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空網大戰:順豐、郵政、圓通、京東物流、菜鳥與中通全力出擊

作者:羅戈網

物流的空中布局,龍頭物流企業正在紛紛加碼。

順豐深度參與了鄂州花湖機場的建設與營運,中國郵政以南京為中心發力國際貨運,圓通在嘉興投資建設的全球航空物流樞紐也預計于明年正式啟用,進而增強其空中運輸能力。與此同時,京東物流在南通的重大投資項目彰顯其對航空物流網絡的雄心壯志,而菜鳥則聯手深圳機場,共同打造了菜鳥國際快遞在中國的首個航空貨運中心。

中通快遞同樣不甘示弱,随着去年其航空布局計劃的正式啟動,标志着中通将對航空貨運領域發起有力沖擊。這六家物流巨頭通過自建或合作共建航空樞紐的方式,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競争态勢,無論是老牌勁旅還是新興勢力,都在這一高端物流競技場上積極備戰、暗中較量,力求在日益激烈的“空中”戰略競争中搶占先機。

航空網大戰:順豐、郵政、圓通、京東物流、菜鳥與中通全力出擊

中國郵政:以南京為中心,發力國際貨運

作為行業的“老大哥”,郵政是最早啟動空網布局的。過去27年來,郵政航空機隊總數達到40+架,開通航線50+條,日均運作80+班,通航站點達40+,形成了覆寫全國主要城市及首爾、大阪、東京、曼谷的航線網絡。

郵航以北京為營運基地,南京為核心集散樞紐,并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實施點對點直達航線服務。最近兩年,郵航正積極與各航空公司合作,拓寬業務範圍,并加快國際航線的拓展速度。盡管全貨機數量不及順豐的一半,但憑借“國字号”背景,郵航在擷取國際航線串飛權和時刻資源配置上具備獨特優勢。

順豐:鄂州樞紐國内和國際貨運業務已全面啟用

2022年7月,亞洲首個且唯一的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投運,并于同年11月開通首條貨運航線。至2023年,順豐國際貨站、轉運中心及國際快件中心相繼啟用,實作了國内和國際業務的全面營運,首批國際快件已成功通過該樞紐發往歐洲列日機場。

鄂州花湖機場作為順豐連接配接國内外業務的核心貨運樞紐,對提升其時效快遞服務、拓展萬億級國際業務及搶占高端物流市場佔有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順豐利用鄂州樞紐建構“軸輻式”航線網絡,簡化路由、拓寬覆寫城市範圍,同時通過貨物集中提升裝載率和降低成本,實作業務量與服務品質的良性循環增長。

圓通:總投資超150億元,嘉興南湖機場2025年投運

緊随鄂州之後,嘉興将成為中國第二個擁有專業貨運機場的城市,預計于2025年竣工并投入營運的嘉興南湖機場總投資高達152.18億元。這一布局意味着,在一年多後,圓通速遞将緊随順豐腳步,成為國内又一家擁有自主貨運機場的物流企業巨頭。

嘉興南湖機場被定位為長三角地區的核心航空物流樞紐,與鄂州花湖機場相似,其主要以貨運業務為核心。作為機場配套核心工程的“東方天地港”項目,是由圓通打造的一個集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國際商貿集散中心及共享多式聯運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空港物流園區。該航空物流樞紐包含了國際貨物進行中心、國内貨物處理設施、公共貨站、飛機維修基地、保稅物流區、海關監管場所、進口商品分撥配送中心、冷鍊倉儲中心、多式聯運服務中心以及跨境電商服務等多種功能子產品。

回顧過去9年,圓通在航空市場領域的持續深耕已初見成效,目前圓通航空機隊規模已達13架,累計開通了超過80條國際航線,國際貨運業務占比已超過90%,其貨運網絡已逐漸覆寫洲際範圍和整個亞洲區域,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基礎架構。

京東物流:組建航空公司,攜手南通興東機場打造全球航空貨運樞紐

早在2018年,京東集團與南通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計劃将南通興東機場打造為京東物流的重要航空貨運樞紐。随後一年,京東總投資高達200億元的全球航空貨運樞紐華東地區項目在南通正式啟動,該綜合項目涵蓋了航空物流臨空産業園、京東集團華東總部基地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并包括專業運輸飛機的購置。

不僅如此,在2020年10月,京東集團還與安徽蕪湖市政府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将在建構面向全球的航空貨運樞紐和現代流通體系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京東選擇南通和蕪湖兩地布局航空貨運,旨在将其與現有的倉儲及陸運網絡實作一體化整合。這兩地均靠近上海物流中心和長三角經濟圈,擁有密集的陸運線路以及建設完備的中心倉、衛星倉和分揀中心等設施,其中蕪湖更是京東“亞洲一号”倉庫所在地。通過航空與陸運的有效協同,京東物流建構起立體多元的物流配送網絡,有效提升貨物運輸效率與服務品質,并有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此外,京東航空公司的組建進一步提升了京東物流的運輸實力。自2022年8月營運以來,京東航空已開通了多條國内重點航線,如“南通=北京”、“北京=深圳”、“深圳=杭州”、“威海=杭州”等,并攜手華速空港航成功啟用了首條國際航線。

