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火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如今“一房難求”

今年春節迎來長假期,不少人早早做好了吃喝玩樂的各項安排,酒店預訂火爆、年夜飯一桌難求……記者走訪發現,為了讓大家過一個年味滿滿的春節,各大酒店花了不少心思,除年夜飯外,還準備了多元化的活動和産品,進一步豐富市民的住宿體驗。

春節假期酒店預訂火熱,

“花式服務”豐富住宿體驗

“您好女士,您咨詢的這個時段還有房間可以預訂,今年春節我們也推出了許多客房套餐,有包含酒店周邊熱門景點門票的,還有包含自助晚餐的……”最近,上海嘉定凱悅酒店前台從業人員呂凱欣不斷接到預訂電話。他表示,酒店今年推出的“年夜飯+住宿”等套餐産品頗受歡迎,目前年夜飯還有少量餘位。

太火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如今“一房難求”

“春節期間的酒店預訂非常火爆。” 上海嘉定凱悅酒店總經理陳弘介紹,為此,酒店策劃了一系列年味十足的活動。“除夕下午和初一上午,我們将在42樓的空中大堂舉行揮春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書法的魅力。初一上午,酒店一樓大堂将有精彩的舞獅表演。同時,我們準備了1000份手書大紅福字,贈予前來享用年夜飯及初一入住的客人,祝願他們在新的一年裡福氣滿滿。”陳弘表示,顧客在入住期間免費享用健身中心和室内泳池。對于帶小朋友的家庭,還特别推出了湯姆貓親子樂園套餐等一系列親子打包産品,增添更多樂趣。

在上海嘉定喜來登酒店,記者同樣感受到了這股新年熱潮。據介紹,酒店除夕預訂率達80%,大年初一約60%。除夕當晚,酒店精心準備了年夜飯和新春活動。

太火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如今“一房難求”

“2月9日除夕當晚,酒店為大家精心準備了年夜飯。還有超大LED屏收看CCTV春晚直播,華為MATE60手機、小米75寸電視等新春抽獎活動。”上海嘉定喜來登酒店市場銷售總監許曉珂介紹,午夜十二點,酒店還為顧客準備了除夕守歲煙花秀,陪伴大家一起恭賀新年,“大年初一至初三的下午四點至五點,為大家準備了趣味春節親子手作體驗,自助晚餐初一至初七都開放。”

F1中國大獎賽帶火周邊酒店,

部分酒店“一房難求”

今年4月19日至21日,2024年F1中國大獎賽将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今年是F1中國大獎賽20周年,時隔五年重回中國,除了再次引來全國各地的車迷熱情觀賽,也帶火了周邊的酒店。記者了解到,距離開賽還有2個多月,嘉定多家酒店在F1期間的預訂量十分火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部分酒店“一房難求”。

上海嘉定喜來登酒店距離上賽場10公裡左右,自2015年開業以來,就成為多支F1車隊的“定點酒店”。

“去年官方公布F1賽事在中國上海舉辦後,很多車隊就已經和我們酒店取得了聯系。F1中國大獎賽期間酒店主要接待不同的車隊以及少量客戶,目前已經售罄。”許曉珂表示,最近酒店經常接到車迷的電話咨詢,很遺憾已經訂滿了。

太火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如今“一房難求”

據安亭鎮商務辦資料顯示,安亭鎮内多家酒店4月預訂量超過50%。其中,易沃至尚酒店距離上賽場不到3公裡,車程隻有5分鐘左右。得益于位置優勢,酒店迎來一波訂房熱潮。

太火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如今“一房難求”

據易沃至尚酒店總經理嚴敏介紹,酒店擁有526套房間,在F1中國大獎賽門票開售後3天内便已預訂一空,“酒店接待的客源結構包括久事營運方、後勤保障部門、賽事公司員工、上汽摩的裁判團等,還有部分來自海外管道訂票平台的顧客。”

太火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如今“一房難求”
太火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如今“一房難求”

為了應對客流高峰,多家酒店都在摩拳擦掌,做好充分的迎客準備。上海嘉定喜來登酒店配備了中餐廳、西餐廳和日本料理餐廳,在F1賽事期間準備了南翔小籠等本土菜肴。許曉珂表示:“我們酒店的從業人員都具備外語能力,能夠與車隊人員順暢溝通,確定他們在這裡享受到賓至如歸的服務。”

太火了!有人提前幾個月“下手”,如今“一房難求”

除了飲食起居,有的酒店還将安排接駁車、增加人手,提升服務品質。“我們與久事方面保持緊密聯系,計劃根據車輛和道路情況安排接駁車,為車迷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務。”嚴敏表示,在人手方面,酒店将聘請更多的兼職員工協助餐飲服務,并加強前廳服務的外語教育訓練,迎接此次F1中國大獎賽。

無獨有偶,上海穎奕皇冠假日酒店方面已經确定部分賽事團隊入住,且預留了相應的房間供前來觀賽客人預定入住,房間較平時緊張。為做好賽事活動保障,迎接世界各地來賓,酒店已加強各部門教育訓練,包括語言教育訓練、服務禮儀教育訓練、菜品研發等;組織全體員工學習賽事相關知識,為顧客解答賽事期間遇到的疑問;推出賽事主題茶歇,營造賽事氛圍。

據悉,今年F1中國大獎賽期間,上海汽車博物館也将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世界汽車運動百年”主題展、經典古董車巡遊、“汽車文化科普活動季”“‘創’想有你,擁‘豹’汽博”IP釋出和車友分享會等,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撰稿:楊育傑

攝像:張育锴

通訊員:魏明恺、張欣怡

編輯:武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