大綱的變化主要在于大綱後面的例題。例題題量由之前的2道變為7道。以往的言語例題中隻有邏輯填空,代詞指代等小題型,這次在大綱例題中新增了意圖判斷、語句填空、篇章閱讀。其中邏輯填空的數量也由1道增加至3道,更加側重于實詞的考察。此外,這次在大綱例題中增加了篇章閱讀。以往篇章閱讀隻是在國考的省部級崗位中才會考到,此次兵團延續了國考的命題趨勢。對于篇章閱讀,其實在整體的了解難度上相對不太難,因為對于篇章閱讀更多考察的是細節了解題,主旨概括題,語句填空題,下文推斷題等,了解難度上要稍弱一些。篇章閱讀的難度在于文字内容比較多,本身閱讀量會增加,同時其中的一些細節了解題可能不是從一段話中選擇,往往是通過幾段話對應4個選項,這樣考生的做題速度會減慢。這對于本身閱讀較慢的同學來說是個挑戰,是以大家需要提高閱讀的速度。這是今年言語了解大綱變化最大的地方。

二、命題趨勢

兵團公務員2023年邏輯填空的語境材料是 “中國經驗”, 2024年邏輯填空的語境材料在去年的基礎上新增了“主流媒體牢牢把握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以及”生物多樣性”等内容,側重考察多空實詞和成語。其他題型材料方面還涉及中國夢、中國特色道路、科技創新、生态保護、文化遺産等内容。是以,今年邏輯填空大機率會以實詞為主,并且可能會出現新詞,主旨類題型大機率也會符合近幾年文段偏長的趨勢,且今年的例題新增了篇章閱讀,是以大家在備考過程中要加強快速閱讀文段的能力,熟練運用輔證,整體注意時間規劃。2024年的兵團公務員考試将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實際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在言語了解與表達子產品中,考試題材可能會結合目前的時事熱點、社會問題或者政策法規等内容。大家需要關注社會熱點事件,了解相關的背景資訊和政策動向,也可能會出現涉及兵團發展、決策實施、社會治理等與實際工作相關的材料。

此次兵團考試中言語部分除了三大題型:閱讀了解、語句表達、邏輯填空之外,還多了篇章閱讀,整體更加側重于綜合考察,對大家的能力要求有所提升,且每種題型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題方法,是以在備考的過程中,大家首先要系統地學習并熟知每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然後通過大量的刷題熟練應用解題技巧,達到快速準确解題的要求,同時還要多積累成語詞彙。

以上就是對于2024年兵團公務員言語的大綱解讀與趨勢預測,希望可以幫到正在備考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