京東航空的戰略規劃雙線并行:一方面是串聯經濟發展更好、貨量更大的京津冀、長三角與珠三角三大“經濟高地”;另一方面深入到生鮮、水果等特色經濟去,生鮮寄遞要求的就是時效和品質,貨量也大,如“櫻桃專線”這樣的航線可以提升裝載率,強化規模效應,降低成本。

針對海外市場,在“深圳=胡志明”國際貨運航線開通後,京東航空還将持續開拓東南亞、南亞、日韓、俄羅斯等國際貨運航線,提升京東航空國際貨運服務能力。

菜鳥:聯手深圳機場打造菜鳥全國首個航空貨運中心

菜鳥作為中國物流“走出去”的實力派代表,近年變身全球“基建狂魔”,包括建eHub、建構航空貨運中心、布局海外倉、搭境外末端配送網絡等,其國際化的服務能力日漸凸顯。未來十年,菜鳥的戰略目标是構築全球頂尖的智慧物流體系,其中在國際領域将編織起跨境物流網絡與海外本土物流網絡這兩張覆寫廣泛且深度整合的長鍊物流網絡。

在營運實踐中,菜鳥巧妙地将國際物流流程細分為ABCD四個關鍵階段:國内攬收、幹線運輸、清關服務以及海外本地化分發,并由專業團隊分别負責營運。

在A段攬收環節,菜鳥攜手遞四方、燕文等業内夥伴,共同打造了全國最大的國際快遞上門取件網絡;

B段幹線運輸方面,菜鳥在過去兩年中取得顯著進展,特别是在空中物流網絡布局上,已經先後與新加坡航空、亞特拉斯航空、香港貨運航空、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等多家航空業巨頭達成戰略合作。去年4月,菜鳥聯手深圳機場建立了國内首個專屬的菜鳥國際快遞航空貨運中心,并以此為依托,積極引入更多國際貨運航線,大幅增加全貨機運力投放;

C段清關服務上,菜鳥已與多國海關合作開發數字化清關通道,簡化通關流程,提高效率;

D段的本地化服務則是菜鳥投入的重點,緻力于建構遍布全球的本地分撥中心、海外倉及末端配送團隊,以確定商品能快速準确地送達海外消費者手中。

中通:落子長沙,布局臨空經濟和航空貨運樞紐

去年12月,中通貨運航司及相關産業項目在長沙簽約,項目總投資110億元,總用地規模約750畝,将在長沙自貿臨空區打造集總部辦公、生産、倉儲、物流、跨境電商、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的全産業生态圈。

這一合作标志着中通快遞與湖南航空合資組建貨運航司的戰略規劃步入實質性階段。對中通來說,該項目填補了其在航空貨運領域的空白,為其業務拓展開啟了新篇章;而對湖南來說,則意味着将首次迎來本土的貨運航空公司。

根據項目規劃藍圖,目标是要打造集航空貨運樞紐和臨空經濟于一體的示範性園區。具體落地内容包括:中通貨運航司、中通快運華中總部項目、中通雲商智谷産業園、中通跨境電商總部、中通金融業務及人才配套住宅項目等六大闆塊。

然而,布局航空貨運市場不僅需要龐大的初始投資,還面臨着較高的行業門檻和技術要求。盡管中通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未來仍需加大投入,如購置飛機組建專業機隊、建設高效能的轉運中心等,以確定在航空貨運領域穩健發展并逐漸壯大實力。

在下一盤怎樣的大棋?

航空貨運樞紐背後關聯着過萬億的大市場,且增長空間巨大。一端連着國内時效快遞以及國際業務,另一端借助臨空産業叢集的形成,可以拉動航空貨運和供應鍊業務的需求。

首先,航空運輸能力是提升“時效業務”競争力的關鍵,不僅能建立時效方面的優勢,還能拓寬時效件業務的覆寫城市,擴大服務版圖。順豐、EMS、圓通和京東物流等國内物流企業已組建自有航空運輸體系,其中順豐憑借領先的全貨機數量、航線網絡以及飛行員儲備,在行業中占據優勢。航空貨運樞紐的啟用可促使空運網絡從“點對點”向以樞紐為中心的“軸輻式”轉變,簡化路由設計,更高效地覆寫更多城市市場,同時通過貨物集中提高裝載率、降低成本,增強産品競争力。

其次,國際業務因其較高的利潤空間和廣闊的增長前景成為布局重點。然而,由于國際快遞地域廣泛、距離長,大部分城市之間的時效件量無法支撐點對點開專機。樞紐式網絡則能借助集約化營運手段提升裝載效率,降低綜合成本,并通過對航空資源的自主掌控確定運輸安排的可靠性和及時性。

再者,航空樞紐不僅限于快遞功能,伴随倉儲、冷庫、國際物流及保稅服務等多元化物流功能的完善,将催生顯著的臨空經濟價值。高時效的航空物流網絡會吸引生物醫藥、電子配件、電子商務、生鮮冷鍊、汽車配件等對時效敏感且訂單随機性強的高端制造業向樞紐周邊集聚,進而帶動商貿業及相關生産性服務業形成臨空産業區,為物流企業創造龐大的航空貨運商機。

總體而言,各大物流巨頭開始在“空網”的布局正在全面提速,從組建航空公司、購置飛機,到參與建設機場,深度布局航空貨運。未來,空中物流的競争将進一步加劇,國内空港物流将逐漸接軌國際,中國物流企業的全球化戰略也将步入快車道。

作者 | 小周伯通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